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对2011—2021年南宁市各医疗机构报告的丙类传染病进行时空趋势分析,了解南宁市丙类传染病流行特征,为科学制定防控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和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空间分析法,掌握2011...
详细信息
目的对2011—2021年南宁市各医疗机构报告的丙类传染病进行时空趋势分析,了解南宁市丙类传染病流行特征,为科学制定防控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和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空间分析法,掌握2011—2021年南宁市丙类传染病及几种主要传染病的流行特点。结果2011—2021年南宁市共报告丙类传染病10种714533例,占同期全市法定传染病报告数的73.29%,年均发病率873.57/10万;报告死亡66例,年均死亡率0.0807/10万;历年发病趋势呈“横向”波动(P<0.05),4—7月和9—10月是发病高峰,城市发病率高于乡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发病年龄是0~<5岁,占81.64%;职业以散居儿童为主,占62.31%,其次是幼托儿童,占24.45%。发病的主要病种依次为手足口病、其他感染性腹泻、流行性腮腺炎和流行性感冒,年均发病率分别为642.83/10万、123.74/10万、49.52/10万和44.67/10万。结论南宁市丙类传染病需要重点防控手足口病,其次是其他感染性腹泻病,0~3岁儿童是防控的重点对象,幼托机构、中小学校是防控的重点场所。
目的探讨游离DNA测序在呼吸道感染病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一例肺炎病例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和血液样本提取游离DNA,同时进行纳米孔测序和二代测序。结果纳米孔测序从肺泡灌洗液样本中检测到132条1型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 1,HSV-1)序列,但从血液样本中未检出HSV-1序列。二代测序从两种样本中均检出HSV-1序列,产生的病毒序列数与测序深度高于纳米孔测序。实时定量PCR反应和血清学检测证实了该诊断。纳米孔测序与二代测序数据混合组装后获得了HSV-1全长序列,系统进化分析表明该病毒与美国分离的毒株亲缘关系最近。结论纳米孔测序技术可在更短时间内检测出病原,有助于感染性疾病病原的快速诊断。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