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358 篇 期刊文献
  • 12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370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99 篇 文学
    • 295 篇 新闻传播学
    • 3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51 篇 管理学
    • 29 篇 公共管理
    • 20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4 篇 工商管理
  • 37 篇 法学
    • 16 篇 社会学
    • 14 篇 政治学
    • 6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4 篇 法学
    • 2 篇 公安学
  • 29 篇 工学
    • 14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3 篇 软件工程
    • 12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5 篇 城乡规划学
    • 4 篇 机械工程
    • 3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3 篇 建筑学
    • 1 篇 纺织科学与工程
  • 17 篇 艺术学
    • 5 篇 戏剧与影视学
    • 4 篇 艺术学理论
    • 4 篇 美术学
    • 3 篇 设计学(可授艺术学...
  • 13 篇 教育学
    • 10 篇 教育学
    • 2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2 篇 体育学
  • 9 篇 历史学
    • 8 篇 中国史
    • 2 篇 考古学
    • 2 篇 世界史
  • 4 篇 经济学
    • 4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理学
    • 1 篇 科学技术史(分学科...
  • 1 篇 医学

主题

  • 17 篇 国际传播
  • 13 篇 新闻生产
  • 11 篇 人工智能
  • 10 篇 新媒体
  • 10 篇 城市传播
  • 9 篇 中国
  • 9 篇 媒介融合
  • 8 篇 传统媒体
  • 8 篇 计算传播
  • 8 篇 智能传播
  • 8 篇 互联网
  • 8 篇 媒介
  • 7 篇 新闻专业主义
  • 7 篇 数字新闻业
  • 7 篇 媒体融合
  • 7 篇 平台
  • 6 篇 算法
  • 6 篇 传播学
  • 5 篇 新闻
  • 5 篇 社区传播

机构

  • 367 篇 复旦大学
  • 12 篇 清华大学
  • 12 篇 浙江大学
  • 12 篇 中山大学
  • 10 篇 复旦发展研究院传...
  • 7 篇 北京大学
  • 7 篇 华东师范大学
  • 7 篇 上海大学
  • 7 篇 深圳大学
  • 6 篇 中国人民大学
  • 5 篇 武汉大学
  • 4 篇 南京大学
  • 4 篇 中国传播学会
  • 4 篇 中国传媒大学
  • 3 篇 广州大学
  • 3 篇 暨南大学
  • 3 篇 上海理工大学
  • 3 篇 中国外文局中山大...
  • 3 篇 同济大学
  • 3 篇 四川大学

作者

  • 44 篇 张志安
  • 38 篇 孙玮
  • 33 篇 周葆华
  • 26 篇 陆晔
  • 24 篇 黄旦
  • 22 篇 谢静
  • 21 篇 白红义
  • 18 篇 李良荣
  • 15 篇 潘霁
  • 14 篇 周海晏
  • 14 篇 朱春阳
  • 13 篇 孟建
  • 11 篇 李红涛
  • 10 篇 郑雯
  • 9 篇 沈国麟
  • 7 篇 李梦颖
  • 6 篇 张国良
  • 5 篇 廖圣清
  • 5 篇 复旦大学信息与传...
  • 4 篇 姚建华

语言

  • 370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暨新闻学院"
370 条 记 录,以下是351-360 订阅
排序:
电视剧产制模式与国际竞争力关系的比较研究
收藏 引用
文化产业研究 2008年 第1期 128-142页
作者: 朱春阳 国家哲学社科创新平台复旦大学新闻传播与媒介化社会研究基地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教育部传播学重点研究基地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
电视剧是当前电视节目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电视频道收视率的重要支撑。对于电视剧国际贸易中竞争优势形成原因的研究多以美国为范例,认为国内市场规模与文化贴现的程度是决定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因素所在。但这一结论无法解释韩国、中...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融入世界的中国公共关系——中国国家形象的历史性进步与存在的误区
融入世界的中国公共关系——中国国家形象的历史性进步与存在的误...
收藏 引用
2008第六届亚洲传媒论坛
作者: 孟建 钱海红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复旦大学国际公共关系研究中心 中国高校影视学会 2008年奥运会中国形象传播战略课题组
作为公共关系研究的一篇学术论文,该论文对伴随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中国公共关系发展历程,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学术梳理。特别是对中国政府公共关系的发展和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作了深入的学术考察。论文就中国公共关系融入世界的宏观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报刊的历史与历史的报刊
收藏 引用
新闻大学 2007年 第1期 51-55页
作者: 黄旦 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新闻学院 上海200433
以报刊为合法性主体的历史,才是真正称得上报刊史。所谓主体,就是以报刊为中心和视野,并以此展开史实、分析报刊与社会关系,以及揭示评价其意义和价值。唯有如此,才能反映报刊历史的真相,从而起到历史为现实服务的作用。当下我国报刊史...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重新界定和认识电视——媒介融合浪潮下的电视发展与媒介化社会建构
收藏 引用
新闻传播 2007年 第11期 4-7,18页
作者: 孟建 赵元珂 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本文以数字技术发展背景下的媒介事例为切入点,将媒介融合分为融合肇始、终端转向和外延拓展三个阶段。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媒介融合浪潮下的电视发展.针对数字电视和IPTV两种未来电视走向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和探讨,进而分析了媒介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2007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国报业 2007年 第6期 6-10页
作者: 崔保国 朱春阳 王世蓉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媒介经营与管理研究中心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清华大学媒介经营与管理研究中心
本期“报业焦点”我们关注中国报业的“融合”与“创新”。崔保国、朱春阳、王世蓉撰写的《2007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趋势分析》,基于对我国传媒的产业现实、技术现状、制度现实以及国际传媒产业演变趋势的分析,得出了一个基本判断: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新闻舆论监督的理念演革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实践
新闻舆论监督的理念演革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实践
收藏 引用
作者: 童兵 复旦大学新闻传播与媒介化社会研究国家创新基地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我们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深刻汲取世界上一些执政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更加自觉地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决定》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征稿启事
收藏 引用
新闻大学 2007年 第1期 122-122页
为凝聚各方研究精英,深入推动我国传播研究,复旦大学信息传播研究中心决定创建“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为国内外学者提供交流和碰撞的平台。论坛每年一届,以专题研讨为形式,每一届会议
来源: 评论
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7)——媒介素养与公民素养征稿启事
收藏 引用
新闻记者 2007年 第2期 67-67页
2007年“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将由复旦大学信息传播研究中心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复旦大学媒介素质研究中心联合主办,定于2007年12月7~9日在上海举行,论题是:媒介素养与公民素养。
来源: 评论
2004年中国传播研究回顾
收藏 引用
新闻大学 2005年 第3期 3-10页
作者: 张晨阳 张国良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
2004年的中国,在总体上呈现平稳发展的态势,在各个具体领域,则显示出丰富多样的变化,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为整个人文社会科学提供了鲜活而庞杂的研究对象.在此背景下,传播研究的状况是,务实前行而不失锐气,理论研究与日常生活日...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2003年中国传播研究回顾
收藏 引用
新闻大学 2004年 第8期 3-9,24页
作者: 朱春阳 张国良 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2003年对中国和世界而言,都异常沉重,伊拉克战争、SARS等突发性重大事件接连发生,全世界皆为之震惊.在此过程中,大众传播的作用日益引人注目--它如何为人们沟通信息、创造福祉?又如何独占话语、扭曲现实?这成为本年度传播研究的焦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