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89 篇 期刊文献
  • 24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213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36 篇 理学
    • 79 篇 生态学
    • 52 篇 生物学
    • 4 篇 大气科学
    • 2 篇 数学
    • 2 篇 地质学
    • 1 篇 化学
    • 1 篇 海洋科学
  • 95 篇 农学
    • 38 篇 作物学
    • 29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14 篇 林学
    • 6 篇 植物保护
    • 3 篇 园艺学
    • 2 篇 畜牧学
    • 2 篇 兽医学
    • 2 篇 水产
  • 31 篇 工学
    • 10 篇 生物工程
    • 6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5 篇 农业工程
    • 4 篇 林业工程
    • 3 篇 水利工程
    • 2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1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19 篇 医学
    • 11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10 篇 中西医结合
    • 5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2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2 篇 临床医学
  • 3 篇 经济学
    • 3 篇 应用经济学
    • 2 篇 理论经济学
  • 1 篇 管理学

主题

  • 11 篇 遗传多样性
  • 8 篇 崇明东滩
  • 8 篇 湿地
  • 7 篇 上海
  • 7 篇 中国
  • 7 篇 生物入侵
  • 6 篇 红外相机
  • 6 篇 人参
  • 6 篇 生物安全
  • 6 篇 盐沼
  • 5 篇 系统发育
  • 5 篇 杂草稻
  • 5 篇 水稻
  • 5 篇 生态风险
  • 4 篇 适合度
  • 4 篇 保护
  • 4 篇 互花米草
  • 4 篇 生物多样性
  • 4 篇 种质资源
  • 4 篇 大熊猫

机构

  • 184 篇 复旦大学
  • 19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14 篇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
  • 13 篇 同济大学
  • 8 篇 南昌大学
  • 8 篇 武汉大学
  • 7 篇 西藏大学
  • 7 篇 北京林业大学
  • 6 篇 华东师范大学
  • 5 篇 上海生物信息技术...
  • 5 篇 上海雷允上药业有...
  • 5 篇 中山大学
  • 4 篇 贵州师范大学
  • 4 篇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
  • 3 篇 上海市园林科学研...
  • 3 篇 上海市园林科学规...
  • 3 篇 上海市青浦区水利...
  • 3 篇 日本高知大学
  • 3 篇 西北大学
  • 3 篇 浙江大学

作者

  • 43 篇 陈家宽
  • 26 篇 卢宝荣
  • 24 篇 张文驹
  • 17 篇 钟扬
  • 17 篇 李博
  • 16 篇 马志军
  • 15 篇 南蓬
  • 14 篇 程舟
  • 9 篇 杨晓伶
  • 9 篇 高宇
  • 9 篇 任文伟
  • 9 篇 赵斌
  • 8 篇 李珊
  • 7 篇 明凤
  • 7 篇 沈大棱
  • 7 篇 王放
  • 6 篇 张正旺
  • 6 篇 吴千红
  • 6 篇 王玉国
  • 6 篇 万树文

语言

  • 213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13 条 记 录,以下是41-50 订阅
排序:
影响开花植物物种多样化速率变化的因素探讨
收藏 引用
广西植物 2021年 第10期41卷 1707-1718页
作者: 郭文钰 黄建勋 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所植物科学研究所生命科学学院复旦大学上海200438
开花植物(被子植物)是目前最为繁荣兴盛的陆地植物,是地球上种类最多、分布最广、适应最强的优势植物类群。然而,物种多样性在开花植物的谱系中极端不均匀,同时其物种并非匀速增加,而是集中在某些时期快速扩张。这种现象暗示了开花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哺乳动物多样性与现代降水最相关
中国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哺乳动物多样性与现代降水最相关
收藏 引用
第十六届全国野生动物生态与资源保护学术研讨会
作者: 马晓明 冯璐 冯刚 内蒙古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 蒙古高原生态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草原生态重点实验室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所 生物多样性科学与生态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哺乳动物对维持生态系统功能和服务至关重要。然而,近几十年来,由于环境脆弱和人类活动频繁,哺乳动物多样性问题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变得越来越关键。目前,很少有研究评估中国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哺乳动物多样性和结构组成,特别是从系统发...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SSR荧光标记的江苏省杂草稻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收藏 引用
分子植物育种 2022年 第21期20卷 7104-7115页
作者: 蔡海滨 韩光煜 涂敏 汪智 傅泳维 官鑫 王云月 卢宝荣 云南农业大学 农业生物多样性与病虫害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云南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昆明650201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 海口571101 云南农业大学 农业生物多样性与病虫害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云南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昆明650201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 海口571101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0438
杂草稻(Oryzasativa ***)是栽培稻同属同种的近缘杂草类型,其在演化过程中形成了很多栽培稻(Oryza sativa L.)所不具备的优良状.江苏省是中国杂草稻危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明确其杂草稻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现状,对于推动栽培稻分子辅助育...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苯菌灵添加对植物种间竞争的影响:以加拿大一枝黄花与野大豆为例
收藏 引用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 第1期59卷 73-82页
作者: 吕盈和 邱士允 李博 复旦大学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438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所 上海200438
共生微生物在植物的种间竞争与植物入侵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而人类活动的干扰会破坏植物与土壤微生物间的共生关系,进而影响植物的种间竞争.为了探究干扰导致的共生关系破坏对植物种间竞争的影响及其可能的生态学后果,本研究选取土著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过量表达EPSPS转基因对栽培稻与杂草稻杂种后代稻瘟病抗病的影响
收藏 引用
植物生理学报 2020年 第9期56卷 1872-1880页
作者: 林凯青 韩光煜 罗琼 何平 南蓬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0438 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农业生物多样性与病害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昆明650201
5-烯醇式丙酮酰莽草酸-3-磷酸合酶(5-enolpyruvylshikimate-3-phosphate synthase,EPSPS)是植物体莽草酸途径中除草剂草甘膦的靶标酶。本研究利用过量表达EPSPS转基因栽培稻×杂草稻杂种后代(WH1)进行转录组测序研究,发现水杨酸信...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黄芪Astragali Radix与其伪品饮片的分子鉴别
收藏 引用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 第1期59卷 64-72页
作者: 王伟 原野 南蓬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黄芪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抗病毒、抗衰老、强心等重要的药用价值.然而,随着黄芪的需求不断提升,市面上逐渐涌现出一批黄芪的伪品.许多中药材一般以干燥根的切片入药,传统形态鉴别法及理化鉴别法无法准确有效地进...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红外相机的龙陵小黑山自然保护区大雪山片区的地面层和林冠层鸟兽多样性
收藏 引用
陆地生态系统与保护学报 2024年 第2期4卷 78-89页
作者: 胡兴润 房以好 雷银 李延鹏 曾智 李军杰 赵锐 孙兴旭 谭坤 龙陵小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 保山678300 大理大学东喜玛拉雅研究院 大理671003 国际生物多样性与灵长类保护中心 大理671003 大理大学三江并流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云南省创新团队 大理671003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多样性科学与生态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长江口湿地生态系统国家观测研究站上海200438
【目的】从森林垂直分层视角调查云南省龙陵小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大雪山片区的鸟兽多样性,分析林冠层与地面层的鸟兽群落组成,探讨林冠层与地面层结合的红外相机监测方法的应用。【方法】2021年11月至2022年7月,将40台红外相机安装在林...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过表达EPSPS基因提高栽培稻与杂草稻/野生稻杂种后代的木质素含量研究
收藏 引用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 第6期59卷 666-676页
作者: 吴晋 方佳 蔡星星 卢宝荣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438
5-烯醇式丙酮酰莽草酸-3-磷酸合酶(EPSPS)是莽草酸合成途径中不可缺少的组分,该途径的代谢产物苯丙氨酸和酪氨酸是合成木质素的重要前体物质.前期研究发现过量表达EPSPS基因可以提高转基因植物的光合速率与适合度相关状表现,而过表达E...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过量表达EPSPS转基因促进栽培稻与杂草稻杂种后代的叶绿素合成
收藏 引用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 第2期59卷 185-193页
作者: 马廷娟 原野 林凯青 南蓬 卢宝荣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0438
过量表达内源EPSPS基因不仅能够提高栽培稻对草甘膦除草剂的抗,还能在不施用草甘膦的条件下提高转基因栽培稻与杂草稻杂种后代的光合速率.由于叶绿素是影响光合作用的关键因子,本研究探索了过量表达EPSPS基因是否提高栽培稻与杂草稻...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近十年植物入侵生态学重要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生物多样性 2022年 第10期30卷 272-288页
作者: 刘艳杰 黄伟 杨强 郑玉龙 黎绍鹏 吴昊 鞠瑞亭 孙燕 丁建清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湿地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长春130102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中国科学院水生植物与流域生态重点实验室 武汉430074 中国科学院核心植物园保护生物学中心 武汉430074 兰州大学生态学院 草种创新与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00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中国科学院热带森林生态学重点实验室 云南勐腊666303 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 浙江天童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上海200241 崇明生态研究院 上海202162 信阳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河南信阳464000 复旦大学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所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长江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上海200438 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武汉430070 河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省部共建作物逆境适应与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南开封475004
外来植物入侵对本地生物多样性生态安全、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因此,探究植物入侵机制及其生态效应对我国生态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植物入侵生态学的主要研究内容。过去10年,生态学家开展了大量研究,取得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