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356 篇 期刊文献
  • 12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368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98 篇 文学
    • 294 篇 新闻传播学
    • 3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51 篇 管理学
    • 29 篇 公共管理
    • 20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4 篇 工商管理
  • 36 篇 法学
    • 16 篇 社会学
    • 13 篇 政治学
    • 6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4 篇 法学
    • 2 篇 公安学
  • 29 篇 工学
    • 14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3 篇 软件工程
    • 12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5 篇 城乡规划学
    • 4 篇 机械工程
    • 3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3 篇 建筑学
    • 1 篇 纺织科学与工程
  • 17 篇 艺术学
    • 5 篇 戏剧与影视学
    • 4 篇 艺术学理论
    • 4 篇 美术学
    • 3 篇 设计学(可授艺术学...
  • 13 篇 教育学
    • 10 篇 教育学
    • 2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2 篇 体育学
  • 9 篇 历史学
    • 8 篇 中国史
    • 2 篇 考古学
    • 2 篇 世界史
  • 4 篇 经济学
    • 4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理学
    • 1 篇 科学技术史(分学科...
  • 1 篇 医学

主题

  • 17 篇 国际传播
  • 13 篇 新闻生产
  • 11 篇 人工智能
  • 10 篇 新媒体
  • 10 篇 城市传播
  • 9 篇 中国
  • 9 篇 媒介融合
  • 8 篇 传统媒体
  • 8 篇 计算传播
  • 8 篇 智能传播
  • 8 篇 互联网
  • 8 篇 媒介
  • 7 篇 新闻专业主义
  • 7 篇 数字新闻业
  • 7 篇 媒体融合
  • 7 篇 平台
  • 6 篇 算法
  • 6 篇 传播学
  • 5 篇 新闻
  • 5 篇 社区传播

机构

  • 365 篇 复旦大学
  • 12 篇 清华大学
  • 12 篇 浙江大学
  • 12 篇 中山大学
  • 10 篇 复旦发展研究院传...
  • 7 篇 北京大学
  • 7 篇 华东师范大学
  • 7 篇 上海大学
  • 7 篇 深圳大学
  • 6 篇 中国人民大学
  • 5 篇 武汉大学
  • 4 篇 南京大学
  • 4 篇 中国传播学会
  • 4 篇 中国传媒大学
  • 3 篇 广州大学
  • 3 篇 暨南大学
  • 3 篇 上海理工大学
  • 3 篇 中国外文局中山大...
  • 3 篇 同济大学
  • 3 篇 四川大学

作者

  • 44 篇 张志安
  • 38 篇 孙玮
  • 33 篇 周葆华
  • 26 篇 陆晔
  • 24 篇 黄旦
  • 22 篇 谢静
  • 20 篇 白红义
  • 18 篇 李良荣
  • 15 篇 潘霁
  • 14 篇 周海晏
  • 14 篇 朱春阳
  • 13 篇 孟建
  • 11 篇 李红涛
  • 9 篇 沈国麟
  • 9 篇 郑雯
  • 7 篇 李梦颖
  • 6 篇 张国良
  • 5 篇 廖圣清
  • 5 篇 复旦大学信息与传...
  • 4 篇 姚建华

语言

  • 368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暨新闻学院"
368 条 记 录,以下是201-210 订阅
排序:
媒介再思:报刊史研究的新路向
收藏 引用
新闻记者 2018年 第12期 4-13页
作者: 黄旦 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已有的中国报刊史研究,继承的是戈公振《中国报学史》中所蕴含的媒介观,即以工具论为前提,以报刊性质为尺度,以报刊内容为重点,从中显示报刊对于社会的作用以及社会对之的影响。这样的一种媒介观,不仅与当前的传播实践相牴牾,而且也严...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新闻传播学科化历程:媒介史角度
收藏 引用
新闻传播研究 2018年 第10期25卷 60-81+127页
作者: 黄旦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
论文从媒介史的角度,考察分析新闻学和大众传播学的学科化历史,认为19世纪通讯、交通,尤其是印刷技术的基础上,专业新闻业开始崛起,新闻学的产生,就是与此紧密相关。新闻学是以报纸职业为导向,以报纸职业及其业务操作为研究和教学的主...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文学新闻:特征、文化价值与技术驱动的未来
收藏 引用
新闻记者 2018年 第5期 71-82页
作者: 陆晔 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文学新闻是一个包括报告文学、叙事新闻、新新闻主义、非虚构在内的庞杂文本门类。它比常规新闻更强调文学性,且更易于通过具体经验的传递与主流文化形成张力。《南方周末》特稿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市场化媒体文本创新的一个有价值案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城市传播研究进路及理论创新
收藏 引用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8年 第12期40卷 29-40页
作者: 孙玮 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通过四个关键概念"城市""技术""媒介""传播"的梳理与阐发,描绘了城市传播的理论要义及学术旨趣:从本土化的历史与经验出发,在席卷世界的城市化、新技术、全球化浪潮的背景下,立足于中国当前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国家形象承载力视角下的中国精英民营企业家集群类型研究——基于微信公众号10万+文本的智能数据挖掘和智能聚类分析
收藏 引用
传媒 2019年 第23期 93-96页
作者: 郑晨予 范红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传播与数据科学实验室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清华大学国家形象传播研究中心
中国精英民营企业家集群展现了独特和强劲的国家形象承载力。本文立足于中国精英民营企业家国家形象承载力视角,在此基础上,依据国家形象企业家承载力四大维度评价标准,通过微信公众号10万+文本的智能数据挖掘和非监督式机器学习的聚类...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从反映真实到象征架构:网络环境的信息可信度评估
收藏 引用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8年 第11期40卷 86-90页
作者: 潘霁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
网络空间共同在场的符号与符号间的横向关系,不仅是符号与所指物质"真实"间的纵向对应"架构"了对信息可信度的判断。原生于特定网络文化积淀的信源符号间会构成稳定且反复出现的象征结构——由技术中介化的象征结...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时空之流:移动新媒体的城市尺度
收藏 引用
探索与争鸣 2018年 第10期 128-135页
作者: 谢静 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上海200433
传播新闻信息的移动客户端、移动社交应用等新媒体可视为时空机器,媒体形态变化构造的城市时空体验可从三个层面探讨:在宏观层面,信息流生产出整体的流动时空体;在微观层面,叙事流展示了多样化的时间与空间形态,构造出拼图式的场景汇聚...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沉浸营销的渊源与发展刍议
收藏 引用
新闻传播评论 2021年 第3期74卷 107-117页
作者: 龚思颖 沈福元 陈霓 彭雪华 赵心树 广东财经大学文化创意与旅游学院 广东广州510320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传播学院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19019 澳门大学传播系 澳门999078 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 澳门999078 南通科技职业学院 江苏南通226000 澳门大学传播系、粤港澳大湾区研究中心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上海200433
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物联网催生了以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混合现实为主要手段,以视、听、动、触觉高频互动为目的的沉浸传播。而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消费需求的全面升级和营销环境的深刻变化,更促成了以消费者为中心,以营销场景化和体...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新闻改革40年:以市场化为中心的考察——基于《广州日报》的个案研究
收藏 引用
新闻传播评论 2019年 第3期72卷 108-116页
作者: 李良荣 窦锋昌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 上海200433
中国的改革开放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40年来,作为改革开放有机组成部分的新闻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也正在经历严峻挑战。中国新闻改革40年进程中有一条突出的主线,就是"市场化"发展。研究与回顾这段新闻改革历程,《广州...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媒介与城市 城市作为媒介
收藏 引用
时代建筑 2019年 第2期62卷 6-9页
作者: 斯考特.麦夸尔 潘霁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
文章基于一系列历史和当下的实例,阐释了"地理媒介"的概念,将其作为理论视角来理解数字城市环境中公共空间的网络化过程。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