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36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36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5 篇 文学
    • 25 篇 新闻传播学
  • 9 篇 管理学
    • 8 篇 公共管理
    • 1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工商管理
  • 4 篇 法学
    • 2 篇 社会学
    • 1 篇 政治学
    • 1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2 篇 艺术学
    • 1 篇 戏剧与影视学
    • 1 篇 美术学
  • 1 篇 经济学
    • 1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主题

  • 2 篇 当代
  • 2 篇 青年研究
  • 2 篇 城市形象
  • 2 篇 平台研究
  • 2 篇 研究热点
  • 2 篇 互联网
  • 2 篇 互联网平台
  • 2 篇 青年
  • 2 篇 媒体融合
  • 2 篇 政务服务
  • 2 篇 治理现代化
  • 1 篇 平台企业
  • 1 篇 框架分析
  • 1 篇 约谈
  • 1 篇 广州日报
  • 1 篇 国际报道
  • 1 篇 思想理论
  • 1 篇 电视新闻
  • 1 篇 特征分析
  • 1 篇 数据

机构

  • 31 篇 复旦大学
  • 15 篇 复旦发展研究院传...
  • 5 篇 中山大学
  • 2 篇 华东师范大学
  • 1 篇 中央网络安全和信...
  • 1 篇 广东财经大学
  • 1 篇 同济大学
  • 1 篇 南京审计大学
  • 1 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1 篇 人民日报社
  • 1 篇 山东大学
  • 1 篇 新华日报社
  • 1 篇 南京师范大学
  • 1 篇 <解放日报>.上观新...
  • 1 篇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
  • 1 篇 中移信息技术有限...
  • 1 篇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 1 篇 北京大学
  • 1 篇 哈尔滨工业大学
  • 1 篇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

作者

  • 15 篇 张志安
  • 7 篇 李良荣
  • 5 篇 zhang zhian
  • 4 篇 张华
  • 3 篇 龚沈希
  • 3 篇 廖翔
  • 3 篇 钟怡
  • 2 篇 冉桢
  • 2 篇 gong shenxi
  • 2 篇 辛艳艳
  • 1 篇 王佃利
  • 1 篇 斯阳
  • 1 篇 童希
  • 1 篇 熊易寒
  • 1 篇 杨洋
  • 1 篇 zhang hua
  • 1 篇 王立新
  • 1 篇 张明羽
  • 1 篇 王文坚
  • 1 篇 郝宇青

语言

  • 36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复旦发展研究院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
36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技术、平台与数据:基于业界感知的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路径
收藏 引用
新闻与写作 2025年 第4期 26-36页
作者: 张志安 冉桢 复旦大学全球传播与全媒体研究院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复旦大学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
推动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构建适应全媒体生产传播工作机制和评价体系,是当前中国主流媒体深度融合、新闻业转型发展的关键任务。在简要梳理媒体融合十年探索实践的基础上,结合面向新闻媒体负责人的访谈材料,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三...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青年研究热点议题与学术启示(2024)
收藏 引用
青年探索 2025年 第1期 16-26页
作者: 张志安 龚沈希 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 复旦发展研究院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战略部署。青年发展有了更加多元的面貌,青年研究也日趋丰富。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既为青年研究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青年网民消费行为及心理的深层逻辑
收藏 引用
人民论坛 2025年 第08期 26-31页
作者: 郑雯 戚新源 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
作为中国消费的“主力军”,青年群体消费心态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性和混合性。本文采用大数据驱动的混合式研究方法考察青年网民在微博、豆瓣、小红书、抖音等互联网平台中表现出的异质性的消费话语、多样化消费模式及转型中的消费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数字空间的公共沟通与平台治理
收藏 引用
新闻与写作 2025年 第2期 1-1页
作者: 张志安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复旦发展研究院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
“围观改变中国”,这句话的诞生仿佛就在昨天。彼时微博方兴未艾,数字空间以前所未有的开放性、即时性、移动化传播优势,拥抱着庞大的网民群体,即兴的表达、激情的对话、碎片的传播、热点的爆发、舆论的生成、监督的力量……“围观改变...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新生态 新业态 新取向——2016年网络空间舆论场特征概述
收藏 引用
新闻记者 2017年 第1期 16-19页
作者: 李良荣 复旦发展研究院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
2016年,国家继续坚定推动网络空间的治理工作。在网络空间上继续进行分项大扫除,通过“净网行动”“清朗行动”等推动网络空间运作的规范化、秩序化和安全化。国家网络监管部门针对热点事件的快速回应机制日益成熟,在快播案、百度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制度多元性视角下的传媒创新
收藏 引用
新闻大学 2018年 第5期150卷 7-13,145,146页
作者: 童希 复旦发展研究院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 上海200433
创新是传媒体系变革的重要关键词,本研究将当下以深度融合、整体转型为目标的创新实践看作传媒在融合环境下面向不同制度逻辑、兼顾多重目标的组织行为。面对来自不同渠道的权威、资金和文化,传媒组织发展出更为复杂、精细的创新策略以...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从“表征”到“实践”:移动媒介时代城市形象建构的新范式
收藏 引用
学习与实践 2018年 第7期 133-140页
作者: 钟怡 复旦大学复旦发展研究院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
在中国当前日益激烈的城市人才抢夺战中,城市形象作为城市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意义和价值日益凸显。报纸、电视等大众媒介对城市形象的建构以传统的"表征范式"为主导。随着移动媒介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其对城市空间的嵌入,媒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多元传播视角下的城市沟通:上海人民广场“可沟通性”研究
收藏 引用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8年 第9期40卷 56-62页
作者: 钟怡 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
"沟通城市"的目标,是异质共存,从而创造更具活力的城市。本研究以"可沟通性"概念为切入点,对传播与城市之间的关系、以及在当前城市环境、技术环境之下的传播意义进行再阐释,并通过对上海人民广场这一案例的研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后真相”时代的中国新闻业
收藏 引用
新闻大学 2017年 第3期 28-33,61页
作者: 张华 复旦大学复旦发展研究院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 上海200433
"后真相"所表征的现象及其影响突破了政治领域,涵盖了包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后真相"与媒体变迁如互联网、社交媒体应用互为表里。近几年中国网络舆论的状况变化与"后真相"关系紧密。当下中国新闻传...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网络社群的崛起及其社会治理意义
收藏 引用
编辑之友 2017年 第5期 50-54页
作者: 张华 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 上海200433
在社会变迁和技术变迁的双重逻辑下,中国社会已然呈现出网络社会的特征。网络社会是一种新的社会形态,而网络社群则是网络社会中人们新的结群方式和社会组织形式。在当下的多元社会中,网络社群在社会治理的多元体系中日益成为其中的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