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7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7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6 篇 历史学
    • 5 篇 中国史
    • 4 篇 考古学
    • 1 篇 世界史
  • 2 篇 法学
    • 1 篇 法学
    • 1 篇 政治学
  • 2 篇 理学
    • 1 篇 地理学
    • 1 篇 科学技术史(分学科...
  • 1 篇 哲学
    • 1 篇 哲学

主题

  • 1 篇 文字资料
  • 1 篇 下隽
  • 1 篇 秦汉六朝政区地理
  • 1 篇 汉昌郡
  • 1 篇 战国陶文
  • 1 篇 三孔布币
  • 1 篇 荣新江
  • 1 篇 中国史研究
  • 1 篇 出土文献
  • 1 篇 评议组
  • 1 篇 张家山336号汉墓竹...
  • 1 篇 商标
  • 1 篇 汉承秦制
  • 1 篇 物勒工名
  • 1 篇 武垣
  • 1 篇 专题论文
  • 1 篇 物勒地名
  • 1 篇 涪县氐部
  • 1 篇 大墓排序
  • 1 篇 “曾侯”铭文铜器

机构

  • 3 篇 复旦大学
  • 3 篇 北京大学
  • 2 篇 “古文字与中华文明...
  • 1 篇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
  • 1 篇 NOT FOUND
  • 1 篇 南京大学
  • 1 篇 清华大学
  • 1 篇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
  • 1 篇 吉林大学
  • 1 篇 厦门大学
  • 1 篇 云南大学
  • 1 篇 中山大学

作者

  • 3 篇 马孟龙
  • 3 篇 ma menglong
  • 1 篇 朱凤瀚
  • 1 篇 吴义雄
  • 1 篇 侯旭东
  • 1 篇 何玮玮
  • 1 篇 荣新江
  • 1 篇 li le
  • 1 篇 张天宇
  • 1 篇 ni shanchuan
  • 1 篇 王日根
  • 1 篇 卜宪群
  • 1 篇 fan guodong
  • 1 篇 zhang tianyu
  • 1 篇 冯胜君
  • 1 篇 凡国栋
  • 1 篇 林文勋
  • 1 篇 倪山川
  • 1 篇 he weiwei
  • 1 篇 李乐

语言

  • 7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协同攻关创新平台"
7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张家山336号汉墓竹简《迁律》所见政区地理研究
收藏 引用
出土文献 2025年 第1期 102-116,171,172页
作者: 马孟龙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协同攻关创新平台
张家山336号汉墓竹简《迁律》保留了丰富的汉初政区信息,是研究汉初政区地理的重要资料。通过对《迁律》第一条律文所见王国的分析,该条律文制定于文帝初年,律文行用年代下限为文帝二年二月,由此可推断《汉律十六章》的抄写年代下限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三孔布地名“武陽”新考
收藏 引用
文史 2022年 第4期 237-244页
作者: 吴良寶 馬孟龍 吉林大學考古學院、“古文字與中華文明傳承發展工程”協同攻關創新平臺 復旦大學歷史學系
戰國晚期趙國三孔布幣地名“武陽”,古文字學者多以爲是趙孝成王十九年(前247)燕、趙易地的武陽,即今河北省易縣的燕下都;趙、燕兩國璽印兵器銘文中的“武昜(陽)”地名,也多被認爲是燕下都。這些意見都不可信。將燕、趙易地的武陽推定...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由“曾侯”铭文铜器分组论叶家山侯级大墓的排序
收藏 引用
故宫博物院院刊 2022年 第5期 72-86,136,137页
作者: 张天宇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协同攻关创新平台 北京大学出土文献与古代文明研究所
本文对叶家山墓地出土的“曾侯”铜器按照铭文内容、字体进行了分组研究,指出大部分仅署名“曾侯”而未具私名的铜器,实际上为曾侯犺所作,墓地所出的“曾侯”铭文铜器中根本无法找到所谓的“未具私名的曾侯”,因此墓地仅有曾侯犺、曾侯...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秦汉六朝鄂县、沙羡、下隽建置沿革考
收藏 引用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24年 第3期39卷 123-131页
作者: 马孟龙 凡国栋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协同攻关创新平台 上海200433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湖北武汉430077
秦汉六朝鄂县、沙羡、下隽建置沿革一直存在争议。依据传世文献、新出简牍文献、考古遗址踏查,认为今大冶市金牛镇“鄂王城”遗址为战国后期至东汉末,西晋至陈朝的鄂县;今鄂州市城区为东汉末年鄂县,六朝武昌县。秦至东晋的沙羡县在今武...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史研究的传承发展”(笔谈・上)
收藏 引用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年 第2期62卷 1-33页
作者: 荣新江 卜宪群 冯胜君 王日根 吴义雄 侯旭东 林文勋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协同攻关创新平台 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 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古籍研究所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 中山大学历史系 清华大学历史系、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 云南大学历史系
为进一步发挥中国史学科在社会发展与文化传承中的作用,推动中国史一流学科建设的协同创新与全面提升,2022年8—9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中国史学科评议组主办、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承办了“中国史研究的传承发展”线上系列讲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战国陶文商标探讨
收藏 引用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 第4期38卷 68-71页
作者: 何玮玮 倪山川 李乐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协同攻关创新平台 上海200433 南京大学哲学系 江苏南京210000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 江苏南京210000
尝试对学术界普遍关注的“物勒工名”“物勒地名”与“商标”的关系进行探讨。结合战国时代制陶业器具生产史实,判断带陶文戳印的器物是否有商品属性。按照商标三要素,推断战国时期戳印商品上的“物勒工名”与“物勒地名”都可称为商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汉帝国语境下的书写考古
古代文明辑刊
收藏 引用
古代文明辑刊 2023年 第1期 253-271页
作者: 朱凤瀚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协同攻关创新平台
这里的“书写”(Writing),取其“文字”与“著述”的含义,重在介绍考古发掘出土的两汉文字资料,亦即广义的出土文献。历史学界普遍认同“汉承秦制”,从现有的西汉文字资料看,所承接的不仅是某些制度(主要是中央集权制、郡县制、职官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