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9 篇 期刊文献
  • 1 件 标准

馆藏范围

  • 10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4 篇 管理学
    • 2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公共管理
  • 3 篇 理学
    • 2 篇 生态学
    • 1 篇 生物学
  • 3 篇 农学
    • 3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2 篇 法学
    • 2 篇 政治学
  • 2 篇 工学
    • 1 篇 农业工程
    • 1 篇 城乡规划学
  • 1 篇 经济学
    • 1 篇 应用经济学

主题

  • 2 篇 治理效能
  • 2 篇 空气负离子
  • 2 篇 黄河流域
  • 1 篇 城市收缩
  • 1 篇 共同富裕
  • 1 篇 丝绸之路经济带
  • 1 篇 气象要素
  • 1 篇 生态安全
  • 1 篇 农牧交错带
  • 1 篇 人类活动强度(hai...
  • 1 篇 环境污染
  • 1 篇 热点主题
  • 1 篇 gtwr模型
  • 1 篇 森林生态系统
  • 1 篇 多维视角
  • 1 篇 村庄卷入
  • 1 篇 效能提升
  • 1 篇 影响机制
  • 1 篇 黄河上游
  • 1 篇 双变量空间自相关

机构

  • 8 篇 宁夏大学
  • 2 篇 太原理工大学
  • 2 篇 北京大学
  • 2 篇 中国人民大学
  • 2 篇 浙江农林大学
  • 1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1 篇 湖南大学
  • 1 篇 内蒙古师范大学
  • 1 篇 北京未来人居技术...
  • 1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1 篇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
  • 1 篇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
  • 1 篇 衢州市衢江区人民...
  • 1 篇 天津大学
  • 1 篇 江苏大学
  • 1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生...
  • 1 篇 南京大学
  • 1 篇 高原科学与可持续...
  • 1 篇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
  • 1 篇 宁夏银川城市森林...

作者

  • 4 篇 施琳娜
  • 4 篇 文琦
  • 4 篇 吴昕燕
  • 3 篇 丁金梅
  • 2 篇 wen qi
  • 2 篇 cai lulu
  • 2 篇 shi guangyao
  • 2 篇 zhang jinsong
  • 2 篇 ding jinmei
  • 2 篇 meng ping
  • 2 篇 仝志辉
  • 2 篇 蔡露露
  • 2 篇 施光耀
  • 2 篇 孟平
  • 2 篇 张劲松
  • 2 篇 刘传磊
  • 2 篇 郝智娟
  • 2 篇 wu xinyan
  • 2 篇 shi linna
  • 1 篇 罗小梅

语言

  • 10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宁夏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乡村治理中心"
10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段城乡融合发展的时空演变特征与优化路径
收藏 引用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25年 第2期39卷 117-130页
作者: 郝智娟 文琦 施琳娜 吴昕燕 丁金梅 宁夏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银川750021 宁夏大学建筑学院 银川750021 宁夏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银川750021 宁夏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乡村治理中心 银川750021 宁夏大学工程与地理学部 银川750021
城乡融合发展是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地区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环节。基于共同富裕视角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城乡融合发展指标体系,借助熵权TOPSIS、核密度估计、空间马尔可夫链和GTWR模型分析其时空演变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黄河上游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变化及其权衡协同关系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报 2024年 第12期44卷 5003-5013页
作者: 庞彩艳 文琦 丁金梅 吴昕燕 施琳娜 宁夏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银川750021 宁夏大学建筑学院 银川750021 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西宁810016 宁夏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乡村治理中心 银川750021
黄河上游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生态功能区,研究其生态系统服务的时空演化及其权衡协同关系对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土地利用、土壤、气象等数据,借助InVEST模型、相关性分析以及空间自相关分析等方法,...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黄河流域县域水源涵养与人类活动时空耦合及其空间关联
收藏 引用
环境科学 2024年
作者: 贾天朝 文琦 施琳娜 吴昕燕 丁金梅 申彩婷 郝智娟 万媛媛 宁夏大学民族与历史学院 宁夏大学建筑学院 宁夏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宁夏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乡村治理中心 宁夏大学工程与地理学部 宁夏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定量评估水源涵养与人类活动的耦合协调及空间关联关系,对缓解黄河流域人水矛盾与推动社会-生态系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运用InVEST模型和人类活动强度(HAI),对黄河流域水源涵养与人类活动进行了定量评估,结合耦合协调度和双变...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多维视角下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县域收缩识别及影响因素分析
收藏 引用
干旱区地理 2024年
作者: 罗小梅 文琦 施琳娜 吴昕燕 安丰平 王振亭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宁夏大学建筑学院 宁夏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宁夏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乡村治理中心 宁夏大学工程与地理学部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基于人口、经济和空间3个维度,利用收缩度模型、多指标综合评价法识别了2000—2020年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县域收缩类型,同时采用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MGWR)模型探讨了空间分异视角下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县域收缩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乡村治理数字化的县域推进、村庄卷入和效能提升——浙江省五个先行县(市、区)的比较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 第5期39卷 42-52页
作者: 仝志辉 刘传磊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乡村治理研究中心 浙江农林大学浙江省乡村振兴研究院生态文明与美丽乡村建设中心
乡村治理数字化是当前乡村治理实践中的突出动向,其目标是在国家公共权力实施乡村公共事务管理的基础上,通过多元主体的数字化协同,实现乡村有效治理。对浙江省五个县(市、区)的比较研究发现,县域乡村治理数字化有相同的政策背景,但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乡村治理数字化的县域推进、村庄卷入和效能提升——浙江省五个先行县(市、区)的比较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合作经济 2022年 第12期 52-56页
作者: 仝志辉 刘传磊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乡村治理研究中心 浙江农林大学浙江省乡村振兴研究院生态文明与美丽乡村建设中心
乡村治理数字化实践是一个自上而下的社会工程,县级政府是政策落实的核心主体。县级政府要以统筹推进的方式开展数字化治理,在整个县域推广至所有村庄,把数字化治理方式覆盖乡村治理全部内容,整体提升乡村治理效能。乡村治理一直是乡村...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自然状态下栓皮栎林空气负离子与PM_(2.5)的关系
收藏 引用
应用生态学报 2024年 第2期35卷 347-353页
作者: 蔡露露 孙守家 施光耀 杜灵通 倪细炉 张劲松 孟平 宁夏大学生态环境学院/西北土地退化与生态恢复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银川750021 宁夏平罗县乡村振兴服务中心 宁夏石嘴山753400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北京100091 河南小浪底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河南济源454650
近年来,PM_(2.5)污染成为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长期暴露在高浓度PM_(2.5)的环境中会对人体造成严重损害。空气负离子(NAI)作为改善空气质量的“维生素”,是衡量一个地区空气清洁程度的重要指标。然而,气象条件和植被类型的复杂多变,导致P...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森林生态系统空气负离子影响机制分析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报 2024年 第4期44卷 1662-1670页
作者: 蔡露露 王聪慧 张劲松 孟平 施光耀 宁夏大学生态环境学院/西北土地退化与生态恢复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银川750021 平罗县乡村振兴服务中心 石嘴山753400 宁夏银川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 银川75002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黄河小浪底国家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站 北京100091
空气负离子(Negative air ion, NAI)是衡量空气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受到植被和环境的共同影响。然而,森林生态系统作为NAI产生的重要来源,森林中的植被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对NAI的影响机制和贡献潜力仍难以捉摸。以暖温带森林生态...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黄河流域人居环境的地方性与适应性:挑战和机遇
收藏 引用
自然资源学报 2021年 第1期36卷 1-26页
作者: 汪芳 苗长虹 刘峰贵 陈兴鹏 米文宝 海春兴 段德罡 王金平 张占仓 王成新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NSFC-DFG城镇化与地方性合作小组 北京100871 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暨黄河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开封475001 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西宁810008 兰州大学县域经济发展研究院(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兰州730000 宁夏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银川750021 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呼和浩特010022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陕西省村镇建设研究中心 西安710055 太原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太原030024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郑州450002 山东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山东省高校人地协调与绿色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济南250358
黄河流域由于自然环境、地理区位的特殊性,其人居环境处于不断变化的复杂过程中,并且始终面临着严峻挑战。而人居环境空间与自然、社会各要素的耦合过程,源于人地关系变化进程中呈现出的动态、综合、系统性的适应机制。因而揭示系统适...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乡村未来社区评价标准
中国乡村未来社区评价标准
收藏 引用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