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1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11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9 篇 医学
    • 9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6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2 篇 理学
    • 2 篇 生物学
  • 1 篇 哲学
    • 1 篇 哲学
  • 1 篇 农学
    • 1 篇 畜牧学

主题

  • 3 篇 双歧杆菌
  • 2 篇 肠道菌群
  • 2 篇 灭活菌
  • 2 篇 益生菌
  • 2 篇 小鼠
  • 1 篇 微生态
  • 1 篇 肠粘膜
  • 1 篇 宏基因组学
  • 1 篇 分泌
  • 1 篇 血清
  • 1 篇 细胞因子
  • 1 篇 妊娠期糖尿病
  • 1 篇 原核细胞
  • 1 篇 传染病诊断
  • 1 篇 岩藻糖
  • 1 篇 膜表面
  • 1 篇 口腔
  • 1 篇 微生物
  • 1 篇 垂直传播
  • 1 篇 参杞合剂

机构

  • 10 篇 大连医科大学
  • 2 篇 大连大学
  • 1 篇 微生物学教研室大...
  • 1 篇 劳动卫生与环境卫...
  • 1 篇 莆田学院
  • 1 篇 微生态学教研室大...

作者

  • 3 篇 李华军
  • 3 篇 伦永志
  • 2 篇 康白
  • 2 篇 袁杰利
  • 2 篇 李明
  • 2 篇 fan xiao-lei
  • 2 篇 li huajun
  • 2 篇 范晓磊
  • 2 篇 lun yong-zhi
  • 2 篇 li ming
  • 2 篇 黄敏
  • 2 篇 唐立
  • 1 篇 kang bai
  • 1 篇 李庆
  • 1 篇 李岩
  • 1 篇 liu shuang
  • 1 篇 fan qingjie
  • 1 篇 陈凤
  • 1 篇 zhou jiaorui
  • 1 篇 刘曼

语言

  • 11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大连医科大学病原生物学与微生态学教研室"
11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马属动物消化道微生物群及其微生态调节剂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现代畜牧科技 2025年 第3期 34-40页
作者: 阚茜 石雨萱 李华军 大连医科大学病原生物学与微生态学教研室 辽宁大连116044
马属动物的肠道内含有大量的微生物,这些肠道微生物群对马属动物的营养消化吸收以及免疫功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抗生素的滥用可导致动物机体出现耐药、消化道微生态失调等一系列危害。与抗生素相比,以肠道微生物组为靶点的微生态调节...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鼠李糖乳酪杆菌HN001和肠球菌DM891129对孕期高脂血症小鼠血脂水平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国微生态杂志 2024年 第11期36卷 1261-1266页
作者: 杜可清 薛启迪 李明 刘银辉 大连医科大学病原生物学与微生态学教研室 辽宁大连116044
目的探究应用益生菌对孕期高脂血症小鼠的血脂代谢水平的影响,为开发孕期能够使用的有降血脂功效的益生菌提供依据。方法8周龄SPF级Balb/c雌性小鼠24只,平均体重18 g,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模型组、鼠李糖乳酪杆菌HN001组和肠球菌D...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参杞合剂对PG内皮细胞黏附及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与哲(B) 2007年 第1期28卷 40-41页
作者: 李庆 李华军 范晓磊 大连医科大学微生物学教研室 辽宁大连116027 大连医科大学微生态学教研室 辽宁大连116027
参杞合剂(SQ)是以传统中药参杞片为基础,辅以黄芪、当归、莪术、白花蛇舌草煎制而成,据报道其在小鼠体内、外有抗瘤、抑瘤之功效。但其是否对人类肿瘤也有同样功效尚不可知。本实验通过研究参杞合剂对人高转移肺癌细胞(PG)生长调控的作...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正常病毒群及人类疾病
收藏 引用
生物与感染 2008年 第3期3卷 185-187页
作者: 张卓然 唐立 文姝 大连医科大学微生物学教研室 微生态学教研室大连116044
"正常病毒群"仍有争议,作者对这一问题所写的综述仅供读者参考。
来源: 评论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微生态认识
收藏 引用
胃肠病和肝病杂志 2019年 第3期28卷 255-261页
作者: 张伟 李华军 大连医科大学微生物学教研室 辽宁大连116044 大连医科大学微生态学教研室 辽宁大连116044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是人体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细菌,全世界约50%的人口感染。传统上,人们认为***是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腺癌等疾病密切相关的一种重要致病微生物,但有时也与胃外疾病相关。尽管与胃肠及胃肠道外疾...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临床宏基因组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国微生态杂志 2021年 第5期33卷 594-598页
作者: 邱薇 钟民涛 伦永志 莆田学院药学与医学技术学院医学微生态学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福建莆田351100 大连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微生物学教研室
众所周知,宏基因组是一种通过提取样品中微生物的总DNA,构建宏基因组文库,研究环境中全部微生物的遗传组成及其菌落功能的方法。而宏基因组新一代测序(metagenome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mNGS)是在宏基因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妊娠期糖尿病母亲哺乳期母乳N-聚糖的岩藻糖基化水平差异及其对新生儿肠道菌群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国微生态杂志 2019年 第7期31卷 752-756,762页
作者: 周娇锐 范青杰 刘曼 刘赫 李健新 胡雨奇 张利龙 许尧 李文哲 袁杰力 李明 大连医科大学微生态学教研室 辽宁大连116044 大连医科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辽宁大连116044
目的比较中国妊娠期糖尿病母亲与正常母亲母乳中N-聚糖的岩藻糖基化水平差异,分析这些差异对其子代肠道微生态的影响。方法收集妊娠期糖尿病母亲和健康母亲在哺乳期第6天和第42天母乳样本各15例,及其纯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在同一天的粪便样...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大鼠肠道菌群变化影响其大脑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
收藏 引用
中国微生态杂志 2015年 第1期27卷 10-13页
作者: 陈凤 王龙娟 李贞贞 袁晓鹏 刘爽 范晓磊 孙文长 微生物学教研室大连医科大学 辽宁大连116044 微生态学教研室大连医科大学 辽宁大连116044 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教研室大连医科大学 辽宁大连116044
目的探讨大鼠肠道菌群变化对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ic Factor,BDNF)的影响。方法在雄性SD大鼠的饮用水中添加肠道不吸收的抗生素(新霉素、杆菌肽和游霉素),饮用1周、3周之后检测大鼠体重,采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灭活的双歧杆菌对肠上皮细胞粘附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微生态杂志 2000年 第6期12卷 314-316页
作者: 伦永志 黄敏 袁杰利 康白 大连大学医学院微生物学教研室 辽宁大连116027 大连医科大学微生态学研究所 辽宁大连116027
目的 观察灭活的青春双歧杆菌对人大肠癌细胞系 CCL - 2 2 9的粘附以及影响粘附的因素。方法 通过与双歧杆菌活菌比较 ,灭活的双歧杆菌同样能粘附于肠上皮细胞 ,并且耗尽培养上清有利于双歧杆菌粘附。结果 粘附具有显著的浓度效应 ;...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灭活的双歧杆菌对小鼠血清中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国微生态杂志 2003年 第2期15卷 78-79页
作者: 纪芳 黄敏 伦永志 袁杰利 康白 大连医科大学微生物学教研室 辽宁大连116027 大连医科大学微生态学研究所 辽宁大连116027 大连大学医学院 辽宁大连116622
目的 :观察灭活的双歧杆菌对小鼠血清中 IL- 1β、IL- 6和 IFN- 水平的影响。方法 :小鼠腹腔注射环磷酰胺造成免疫低下动物模型 ,分别以新鲜 BS肉汤培养基、耗尽培养上清 ( SCS)以及灭活的和活的双歧杆菌菌液进行灌胃。采用 EL ISA法...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