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72 篇 期刊文献
  • 18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290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77 篇 医学
    • 268 篇 临床医学
    • 20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12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11 篇 中西医结合
    • 4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2 篇 中医学
    • 1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1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23 篇 工学
    • 18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5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生物工程
  • 2 篇 管理学
    • 2 篇 公共管理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教育学

主题

  • 35 篇 腔内治疗
  • 34 篇 主动脉夹层
  • 23 篇 腹主动脉瘤
  • 23 篇 腔内修复
  • 19 篇 支架
  • 14 篇 治疗
  • 13 篇 并发症
  • 12 篇 主动脉瘤
  • 12 篇 血管外科
  • 11 篇 动脉瘤,夹层
  • 11 篇 颈动脉狭窄
  • 9 篇 动脉瘤
  • 8 篇 血管内操作
  • 8 篇 主动脉疾病
  • 8 篇 诊断
  • 7 篇 人工血管
  • 7 篇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
  • 7 篇 主动脉瘤,腹
  • 7 篇 血管成形术
  • 7 篇 围手术期

机构

  • 258 篇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
  • 39 篇 复旦大学
  • 11 篇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
  • 6 篇 国家放射与治疗临...
  • 5 篇 复旦大学中山医院
  • 5 篇 复旦大学医学院附...
  • 5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5 篇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
  • 4 篇 上海市心血管病研...
  • 4 篇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
  • 4 篇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
  • 4 篇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
  • 4 篇 江苏省人民医院
  • 4 篇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
  • 4 篇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
  • 4 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
  • 4 篇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
  • 4 篇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
  • 4 篇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
  • 4 篇 广东省人民医院

作者

  • 211 篇 符伟国
  • 86 篇 郭大乔
  • 83 篇 王玉琦
  • 72 篇 董智慧
  • 63 篇 王利新
  • 62 篇 史振宇
  • 58 篇 fu weiguo
  • 54 篇 陈斌
  • 53 篇 fu wei-guo
  • 52 篇 蒋俊豪
  • 48 篇 唐骁
  • 43 篇 杨珏
  • 34 篇 chen bin
  • 32 篇 徐欣
  • 26 篇 shi zhen-yu
  • 26 篇 岳嘉宁
  • 26 篇 竺挺
  • 25 篇 wang yu-qi
  • 24 篇 tang xiao
  • 24 篇 guo da-qiao

语言

  • 289 篇 中文
  • 1 篇 英文
检索条件"机构=复旦大学血管外科研究所复旦大学中山医院血管外科"
290 条 记 录,以下是221-230 订阅
排序:
外科治疗腹主动脉瘤482例
收藏 引用
中华外科杂志 2001年 第11期39卷 835-837页
作者: 陈福真 王玉琦 符伟国 蔡铭智 郭平凡 戈小虎 复旦大学医学院附属中山医院血管外科研究所 上海200032 福建省漳州市医院外科 福建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 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普外科
目的 探讨提高腹主动脉瘤手术安全性的方法。 方法 总结了自 196 0年 1月~ 2 0 0 1年 3月 482例腹主动脉瘤切除人工血管移植以及腹主脉瘤腔内隔绝术的经验。本组 46 1例肾动脉水平以下腹主动脉瘤 ,采用动脉瘤切除人工血管移植 430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腹主动脉瘤腔内治疗
收藏 引用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02年 第6期2卷 367-368页
作者: 符伟国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管外科研究所 上海200032
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简称AAA)是最常见的动脉瘤,90%腹主动脉瘤是动脉粥样硬化致,多发病于40岁以后,男女比例为10:1.腹主动脉瘤的最终结局是破裂,如前壁破裂,死亡率高达90%.手术切除动脉瘤同时重建腹主动脉血流是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主动脉夹层腔内治疗的现状与展望
收藏 引用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2年 第2期14卷 97-99页
作者: 符伟国 郭宝磊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血管外科复旦大学血管外科研究所国家放射与治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上海200032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是一种威胁生命的急危重症,其病因和危险因素主要包括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主动脉管壁先天发育异常、创伤和解剖变异等。根据AD原发破口的位置和夹层的累及范围,临床广泛使用DeBakey和Stanford两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无创左室压力应变曲线在冠心病心肌缺血诊断中的价值
收藏 引用
中国临床医学 2024年 第3期31卷 411-419页
作者: 赵盈洁 何芙蓉 何玮 过伟锋 赵士海 葛振一 姚志锋 陈海燕 潘翠珍 舒先红 上海市影像医学研究所 上海200032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脏超声诊断科 上海200032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 上海200032 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 上海200032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管外科 上海200032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放射科 上海200032
目的以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 flow reservation,FFR)为金标准,采用无创左室压力应变环(pressure strain loop,PSL)评价心肌做功相关参数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模式下的临床带教思考
收藏 引用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24年 第11期23卷 1467-1471页
作者: 陈刚 符伟国 王利新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血管外科 厦门361015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管外科/复旦大学血管外科研究所 上海200032 厦门市泛血管疾病精准诊治重点实验室 厦门361015
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旨在进一步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解决跨省外转,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服务需求,推动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临床带教同质化发展。目前尚无成熟的体系及评价指标可运用。本研究立足实践,将国家区域医疗...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远端塌陷型颈内动脉假性闭塞腔内治疗的中远期疗效
收藏 引用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4年 第1期16卷 32-35页
作者: 周振宇 符伟国 史振宇 唐涵斐 韩同磊 蔡亮 朱家琦 唐骁 郭大乔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管外科复旦大学血管外科研究所国家放射与治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上海200032
目的探讨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rotid artery stenting,CAS)应用于远端塌陷型颈内动脉假性闭塞患者的中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43例用CAS治疗的远端塌陷型颈内动脉假性闭塞患者临床资料,观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主动脉弓部腔内修复术后近端逆撕的预防与处理
收藏 引用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3年 第1期15卷 5-7页
作者: 马韬 符伟国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管外科 复旦大学血管外科研究所国家放射与治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上海200032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type B arotic dissection,TBAD)是一种威胁生命的急危重症,目前最常用的手术治疗方法是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TEVAR)[1,2]。经过近20年的临床结果验证,TEVAR已取得理想的治...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人工智能和影像组学的腹主动脉瘤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22年 第8期29卷 1090-1094页
作者: 王永刚 史振宇 符伟国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管外科复旦大学血管外科研究所国家放射与治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上海200023
目的综述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和影像组学在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研究中的进展。方法详细收集并整理近年来AI和影像组学与AAA研究相关的文献并进行综述。结果AI和影像组学从特征提取、风险预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主动脉腔内修复时代下传统开放手术的价值
收藏 引用
中华血管外科杂志 2019年 第1期4卷 14-16页
作者: 陈斌 复旦大学附属上海中山医院血管外科研究所 上海200032
腹主动脉瘤的治疗进入腔内修复时代,传统开放手术量和占比均呈逐年下降趋势。在现今的医疗条件下,传统开放手术是否还有存在的价值已成为困扰年轻血管外科医生一个现实问题。结合两种方法的优缺点,传统开放手术虽然具有创伤大、围手术...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纯化自体外周血CD34+细胞移植治疗肢体重度缺血的3年疗效分析
纯化自体外周血CD34+细胞移植治疗肢体重度缺血的3年疗效分析
收藏 引用
第十一届全国再生医学(干细胞与组织工程)学术研讨会暨第七届全国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大会
作者: 董智慧 魏征 符伟国 陈斌 郭大乔 刘澎 方圆 潘天岳 徐欣 蒋俊豪 杨珏 史振宇 石赟 王志梅 邹善华 王玉琦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管外科 复旦大学血管外科研究所上海200032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液科 上海200032
目的 总结与探讨纯化CD34+细胞移植治疗肢体重度缺血的中期疗效.方法 自2009年5月至2011年12月录入30例肢体重度缺血患者,男性29例,女性1例,平均年龄43 ±12岁(23-75岁),均不具备外科血管重建条件,共治疗31条下肢和4条上肢.G-CSF(5...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