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评价BAFF基因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相关性。方法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网和Pub Med、Embase及Web of Knowledge数据库,检索时间截止为2014年3月1日。按...
详细信息
目的评价BAFF基因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相关性。方法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网和Pub Med、Embase及Web of Knowledge数据库,检索时间截止为2014年3月1日。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合格文献,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用stata11.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4篇文献,收集到282例病例,447例对照。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不同国家的人群中,BAFF基因-871C〉T、-514T〉C、-2841T〉C位点,各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及显性、隐性遗传模式下均未发现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意义。而-2701T〉A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统计学上存在显著差异(OR=2.667,95%CI=1.782~3.992,P〈0.001),但是在显性、隐性遗传模式下均未在统计学上发现显著性意义。针对人群进行亚组分析,亚洲人群和非亚洲人群-871C〉T位点3种模型下也均未发现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BAFF基因-871C〉T、-514T〉C、-2701T〉A、-2841T〉C位点多态性与SLE无关,亚洲人群-871C〉T位点多态性与SLE也无关。
目的评价IL-18基因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关系。方法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Embase和Web of Knowledge数据库,检索时间范围为1997...
详细信息
目的评价IL-18基因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关系。方法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Embase和Web of Knowledge数据库,检索时间范围为1997年01月01日至2012年07月01日。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合格文献,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用Stata 11.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收集到2 646例病例,2 761例对照,Meta分析结果显示欧裔人群中的IL-18-1297C/T(OR=1.388,95%CI=1.242~1.551,P<0.001)和-607A/C(OR=1.158,95%CI=1.014~1.322,P=0.031)多态性与SLE有关,欧裔人群中IL-18-1297在显性模型下(CC+CT vs TT)和隐性模型下(CC vs CT+TT)也发现与SLE有关(显性模型:OR=1.353,95%CI=1.174~1.561,P<0.001;隐性模型:OR=2.216,95%CI=1.695-2.898,P<0.001),但Meta分析发现中国人群-607位点A等位基因对SLE有保护效应(OR=0.606,95%CI=0.396~0.930,P<0.001)。结论欧裔人群中IL-18-1297和-607位点多态性可能与SLE易感性有关,中国人群的IL-18-607位点A等位基因对SLE可能有保护效应。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