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根据国际骨髓瘤工作组(International Myeloma Working Group,IMWG)标准不同浆细胞病分型患者骨髓浆细胞数量及免疫表型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12日至2023年9月5日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诊治的浆细胞病患者...
详细信息
目的探讨根据国际骨髓瘤工作组(International Myeloma Working Group,IMWG)标准不同浆细胞病分型患者骨髓浆细胞数量及免疫表型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12日至2023年9月5日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诊治的浆细胞病患者血清学及骨髓流式结果。结果纳入102例浆细胞病患者,男性63例,女性39例,发病年龄22~85岁,其中意义未明的单克隆丙种球蛋白血症46例,冒烟型骨髓瘤5例,多发性骨髓瘤39例,轻链淀粉样变性12例。所有患者均伴有M蛋白,包含IgG型58例、非IgG型44例。所有患者骨髓均可检测到浆细胞,其中79例患者骨髓检测到异常浆细胞,63例患者骨髓检测到正常浆细胞,40例患者骨髓同时检测到正常及异常浆细胞。52例患者骨髓的异常浆细胞表达CD56,12例患者骨髓异常浆细胞表达CD117。不同疾病组间的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疾病组间的M蛋白类型及浓度、血清受累/非受累游离轻链、骨髓总浆细胞(包括正常及异常浆细胞)/有核细胞、骨髓异常浆细胞/有核细胞、骨髓异常浆细胞/骨髓总浆细胞、骨髓正常浆细胞/骨髓总浆细胞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同疾病组中异常浆细胞CD56的表达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9),而CD117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轻链淀粉样变性患者骨髓克隆性浆细胞的比例、克隆性浆细胞/骨髓总浆细胞、异常浆细胞CD56表达比例与意义未明单克隆丙种球蛋白血症相仿,而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有显著差异。
目的:分析尼达尼布不良反应的发生规律与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建库至2022年10月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与PubMed数据库中有关尼达尼布不良反应的文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尼达尼...
详细信息
目的:分析尼达尼布不良反应的发生规律与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建库至2022年10月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与PubMed数据库中有关尼达尼布不良反应的文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尼达尼布相关不良反应案例报道共19篇,涉及21例患者,其中年龄分布以60岁以上老年人较多(17例,80.95%),不良反应多发生在用药后30 d内(8例,38.10%),不良反应累及的系统-器官以胃肠道疾病占比最高(6例,28.57%)。3例停药后好转,9例停药并接受对症治疗后好转,4例停药并接受手术治疗后好转,4例未停药并接受对症治疗后好转,1例未停药并接受手术治疗后好转。结论:尼达尼布相关不良反应需引起临床高度警惕,要加强用药监测,在最大临床获益的同时将不良反应的危害降至最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