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7 篇 会议
  • 15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32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5 篇 医学
    • 13 篇 临床医学
    • 6 篇 中西医结合
    • 6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5 篇 中医学
    • 3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1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8 篇 理学
    • 7 篇 生物学
    • 1 篇 科学技术史(分学科...
  • 3 篇 农学
    • 1 篇 作物学
    • 1 篇 兽医学
  • 1 篇 历史学
    • 1 篇 中国史
  • 1 篇 管理学
    • 1 篇 公共管理

主题

  • 3 篇 电针
  • 3 篇 光遗传学
  • 2 篇 基底前脑
  • 2 篇 星形胶质细胞
  • 2 篇 自噬
  • 2 篇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
  • 2 篇 大鼠
  • 2 篇 睡眠
  • 2 篇 神经血管网络重构
  • 2 篇 多囊卵巢综合征
  • 2 篇 纹状体
  • 2 篇 针刺麻醉
  • 2 篇 神经元活性
  • 1 篇 st2
  • 1 篇 镇痛原理
  • 1 篇 不孕症
  • 1 篇 凋亡
  • 1 篇 益母草水苏碱
  • 1 篇 生平事迹
  • 1 篇 程序性坏死

机构

  • 30 篇 复旦大学
  • 3 篇 上海中医药大学
  • 2 篇 安徽医科大学
  • 2 篇 复旦大学华山医院
  • 1 篇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
  • 1 篇 国家耳鼻咽喉疾病...
  • 1 篇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
  • 1 篇 绍兴文理学院
  • 1 篇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
  • 1 篇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
  • 1 篇 东南大学
  • 1 篇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
  • 1 篇 山东省医学科学院...
  • 1 篇 复旦大学基础医学...
  • 1 篇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
  • 1 篇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 1 篇 东南大学医学院附...
  • 1 篇 聋病防治北京市重...
  • 1 篇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
  • 1 篇 上海人工耳蜗工程...

作者

  • 13 篇 黄志力
  • 11 篇 曲卫敏
  • 6 篇 董辉
  • 5 篇 孙凤艳
  • 5 篇 吴根诚
  • 5 篇 王彦青
  • 4 篇 王典茹
  • 3 篇 童小雨
  • 3 篇 潘之光
  • 3 篇 冯异
  • 2 篇 杨燕飞
  • 2 篇 王怡聪
  • 2 篇 方腾
  • 2 篇 胡薇
  • 2 篇 许奇
  • 2 篇 邱梅红
  • 2 篇 陈理
  • 2 篇 王钰
  • 2 篇 陈献华
  • 1 篇 陈晓巍

语言

  • 32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神经生物学系"
32 条 记 录,以下是21-30 订阅
排序:
纹状体-黑质网状部在睡眠觉醒调控中的作用
纹状体-黑质网状部在睡眠觉醒调控中的作用
收藏 引用
第十七届全国神经精神药理术会议
作者: 董辉 陈泽卡 袁向山 王典茹 方腾 曲卫敏 黄志力 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药理学系 上海200032 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药理学系 上海200032 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32
目的 探索基底神经节的主要信息入口背侧纹状体和信息出口黑质网状部参与睡眠觉醒调节的作用和机制。方法 脑立体定位方法将携带Cre 酶依赖表达的药理遗传兴奋型元件hM3Dq、抑制型元件hM4Di 或光遗传元件ChR2 的AAV 病毒分别注射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表观遗传与阿尔茨海默病
收藏 引用
生理科进展 2015年 第6期46卷 443-448页
作者: 莫嘉林 孙凤艳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基础医学神经生物学系 老年医学研究中心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32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AD患者脑内以老年斑及神经纤维缠结形成为主要病理特征。近年来研究发现,表观遗传修饰在AD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文重点综述了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以及miRN...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视前正中核神经元调节睡眠-觉醒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复旦报(医学版) 2015年 第6期42卷 780-785页
作者: 王典茹 黄志力 曲卫敏 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药理学系 上海200032 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脑科学研究院和脑科学协同创新中心 上海200032 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32
视前正中核(median preoptic nucleus,MnPO)位于下丘脑视前区,主要由GABA能和谷氨酸能神经元组成。研究显示,MnPO在睡眠时大部分细胞放电增加;动物睡眠剥夺后,睡眠张力增高,MnPO区c-Fos表达量增多;毁损大鼠MnPO,睡眠量减少,觉醒量增加。...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莫达非尼对大鼠吗啡成瘾戒断后睡眠紊乱的影响
莫达非尼对大鼠吗啡成瘾戒断后睡眠紊乱的影响
收藏 引用
第十四届全国生化与分子药理术会议
作者: 罗艳佳 陈长瑞 刘子龙 曲卫敏 黄志力 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药理学系 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 230002
目的:研究大鼠吗啡成瘾戒断过程中的睡眠觉醒行为变化以及莫达非尼的干预作用.方法:大鼠进行脑电和肌电埋置,术后恢复一周记录脑电/肌电变化,同时建立大鼠吗啡剂量递增给药成瘾模型(每日09:00和21:00腹腔注射吗啡各一次,剂量按日递增为5...
来源: 评论
臂旁核谷氨酸能神经元调节大鼠觉醒行为的神经回路研究
臂旁核谷氨酸能神经元调节大鼠觉醒行为的神经回路研究
收藏 引用
第十四届全国生化与分子药理术会议
作者: 许奇 王典茹 陈理 董辉 曲卫敏 陆军 黄志力 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药理学系 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 230002 安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学系 合肥 230032 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药理学系 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 230002 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药理学系 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 230002 美国哈佛医学院神经病学系 波士顿 02115
臂旁核(parabrachial nucleus,PB)位于脑桥喙部背外侧,临床发现其损伤或内出血的患者常伴有嗜睡,甚至意识障碍、昏迷,提示PB可能对睡眠—觉醒行为调控至关重要,但其调节睡眠—觉醒的作用及神经环路机制不明.PB神经元主要为谷氨酸能神经...
来源: 评论
电针通过制脊IL-33/ST2及下游ERK和JNK信号通路缓解福尔马林诱发的炎症痛
电针通过制脊IL-33/ST2及下游ERK和JNK信号通路缓解福尔马林诱发...
收藏 引用
2015中国针灸会年会
作者: 韩萍 柳申滨 张梦婷 赵静 王彦青 吴根诚 米文丽 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学系 针刺原理研究所WHO传统医学合作中心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脑科学研究院上海 200032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IL)-1家族的新成员——IL-33及其受体ST2在电针治疗福尔马林导致的炎症痛中的作用及胞内信号转导通路。方法:采用福尔马林皮下注射诱发的小鼠自发性疼痛模型,观察小鼠抬爪/舔爪时间。小鼠患侧足三里穴(ST36)和阳...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脂氧素的抗炎镇痛与神经保护作用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国细胞生物学 2014年 第12期36卷 1601-1608页
作者: 胡珊 王志福 田瑜 王彦青 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学系 针刺原理研究所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32
脂氧素是一类来源于花生四烯酸具有抗炎和促炎症消退的脂类介质。作为炎症过程中的负性调控因子,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急慢性炎症、疼痛、脑血管疾病及各种恶性肿瘤。该文将就其在抗炎镇痛和神经保护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来源: 评论
神经损伤中程序性细胞坏死与necrostatins神经保护作用初探
收藏 引用
中国临床神经 2014年 第3期22卷 340-344页
作者: 邓徐徐 孙凤艳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基础医学神经生物学系 老年医学研究中心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00032
中枢神经系统是体内重要的调节系统,对维持认知、心血管活动和运动等功能起重要作用。由于中枢神经损伤后难以修复再生,因此对相关神经系统疾病以及损伤中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的死亡机制尤为重视。程序性细胞坏死是一种可被necrostati...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睡眠觉醒调节神经环路和全麻药作用机制
睡眠觉醒调节神经环路和全麻药作用机制
收藏 引用
中国药理会麻醉药理专业委员会第五次术年会
作者: 黄志力 曲卫敏 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药理学系、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32
人生的三分之一在睡眠中度过.但人为什么要睡眠,睡眠-觉醒是如何调节,仍是不解之谜.研究发现脑内存在睡眠和觉醒两大调节系统,分别由众多的神经核团和递质(调质)组成,受内源性睡眠调节物质和生物节律的调控.觉醒系统包括:脑干网状结构...
来源: 评论
中西医结合针刺原理研究的引路人——纪念著名生理家徐丰彦先生诞辰110周年
收藏 引用
复旦报(医学版) 2013年 第6期40卷 635-638页
作者: 吴根诚 王彦青 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学系-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针刺原理研究所(WHO传统医学合作中心) 上海200032
徐丰彦先生是我国老一辈著名生理家,上海第一医学院生理一级教授,生于1903年12月5日,于1993年1月22日逝世。关于他的生平事迹,他本人曾写过“我的回顾”一文,刊登于《生理科进展》1992年第3期。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