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应用分类决策树(classification and regression tree,CART)算法构建胸片鉴别新生儿透明膜病及湿肺病的诊断模型,探讨多种临床及影像因素对肺透明膜病及湿肺病的诊断价值。方法病例为2008年1月~2010年12月间经过临床及影像证实的...
详细信息
目的应用分类决策树(classification and regression tree,CART)算法构建胸片鉴别新生儿透明膜病及湿肺病的诊断模型,探讨多种临床及影像因素对肺透明膜病及湿肺病的诊断价值。方法病例为2008年1月~2010年12月间经过临床及影像证实的新生儿肺透明膜病43例、湿肺病48例。分别提取和上述两种疾病有关的6个临床指标和7个影像学指标作为CART预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及湿肺病的变量。用CART建立两者鉴别诊断的分类决策模型,并通过交互验证方法计算该模型的诊断可靠性。同时比较高年资医师与CART诊断结果的一致性。结果建立的CART诊断模型共有九条诊断路径,能够比较可靠区分新生儿肺透明病及湿肺病;模型揭示对区分两者最具价值的X线征象是:支气管气像、孕周、毛玻璃样改变和水平裂的出现。另外,统计分析显示,CART模型和高年资医师对两种疾病诊断的一致性分别是中度一致(湿肺病,Kappa值为0.553)和较高度一致(肺透明膜病,Kappa值为0.628)。结论分类决策树算法可以应用于新生儿的肺透明病及湿肺病的鉴别诊断。
目的:分析胰腺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探讨胰腺切除术后常见并发症的临床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2月到2009年6月间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142例胰腺切除手术后发生的常见并发症及其临床相关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各因素与胰漏、胃排空延迟(delayed gastric emptying、DGE)、胰周感染发生的相关性。结果:本组病人围手术期并发症总的发生率为45.8%(65/142例),术前是否减黄与胰漏相关,前白蛋白、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与术后DGE发生正相关(P=0.001、0.035、<0.001、<0.001)。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术中出血量、输血量与胰周感染呈负相关(P=0.016、0.003、0.001)。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术中出血量和输血量是DGE的危险因素,BMI和输血量是胰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术前减黄能减少术后胰漏的发生,减少术中出血能降低DGE的发生,肥胖病人易发生胰周感染。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