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417 篇 期刊文献
  • 124 篇 会议
  • 1 件 标准

馆藏范围

  • 542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433 篇 工学
    • 318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246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81 篇 光学工程
    • 22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16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7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6 篇 电气工程
    • 5 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 4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4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3 篇 力学(可授工学、理...
    • 3 篇 机械工程
    • 2 篇 核科学与技术
    • 2 篇 生物工程
    • 1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 篇 纺织科学与工程
    • 1 篇 船舶与海洋工程
    • 1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软件工程
    • 1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173 篇 理学
    • 147 篇 物理学
    • 28 篇 化学
    • 4 篇 生物学
  • 8 篇 医学
    • 6 篇 临床医学
    • 2 篇 中西医结合
    • 2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1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3 篇 管理学
    • 2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教育学
    • 2 篇 教育学
  • 2 篇 农学
  • 1 篇 历史学
    • 1 篇 中国史

主题

  • 37 篇 多孔硅
  • 35 篇 光致发光
  • 35 篇 分子束外延
  • 34 篇
  • 27 篇 半导体
  • 23 篇 砷化镓
  • 21 篇 外延生长
  • 16 篇 半导体材料
  • 16 篇 薄膜
  • 16 篇 量子点
  • 15 篇 量子阱
  • 13 篇 同步辐射
  • 12 篇
  • 11 篇 超晶格
  • 10 篇 离子注入
  • 10 篇 异质结
  • 9 篇 电致发光
  • 9 篇 sige
  • 9 篇 界面
  • 9 篇 结构

机构

  • 510 篇 复旦大学
  • 18 篇 上海大学
  • 16 篇 长沙电力学院
  • 15 篇 应用表面物理国家...
  • 14 篇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
  • 13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13 篇 南昌大学
  • 11 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8 篇 西南大学
  • 8 篇 人工微结构科学与...
  • 6 篇 南京大学
  • 6 篇 上海交通大学
  • 6 篇 上海量子科学研究...
  • 6 篇 北京大学
  • 5 篇 应用表面物理国家...
  • 4 篇 西安交通大学
  • 4 篇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
  • 4 篇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
  • 4 篇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
  • 4 篇 四川工业学院

作者

  • 93 篇 王迅
  • 90 篇 蒋最敏
  • 67 篇 侯晓远
  • 45 篇 丁训民
  • 32 篇 黄大鸣
  • 30 篇 樊永良
  • 28 篇 张翔九
  • 27 篇 徐飞
  • 27 篇 熊祖洪
  • 23 篇 王杰
  • 22 篇 龚大卫
  • 21 篇 金晓峰
  • 20 篇 蔡群
  • 20 篇 钟振扬
  • 20 篇 廖良生
  • 19 篇 董国胜
  • 19 篇 刘晓晗
  • 19 篇 吴义政
  • 18 篇 盛篪
  • 15 篇 俞根才

语言

  • 537 篇 中文
  • 5 篇 英文
检索条件"机构=复旦大学应用表面物理全国重点实验室"
542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复旦大学应用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简介
收藏 引用
自然科学进展 1999年 第1期 99-100页
复旦大学应用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按国家计委的建设计划,于1990年开始筹建1992年12月建成并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对外开放.目前该实验室已成为我国最主要的从事表面物理研究的基地之一.
来源: 评论
非线性自旋电子学
收藏 引用
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 2025年 第5期55卷 142-155页
作者: 何攀 刘昊 翟金凤 潘超钰 沈健 复旦大学微纳电子器件与量子计算机研究院 复旦大学应用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复旦大学物理学系
自旋电子学利用电子的自旋属性来实现信息存储和处理,有望克服传统电子学面临的能耗、微型化以及抗辐照等瓶颈问题.近年来,非线性自旋电子学作为自旋电子学领域的新兴分支,受到一定的关注.非线性自旋电子学结合了非线性动力学和自旋电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无液氦制冷隔振技术在低温扫描隧道显微镜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 2025年 第5期55卷 102-116页
作者: 孙泽元 吴施伟 复旦大学物理学系应用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复旦大学微纳光子结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复旦大学微纳电子器件与量子计算机研究院
低温环境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的应用中至关重要,它不仅能够减少实验测量的热噪声、提高精度和稳定性,还能提供超导强磁场等极端实验条件,并揭示各种新奇量子材料的物性,如拓扑效应、电子关联等.传统低温STM依赖昂贵的液氦,极大地限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面向人工智能的物理神经网络器件、算法和架构
收藏 引用
科学通报 2025年 第13期70卷 1872-1873页
作者: 郭杭闻 袁喆 沈健 复旦大学应用表面物理全国重点实验室和微纳电子器件与量子计算机研究院 合肥国家实验室 复旦大学理论物理与信息科学交叉中心 复旦大学物理学系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的大规模应用已使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变革,同时也对算力、能耗和计算效率等问题带来了巨大挑战.物理神经网络充分利用了物理体系的优异特性来实现人工神经网络的训练和计算,有潜力突破传统计算架...
来源: 评论
长程相互作用下软物质系统的结构与弛豫
收藏 引用
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 2025年 第5期55卷 117-131页
作者: 张言韬 谭鹏 复旦大学物理学系 应用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复旦大学
软物质是指处于固体和理想流体之间的一类物质,其表现出的复杂物相特征和非平衡动力学行为使其成为物理学近几十年来快速发展的一个领域.本文回顾了过去十年间的一系列胶体和颗粒物质实验,揭示了长程相互作用下软物质系统出现的独特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表面波技术在凝聚态物理研究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物理实验 2025年 第3期45卷 1-10页
作者: 顾嘉明 牟毅成 张成 复旦大学物理学系 上海200433 复旦大学微纳电子器件与量子计算机研究院 上海200433 复旦大学应用表面物理全国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433
表面波是一种在弹性材料表面传播的高度定向机械波,通过压电效应和应变场与材料相互作用,能够实现对准粒子输运、能带结构和电荷自旋等物性的精确调控与探测.近年来,声表面波技术在凝聚态物理前沿研究中崭露头角.本文综述了声表面波...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超构表面在太赫兹辐射产生与调控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 2025年 第5期55卷 156-179页
作者: 王顺甲 张腾 张杜萌 官彤阳 臧小飞 何琼 金钻明 吴义政 陶镇生 复旦大学物理学系表面物理全国重点实验室微纳光子结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上海市超构表面光场调控重点实验室复旦大学 上海理工大学太赫兹技术创新研究院上海市现代光学系统重点实验室太赫兹光谱与影像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太赫兹(Terahertz, THz)波作为介于微波和光学频率之间的电磁波,其独特的频率范围赋予了它在基础科学研究和未来技术应用中的优势.太赫兹波具有无电离损伤、可穿透非金属与非极性物质以及展现生物大分子“指纹谱”特征等特性,使其在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Fe_xMn_(1-x)合金在GaAs(001)表面外延的结构和磁性
收藏 引用
物理学报 1999年 第2期48卷 289-295页
作者: 敬超 吴义政 董国胜 金晓峰 复旦大学应用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报道了对于0≤x≤1的FexMn1-x合金在GaAs(001)表面上分子束外延的结构与磁性的实验结果,当x>08时,FexMn1-x合金以单晶体心立方结构生长;当x<035时,则以单晶面心立方结构生长;对于03...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Co_(1-x)Mn_x合金电子结构和磁性的理论研究
收藏 引用
物理学报 1999年 第12期48卷 2369-2376页
作者: 刘国磊 敬超 吴镝 吴义政 董国胜 金晓峰 复旦大学应用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433
Co1- x Mnx 合金的磁性强烈地依赖于其结构以及Mn 的相对含量.从第一性原理出发,用线性缀加平面波(LAPW) 方法,分别计算了x = 000 ,025 ,050 ,075 ,100 的情况下,面心立方(fcc...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多孔硅分布Bragg反射镜的有机微腔的光学性质
收藏 引用
物理学报 2000年 第10期49卷 2083-2088页
作者: 吕明 徐少辉 张松涛 何钧 熊祖洪 邓振波 丁训民 复旦大学应用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433
报道了采用多孔硅多层膜作为Bragg反射镜的有机半导体光学微腔 .被测样品的光致发光谱半高宽可由无微腔下的 83nm窄化为有微腔时的 4nm ,非共振模得到有效的抑制 .同时共振峰强度的增强和峰位随出射角增大的“蓝移”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