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8 篇 期刊文献
  • 4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32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31 篇 医学
    • 17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15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9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4 篇 中西医结合
    • 4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1 篇 管理学
    • 1 篇 公共管理

主题

  • 6 篇 疫苗
  • 3 篇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 3 篇 穿心莲内酯
  • 2 篇 乙型肝炎病毒
  • 2 篇 抗体
  • 2 篇 表皮葡萄球菌
  • 2 篇 细胞因子
  • 2 篇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 2 篇 双组分信号转导系...
  • 2 篇 免疫调节
  • 2 篇 il-18
  • 2 篇 慢性感染
  • 2 篇 乙型
  • 2 篇 肝炎
  • 2 篇 巨噬细胞
  • 2 篇 丙型肝炎病毒
  • 1 篇 viperin
  • 1 篇 dicer酶
  • 1 篇 微小rna
  • 1 篇 茋类化合物

机构

  • 29 篇 复旦大学
  • 7 篇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
  • 4 篇 中国药科大学
  • 2 篇 上海市血液中心
  • 2 篇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
  • 2 篇 意大利国立研究院...
  • 2 篇 医学分子病毒学教...
  • 2 篇 医学分子病毒学教...
  • 1 篇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
  • 1 篇 北京地坛医院
  • 1 篇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
  • 1 篇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
  • 1 篇 上海健康医学院
  • 1 篇 医学分子病毒学教...
  • 1 篇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
  • 1 篇 北京生物制品研究...
  • 1 篇 教育部/卫健委医学...
  • 1 篇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
  • 1 篇 温州医学院
  • 1 篇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

作者

  • 9 篇 瞿涤
  • 8 篇 徐建青
  • 6 篇 汪萱怡
  • 6 篇 仇超
  • 6 篇 qu di
  • 4 篇 王维
  • 4 篇 qiu chao
  • 4 篇 闻玉梅
  • 4 篇 刘春红
  • 4 篇 王静
  • 4 篇 张晓燕
  • 3 篇 wang xuan-yi
  • 3 篇 袁正宏
  • 3 篇 italiani paola
  • 3 篇 马世平
  • 3 篇 boraschi diana
  • 3 篇 xu jian-qing
  • 2 篇 gao qian
  • 2 篇 zhang xiaoyan
  • 2 篇 wang jing

语言

  • 32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生物医学研究院-医学分子病毒学教育部/卫生部重点实验室"
32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结核分枝杆菌(MTB)异质性耐药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复旦报(医学版) 2013年 第1期40卷 1-4页
作者: 柳清云 孙刚 高谦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生物医学研究院-医学分子病毒学教育部/卫生部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32
异质性耐药,是指在同一样本中同时存在耐药菌和敏感菌的现象,这体现了细菌群体从分耐药向完全耐药转变的过程。研究异质性耐药对于认识耐药结核病的发展过程,以及评估治疗方案和指导临床用药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结核分枝杆菌(Mycob...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表皮葡萄球菌双组分信号转导系统arlS基因生物功能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华微生物和免疫杂志 2007年 第10期27卷 946-953页
作者: 王家 朱涛 娄强 吴旸 韩聪 瞿涤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生物医学研究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 教育部/卫生部医学分子病毒学重点实验室200032
目的探讨表皮葡萄球菌arlS/R双组分信号转导系统(two-component signal transduction system,TCS)的组氨酸激酶arlS基因删除对细菌生物的影响。方法构建含有红霉素抗性基因(ermB)的pBT2-△arlS质粒,随后将电转入表皮葡萄球菌1457的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抗原-抗体复合物型治疗性乙型肝炎疫苗的研究历程及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9年 第9期17卷 718-720页
作者: 汪萱怡 姚忻 郭利民 许丽锋 沈心亮 徐道振 赵铠 闻玉梅 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 上海200032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教育部/卫生部医学分子病毒学重点实验室 北京地坛医院 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
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是我国感染病中最常见的疾病。虽然核苷类(核苷酸类)抗病毒药物对慢性乙肝治疗已取得较大成果,但调动患者的免疫应答也是控制和治疗慢性乙肝不可缺少的治疗措施。抗原抗体复合物型(IC)治疗性乙肝疫苗自1988年...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CpG岛岸甲基化调控人T细胞系中lag3表达
收藏 引用
中华微生物和免疫杂志 2015年 第7期35卷 491-495页
作者: 郝书民 仇超 张林霞 张晓燕 徐建青 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上海201508 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 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教育部/卫生部医学分子病毒学重点实验室
目的探讨表观遗传因素DNA甲基化对人T细胞系中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1ympho—cyteactivationgene3,lag3)表达的影响。方法检测不同T细胞系中lag3的表达水平,选定lag3表达高低相对的细胞系组成研究系统。分析lag3启动子和转录区的CpG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持续表达的新致病机制
收藏 引用
生命科 2010年 第11期22卷 1097-1101页
作者: 赵超 田晓晨 闻玉梅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教育部/卫生部医学分子病毒学重点实验室 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上海200032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持续阳性是控制乙肝中难以解决的重大问题。本研究通过揭示HBsAg致病机制的基础研究,寻找抑制或清除HBsAg的新途径。通过建立有可比性的HBsAg转基因鼠和稳定表达细胞系及相应对照,进行比较转录组和蛋白质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结核病空间流行病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华流行病杂志 2010年 第10期31卷 1188-1191页
作者: 孙果梅 高谦 彭文祥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教育部医学分子病毒学重点实验室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 上海200032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公共卫生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结核病在全球范围内仍然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是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据WHO报告,2007年全球共有927万结核病新发病例,其中我国约为130万[1].正确认识结核病流行传播规律对制定切实有效的控制措施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组氨酸蛋白激酶EnvZ抑制剂对福氏志贺菌毒力影响的初步研究
收藏 引用
复旦报(医学版) 2007年 第3期34卷 317-322页
作者: 陈明亮 王琪 董生福 秦智强 张健 韩聪 沈旭 瞿涤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生物医学研究院和病原微生物研究所-医学分子病毒学教育部/卫生部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32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药物发现与设计中心 上海201203
目的初步研究福氏志贺菌组氨酸蛋白激酶EnvZ抑制剂对福氏志贺菌毒力的影响。方法通过构建志贺菌:EnvZ胞内段(SF-EnvZc)蛋白的原核表达质粒,表达并纯化SF-EnvZc蛋白,在SPECS公司的小分子化合物库中模拟筛选出的10个候选EnvZ抑制剂的基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淋巴细胞膜分子CD160结构与功能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华微生物和免疫杂志 2011年 第4期31卷 380-384页
作者: 张安莉 仇超 徐建青 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 上海 200032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教育部/卫生部医学分子病毒学重点实验室&医学微生物学研究所
T细胞活化需要两个信号:一是T细胞抗原受体(TCR)与抗原肽.MHCⅠ/Ⅱ类分子复合物相互作用的第一信号,决定了T细胞应答的特异性;二是T细胞表面辅助受体与抗原提呈细胞(APC)的共刺激分子相互作用传递的辅助或协同信号,加强或抑...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病毒miRNA:共生舞者?
收藏 引用
病毒学 2011年 第6期27卷 624-628页
作者: 董原 仇超 徐建青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教育部/卫生部医学分子病毒学重点实验室&医学微生物学研究所 上海201508
MicroRNAs(miRNAs)是大约22个核苷酸长度的非编码RNA,存在于几乎所有多细胞生物中。miRNA基因编码的pri-miRNA在细胞核内经Drosha酶切割后运输到胞浆内,并由Dicer酶切割而成熟,与宿主蛋白结合形成RNA诱导的沉默复合体,通过与靶tu...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线粒体与固有免疫应答
收藏 引用
病毒学 2011年 第4期27卷 395-401页
作者: 胡志东 徐建青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教育部卫生部医学分子病毒学重点实验室医学微生物学研究所 上海201508
线粒体是真核细胞至关重要的细胞器,在细胞生命周期中参与了很多关键进程,如ATP的供给、Ca2+动态平衡的维持、活性氧簇(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产生与清除、细胞凋亡等[1]。因此,不难想象,线粒体能够通过自身参与的各种生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