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358 篇 期刊文献
  • 12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370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99 篇 文学
    • 295 篇 新闻传播学
    • 3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51 篇 管理学
    • 29 篇 公共管理
    • 20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4 篇 工商管理
  • 37 篇 法学
    • 16 篇 社会学
    • 14 篇 政治学
    • 6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4 篇 法学
    • 2 篇 公安学
  • 29 篇 工学
    • 14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3 篇 软件工程
    • 12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5 篇 城乡规划学
    • 4 篇 机械工程
    • 3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3 篇 建筑学
    • 1 篇 纺织科学与工程
  • 17 篇 艺术学
    • 5 篇 戏剧与影视学
    • 4 篇 艺术学理论
    • 4 篇 美术学
    • 3 篇 设计学(可授艺术学...
  • 13 篇 教育学
    • 10 篇 教育学
    • 2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2 篇 体育学
  • 9 篇 历史学
    • 8 篇 中国史
    • 2 篇 考古学
    • 2 篇 世界史
  • 4 篇 经济学
    • 4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理学
    • 1 篇 科学技术史(分学科...
  • 1 篇 医学

主题

  • 17 篇 国际传播
  • 13 篇 新闻生产
  • 11 篇 人工智能
  • 10 篇 新媒体
  • 10 篇 城市传播
  • 9 篇 中国
  • 9 篇 媒介融合
  • 8 篇 传统媒体
  • 8 篇 计算传播
  • 8 篇 智能传播
  • 8 篇 互联网
  • 8 篇 媒介
  • 7 篇 新闻专业主义
  • 7 篇 数字新闻业
  • 7 篇 媒体融合
  • 7 篇 平台
  • 6 篇 算法
  • 6 篇 传播学
  • 5 篇 新闻
  • 5 篇 社区传播

机构

  • 367 篇 复旦大学
  • 12 篇 清华大学
  • 12 篇 浙江大学
  • 12 篇 中山大学
  • 10 篇 复旦发展研究院传...
  • 7 篇 北京大学
  • 7 篇 华东师范大学
  • 7 篇 上海大学
  • 7 篇 深圳大学
  • 6 篇 中国人民大学
  • 5 篇 武汉大学
  • 4 篇 南京大学
  • 4 篇 中国传播学会
  • 4 篇 中国传媒大学
  • 3 篇 广州大学
  • 3 篇 暨南大学
  • 3 篇 上海理工大学
  • 3 篇 中国外文局中山大...
  • 3 篇 同济大学
  • 3 篇 四川大学

作者

  • 44 篇 张志安
  • 38 篇 孙玮
  • 33 篇 周葆华
  • 26 篇 陆晔
  • 24 篇 黄旦
  • 22 篇 谢静
  • 21 篇 白红义
  • 18 篇 李良荣
  • 15 篇 潘霁
  • 14 篇 周海晏
  • 14 篇 朱春阳
  • 13 篇 孟建
  • 11 篇 李红涛
  • 10 篇 郑雯
  • 9 篇 沈国麟
  • 7 篇 李梦颖
  • 6 篇 张国良
  • 5 篇 廖圣清
  • 5 篇 复旦大学信息与传...
  • 4 篇 姚建华

语言

  • 370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暨新闻学院"
370 条 记 录,以下是161-170 订阅
排序:
从“仿真之城”到“仿生之城”:上海航拍短视频的“第四级仿象”生产
中国传播学评论
收藏 引用
中国传播学评论 2023年 99-109页
作者: 周海晏 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无人机航拍应用于短视频生产,不能简单地视同为大众媒介时代城市形象片中的航拍影像生产,因为它对城市形象的建构不同于“第三级仿象”生产之“仿真之城”的主流范式,而属于新的“第四级仿象”生产方式——仿生之城。仿生之城是机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篇首语传播创新研究的实践智慧与现实感
传播创新研究
收藏 引用
传播创新研究 2023年 第2期 前插1-前插5页
作者: 李红涛 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2020年10月15日,"'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专题展览"(以下简称"抗疫展")在武汉客厅开幕.在展出的1000余件(套)实物展品中,有一条"红窗帘"格外引人注目.网上展馆的解说词介绍道:
来源: 评论
传播创新研究的实践智慧与现实感
传播创新研究
收藏 引用
传播创新研究 2023年 第1期 1-5页
作者: 李红涛 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2020年10月15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专题展览”(以下简称“抗疫展”)在武汉客厅开幕。在展出的1000余件(套)实物展品中,有一条“红窗帘”格外引人注目。网上展馆的解说词介绍道:这里展示了疫情期间在小区窗...
来源: 评论
融通共生:从媒介系统运作出发反思算法伦理
中国传播学评论
收藏 引用
中国传播学评论 2023年 67-76页
作者: 潘霁 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讨论算法伦理常以人作尺度,遵循真、善、美或人的尊严价值的标准展开。但算法、数据库、物联网和虚拟仿真技术将人类卷入无处不在的媒介的实时运行中,成为系统的碳基“湿件”。按德布雷说,机器的精神加速设计制造了强加给人的世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超越“去伪存真”:对当下社交机器人研究视角的反思
中国传播学评论
收藏 引用
中国传播学评论 2023年 77-87页
作者: 李梦颖 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基于对当下社交机器人研究的梳理和分析,已有研究主要以“去伪存真”为目的,通过识别和管理社交机器人,让社交媒介回归以人类为主体互动的空间,还原真实的民意和舆论。笔者提出,“去伪存真”不仅在技术和方法上仍存在很大的障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全球化认知:理解新生世代参与全球对话的价值取向
收藏 引用
对外传播 2025年 第6期 18页
作者: 郑雯 丁超逸 季诗雨 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
全球化是新生世代成长发展的重要背景,也是他们认识世界、走向世界的基本认知框架。“中国青年网民社会心态调查”发现,新生世代对全球化议题具有不同的关注面向,其全球化认知包括对中国与世界关系的认知、对经济一体化的认知、对多元...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双网交融、渗入日常——南京、长沙、成都、温州、惠州五城市公共传播调查
中国传播学评论
收藏 引用
中国传播学评论 2020年 161-198页
作者: 谢静 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本文以政务新媒体和专业媒体的新媒体产品为主要考察对象,分析政务传播新闻传播的结构特点、运作特征及其相互关系,以总结当前城市公共传播的基本状况。本文主要基于南京、长沙、成都、温州、惠州五个城市的访谈调查和文献资料,这五...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影像都市的视觉实践与协作式公共参与
收藏 引用
公共艺术 2020年 第3期 11-17页
作者: 陆晔 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在全球化、新技术、数字化席卷的城市化浪潮中,影像都市这一理论概念旨在阐明都市视觉构成、视觉生产、视觉体验的重要性:除了都市的影像再现,影像也参与构筑都市,是都市空间的一部分。这样以影像为中介的城市,意味着从城市公共空间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一城两制”:城市公共传播的分化转型模式——北京、西安、合肥、青岛四地调研
中国传播学评论
收藏 引用
中国传播学评论 2020年 199-227页
作者: 周海晏 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北京、西安、合肥、青岛四地的城市公共传播转型,不同于银川等地自下而上、上分下合的参政问政模式,也不同于温州等地横向扩展的商业、文化活动融合模式,而是一种"一城两制"的分化转型模式。北京等四地具有较为强势的行政治...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驯化”媒介社会学:理论旅行、文化中间人与在地学术实践
收藏 引用
国际新闻 2020年 第3期42卷 129-154页
作者: 李红涛 黄顺铭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 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本文运用理论旅行视角和文化中间人概念,从研究者的学术想象和实践入手,考察中国学界如何译介、挪用、移植媒介社会学,探究媒介社会学跨越时空的"旅行",理解传播学"中西之间"的互动。对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以及历史...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