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70 篇 期刊文献
  • 26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96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58 篇 工学
    • 32 篇 核科学与技术
    • 9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7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6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3 篇 光学工程
    • 3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2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2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2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2 篇 软件工程
    • 1 篇 机械工程
    • 1 篇 电气工程
    • 1 篇 农业工程
    • 1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生物工程
  • 44 篇 理学
    • 39 篇 物理学
    • 2 篇 化学
    • 1 篇 天文学
    • 1 篇 大气科学
    • 1 篇 生态学
  • 9 篇 医学
    • 6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5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2 篇 临床医学
    • 1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 篇 中西医结合
  • 3 篇 管理学
    • 3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经济学
    • 1 篇 应用经济学

主题

  • 6 篇 高电荷态离子
  • 5 篇 分子动力学
  • 4 篇 单粒子微束
  • 3 篇 重离子碰撞
  • 3 篇 量子色动力学
  • 3 篇 细胞照射
  • 3 篇 单粒子
  • 3 篇 手征磁效应
  • 2 篇 磁感应热疗
  • 2 篇 负离子光致脱附
  • 2 篇 相对论重离子对撞
  • 2 篇 双电子脱附
  • 2 篇 紫外激光光路
  • 2 篇 绝缘纳米毛细管
  • 2 篇 双质子发射
  • 2 篇 相对论重离子碰撞
  • 2 篇 共振激发
  • 2 篇 磁流体
  • 2 篇 颗粒物
  • 2 篇 精密测量

机构

  • 85 篇 复旦大学
  • 11 篇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
  • 7 篇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
  • 6 篇 离子束应用物理教...
  • 5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5 篇 应用离子束物理教...
  • 4 篇 兰州大学
  • 4 篇 山东大学
  • 4 篇 北京大学
  • 4 篇 现代物理研究所
  • 4 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3 篇 华南师范大学
  • 3 篇 上海理工大学
  • 3 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3 篇 清华大学
  • 3 篇 教育部应用离子束...
  • 2 篇 湖州师范学院
  • 2 篇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
  • 2 篇 华中师范大学
  • 2 篇 北京应用物理与计...

作者

  • 16 篇 马余刚
  • 14 篇 施立群
  • 13 篇 王旭飞
  • 10 篇 王建中
  • 10 篇 李嘉庆
  • 10 篇 邹亚明
  • 10 篇 魏宝仁
  • 10 篇 张伟
  • 9 篇 张斌
  • 9 篇 张杰雄
  • 8 篇 姚科
  • 8 篇 张雪梅
  • 8 篇 ma yugang
  • 7 篇 邵春林
  • 7 篇 宁西京
  • 6 篇 陈金辉
  • 6 篇 路迪
  • 6 篇 wang xufei
  • 6 篇 陈重阳
  • 6 篇 肖君

语言

  • 96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复旦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核物理与离子束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96 条 记 录,以下是71-80 订阅
排序:
氧空位和铜掺杂量对Cu掺杂ZnO薄膜温铁磁性的影响
氧空位和铜掺杂量对Cu掺杂ZnO薄膜室温铁磁性的影响
收藏 引用
第十四届全国核物理大会暨第十届会员代表大会
作者: 张斌 杨晨 施立群 承焕生 王建中 李嘉庆 张杰雄 复旦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应用离子束物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用射频磁控溅射在蓝宝石衬底上制备了一系列的具有温铁磁性的Cu掺杂ZnO薄膜。除Cu外,PIXE没有探测到其他磁性杂质如Fe、Co和Ni,在XRD灵敏度范围内,没有
来源: 评论
核分析技术在薄膜材料中的应用
核分析技术在薄膜材料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第十四届全国核物理大会暨第十届会员代表大会
作者: 张斌 施立群 承焕生 王建中 李嘉庆 张杰雄 复旦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应用离子束物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利用离子束分析的优点,可以独特地应用到薄膜材料研究中。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PIXE)技术具有元素分辨本领,测量精度高达ppm量级,可以用来测量ZnO:Fe稀磁半
来源: 评论
磁感应热疗治疗肿瘤研究进展和临床试验
收藏 引用
科技导报 2010年 第20期28卷 101-107页
作者: 王宇瀛 赵凌云 王晓文 王旭飞 张晓冬 高福平 唐劲天 清华大学物理工程系医学物理与工程研究所 北京100084 北京中医药大学生物制药系 北京100102 复旦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 应用离子束物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433 清华大学 粒子技术与辐射成像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4
靶向磁感应治疗癌症在肿瘤治疗方面是一项突破性的技术,该技术基于磁感应热疗(MIH)应用于癌症的治疗,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德国、美国及日本在该领域的研究已有显著成果,并进入临床试验。中国在该领域经过十多年的探索,一些研究所已进...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类氦至类氧氙离子KLL双电子复合研究
类氦至类氧氙离子KLL双电子复合研究
收藏 引用
第十五届全国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术会议
作者: 姚科 陈卫东 肖君 耿志贤 沈扬 陈重阳 傅云清 Roger Hutton 邹亚明 复旦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EBIT实验室 复旦大学应用离子束物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双电子复合过程对热等离子体诊断,原子结构研究和碰撞理论研究都至关重要,它可以携带离子相对论效应,量子电动力学效应和多体作用的信息。在上海EBIT实验装置上,通过快速(~1 eV/μs)和慢速(~10 eV/s)电子能量扫描,
来源: 评论
通过费米能区重离子碰撞产额分布来研究^(16)O原子核的团簇结构
收藏 引用
原子核物理评论 2021年 第1期38卷 8-16页
作者: 郭琛琛 何万兵 安振东 苏军 祝龙 吴丽娟 中山大学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 广东珠海519082 复旦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核物理与离子束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433 中山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 广东珠海519082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上海201800 沈阳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沈阳110034
近几年来,原子核核内的α团簇结构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工作的目的是讨论在费米能区下重离子碰撞的碎片产额分布是否可以作为研究轻核中α团簇结构的工具。本文基于扩展的量子分子动力学输运模型(EMQD)模拟了^(16)O具有4种不同的初...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位置灵敏探测器在负离子电子脱附实验中的应用
位置灵敏探测器在负离子电子脱附实验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第十五届全国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术会议
作者: 赵俊 白雪 李俊琴 张雪梅 复旦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应用离子束物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复旦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上海EBIT实验室
由于延迟线阳极位置灵敏探测器诸多优点,使其在很多试验中得以应用,同样可以在负离子电子脱附试验中使用。本文介绍了基于该探测器的电子学系统的搭建以及探测器和电子学的适宜工作条件的选取:通过阳极输出脉冲幅度分布确定了MCP合适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复旦大学基于加速器的离子束技术与应用研究
基于复旦大学基于加速器的离子束技术与应用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真空学会2023学术年会、第十六届国际真空科学与工程应用学术会议(VSEA-16)
作者: 施立群 沈浩 张斌 王旭飞 米召红 张伟 复旦大学核科学与技术系/现代物理研究所 教育部核物理与离子束物理重点实验室
本报告介绍了复旦大学在基于NEC 2×3 MeV静电串列加速器的离子束应用线终端系统,包括常规离子束分析(IBA)和离子束辐照终端、核微探针分析终端、外质子激发X荧光分析(PIXE),以及单粒子微细胞辐照终端;在此基础上,介绍了近些...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上海EBIT装置的MEVVA源离子注入
基于上海EBIT装置的MEVVA源离子注入
收藏 引用
第十五届全国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术会议
作者: 傅云清 魏宝仁 邹亚明 复旦大学应用离子束物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复旦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上海EBIT实验室
MEVVA离子源是目前上海EBIT装置上用于低价态初始离子注入的外置离子源。为了提高MEVVA源的离子注入效率,本文做了以下两方面的工作。首先提高MEVVA源自身的工作效率。通过改进对其触发极结构,确保MEVVA源的阴极、触发极与其间绝缘体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CSR能区的高重子密度核物质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 2019年 第10期49卷 68-83页
作者: 王世陶 胡强 孙亚洲 马朋 何军 冯兆庆 张松 孙志宇 王建松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兰州730000 南京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南京210023 华南理工大学物理与光电子学院 广州510641 复旦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 核物理与离子束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0433 湖州师范学院理学院 湖州313000
本文主要结合我国核物理大科学装置研究QCD相图的低能分,即高重子密度下核物质的性质.通过理论结合实验,研究了高重子密度下核物质及强子共振态的性质,并且给出0.5–1.2 GeV/u能区的重离子碰撞可能产生的与高重子密度核物质性质相关...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电子作用下甲烷离子的碎裂机制研究
电子作用下甲烷离子的碎裂机制研究
收藏 引用
第十八届全国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术会议
作者: 魏宝仁 张煜 王新成 路迪 Roger Hutton 邹亚明 现代物理研究所 复旦大学上海 200433中国 应用离子束物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复旦大学中国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