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358 篇 期刊文献
  • 12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370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99 篇 文学
    • 295 篇 新闻传播学
    • 3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51 篇 管理学
    • 29 篇 公共管理
    • 20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4 篇 工商管理
  • 37 篇 法学
    • 16 篇 社会学
    • 14 篇 政治学
    • 6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4 篇 法学
    • 2 篇 公安学
  • 29 篇 工学
    • 14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3 篇 软件工程
    • 12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5 篇 城乡规划学
    • 4 篇 机械工程
    • 3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3 篇 建筑学
    • 1 篇 纺织科学与工程
  • 17 篇 艺术学
    • 5 篇 戏剧与影视学
    • 4 篇 艺术学理论
    • 4 篇 美术学
    • 3 篇 设计学(可授艺术学...
  • 13 篇 教育学
    • 10 篇 教育学
    • 2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2 篇 体育学
  • 9 篇 历史学
    • 8 篇 中国史
    • 2 篇 考古学
    • 2 篇 世界史
  • 4 篇 经济学
    • 4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理学
    • 1 篇 科学技术史(分学科...
  • 1 篇 医学

主题

  • 17 篇 国际传播
  • 13 篇 新闻生产
  • 11 篇 人工智能
  • 10 篇 新媒体
  • 10 篇 城市传播
  • 9 篇 中国
  • 9 篇 媒介融合
  • 8 篇 传统媒体
  • 8 篇 计算传播
  • 8 篇 智能传播
  • 8 篇 互联网
  • 8 篇 媒介
  • 7 篇 新闻专业主义
  • 7 篇 数字新闻业
  • 7 篇 媒体融合
  • 7 篇 平台
  • 6 篇 算法
  • 6 篇 传播学
  • 5 篇 新闻
  • 5 篇 社区传播

机构

  • 367 篇 复旦大学
  • 12 篇 清华大学
  • 12 篇 浙江大学
  • 12 篇 中山大学
  • 10 篇 复旦发展研究院传...
  • 7 篇 北京大学
  • 7 篇 华东师范大学
  • 7 篇 上海大学
  • 7 篇 深圳大学
  • 6 篇 中国人民大学
  • 5 篇 武汉大学
  • 4 篇 南京大学
  • 4 篇 中国传播学会
  • 4 篇 中国传媒大学
  • 3 篇 广州大学
  • 3 篇 暨南大学
  • 3 篇 上海理工大学
  • 3 篇 中国外文局中山大...
  • 3 篇 同济大学
  • 3 篇 四川大学

作者

  • 44 篇 张志安
  • 38 篇 孙玮
  • 33 篇 周葆华
  • 26 篇 陆晔
  • 24 篇 黄旦
  • 22 篇 谢静
  • 21 篇 白红义
  • 18 篇 李良荣
  • 15 篇 潘霁
  • 14 篇 周海晏
  • 14 篇 朱春阳
  • 13 篇 孟建
  • 11 篇 李红涛
  • 10 篇 郑雯
  • 9 篇 沈国麟
  • 7 篇 李梦颖
  • 6 篇 张国良
  • 5 篇 廖圣清
  • 5 篇 复旦大学信息与传...
  • 4 篇 姚建华

语言

  • 370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暨新闻学院"
370 条 记 录,以下是341-350 订阅
排序:
身份与角色的两难:中国的“报刊批评”和“舆论监督”
身份与角色的两难:中国的“报刊批评”和“舆论监督”
收藏 引用
“2007中国传播学论坛——和谐社会、公民社会与大众媒介”国际学术研讨会
作者: 黄旦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
问题的提出监督社会、揭露黑暗、扶持正义,是世人所公认的报刊作用,尽管中外表述有所不同:西方的"看门狗"(watchdog)一说,算是源远流长;比较现代些的说法,则是以"雷达"为喻。1949年以后的中国报刊,则一直用的是&qu...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新社会运动中的大众媒介社会动员分析——以抵抗艾滋病公共健康运动中的社会动员为例
中国新社会运动中的大众媒介社会动员分析——以抵抗艾滋病公共健...
收藏 引用
作者: 孙玮 陈醇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
引言关于艾滋病与媒介,联合国艾滋病项目执行主席彼得·派特有句传播甚广的名言,"当涉及到艾滋病时,记者的影响比医生的影响更大"。研究者认为,20世纪最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艾滋病在全球火速蔓延,以及其所导致的高死亡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改进会议报道:我国新闻改革亟须突破的一大瓶颈——兼论中西方会议新闻报道理念与实务的异同
收藏 引用
新闻传播 2009年 第12期 6-8,10页
作者: 孟建 左玥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复旦大学新闻传播与媒介化社会研究基地 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
本文对我国新闻改革中"会议新闻报道"领域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在此基础上,本文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对中西会议新闻报道的理念与实务进行了分析、研究。本论文认为,我国的会议新闻报道总体改革态...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党报财经版如何有效创新——以嘉兴日报财经版实践为例
收藏 引用
新闻实践 2009年 第1期 8-10页
作者: 朱春阳 于颖 复旦大学新闻传播与媒介化社会研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 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嘉兴日报财经版为了达到"薄报精编"的采编意图,主要创新表现在这样三个方面:一是财经版由信息管家向信息专家角色的传播定位转型;二是以主流媒体身份考察财经世界;三是本地化的视角。
来源: 评论
曲高未必和寡--人文类节目的新生态--兼评《风云人物》
收藏 引用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8年 第5期 34-35页
作者: 孟建 王倞 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曲高和寡,表明了某类艺术文本与接受者关系的~种规律。对此,似乎很少有人怀疑它的正确性。然而,若以辩证的眼光来看,则在一定的条件下,它是可能转化的,即曲高未必和寡。假如许多喜欢下里巴人的接受者,在长时间高频度地被下里巴...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受众的媒介信息处理能力--中国公众媒介素养状况调查报告之一
收藏 引用
新闻记者 2008年 第4期 60-63页
作者: 周葆华 陆晔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
自英国文学批评家列维斯和汤普生1933年提出媒介素养概念以来,媒介素养教育已经在欧美发达国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近年来在中国大陆也越来越引起学界关注。但是,要开展科学、有效的媒介素养教育.必须首先对目前中国公众的媒介素养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理论转视:文化体制改革历程中的报业发展——兼论报业改革中的“双重属性”问题(上)
收藏 引用
新闻传播 2008年 第6期 6-9页
作者: 孟建 曾小强 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在迎来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如何更为深刻地认识我国传媒改革走过的发展历程和重大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宏观历史背景下,实施传媒研究的重大理论转视:从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理论新视域,对我国报业...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深度报道的风险判断和把关策略
收藏 引用
青年记者 2008年 第34期 58-59页
作者: 瞿旭晟 张志安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复旦大学传播与信息研究中心
作为一种新闻文体,中外深度报道的生产实践已经有近百年历史,深度报道始终是职业记者最重视的报道文体与写作手法.
来源: 评论
理论转视:文化体制改革历程中的报业发展——兼论报业改革中的“双重属性”问题(下)
收藏 引用
新闻传播 2008年 第8期 4-5页
作者: 孟建 曾小强 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我国报业的“双重属性”2005年10月,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要“加大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身份与角色的两难:中国的“报刊批评”和“舆论监督”
身份与角色的两难:中国的“报刊批评”和“舆论监督”
收藏 引用
作者: 黄旦 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一、问题的提出新中国成立后的我国报刊批评与舆论监督,一直是用"批评"二字表述,大约在二十来年前,出现"监督"一词并迅速得到青睐。迄今"批评"与"监督"经常混用,但后者取代前者之势,已很是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