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61 篇 期刊文献
  • 17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78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71 篇 医学
    • 133 篇 中西医结合
    • 112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52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7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4 篇 中医学
    • 3 篇 临床医学
    • 1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6 篇 工学
    • 4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2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1 篇 生物工程
  • 3 篇 理学
    • 2 篇 化学
    • 1 篇 生态学
  • 1 篇 经济学
    • 1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农学
    • 1 篇 园艺学
  • 1 篇 管理学
    • 1 篇 公共管理

主题

  • 16 篇 提取工艺
  • 13 篇 高效液相色谱法
  • 11 篇 正交设计
  • 10 篇 含量测定
  • 9 篇 hplc
  • 8 篇 葛根素
  • 8 篇 生物利用度
  • 7 篇 丹皮酚
  • 7 篇 正交试验
  • 6 篇 新藤黄酸
  • 5 篇 芍药苷
  • 5 篇 药动学
  • 5 篇 桔梗
  • 4 篇 黄芩苷
  • 4 篇 通窍活血汤
  • 4 篇 药代动力学
  • 4 篇 细胞膜生物色谱
  • 4 篇 pc12细胞
  • 3 篇 超临界co2萃取
  • 3 篇 黄芪甲苷

机构

  • 162 篇 安徽中医学院
  • 48 篇 安徽省中药研究与...
  • 23 篇 安徽省中药制剂工...
  • 17 篇 安徽中医学院第一...
  • 14 篇 安徽省药物研究所
  • 12 篇 现代中药安徽省重...
  • 9 篇 省部共建新安医学...
  • 8 篇 南京中医药大学
  • 7 篇 安徽省药物研究所...
  • 5 篇 安徽省食品药品检...
  • 5 篇 安徽省"115"新安医...
  • 4 篇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
  • 4 篇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
  • 4 篇 安徽省"115"现代中...
  • 3 篇 中国药科大学
  • 3 篇 安徽医科大学
  • 3 篇 江苏省方剂研究重...
  • 3 篇 安徽省现代中药重...
  • 3 篇 安徽省药物研究所...
  • 3 篇 安徽省现代中药研...

作者

  • 21 篇 鲁传华
  • 20 篇 彭代银
  • 19 篇 胡容峰
  • 19 篇 汪宁
  • 18 篇 桂双英
  • 13 篇 陈师农
  • 13 篇 吴鸿飞
  • 13 篇 刘金旗
  • 12 篇 陈卫东
  • 12 篇 夏伦祝
  • 12 篇 王举涛
  • 11 篇 李庆林
  • 10 篇 xia lun-zhu
  • 10 篇 吴虹
  • 10 篇 孟楣
  • 10 篇 戴敏
  • 9 篇 张毅
  • 9 篇 段金廒
  • 8 篇 朱荃
  • 8 篇 gui shuang-ying

语言

  • 178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安徽中医学院.安徽省中药研究与开发重点实验室"
178 条 记 录,以下是41-50 订阅
排序:
生物可降解微针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国新药杂志 2013年 第2期22卷 177-182页
作者: 周友军 杨云珂 桂双英 安徽中医学院药学院 安徽省中药制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现代中药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微针给药是一种新型的经皮给药方式,可在皮肤上创造微米级的药物运输通道,增强皮肤对药物尤其是大分子药物的渗透性,且不会到达神经分布丰富的皮肤深层组织。生物可降解微针是以生物可降解材料为基质制作出的微针,除具有一般微针的优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抑石膏样毛癣菌组方的优化
收藏 引用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1年 第12期17卷 200-201页
作者: 孟楣 王晓玉 吴溪 魏良兵 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国家三级中药药剂实验室安徽省中药研究与开发重点实验室合肥230031
目的:在鹅掌疯醋浸剂组方基础上优化抑石膏样毛癣菌的组方。方法:通过体外抑菌法对石膏样毛癣菌进行拆方分析研究,根据各提取液的抑菌能力优化组方的药味。结果:鹅掌疯醋浸剂组方提取液对石膏样毛癣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1.25 g·mL-1...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藿朴抗病毒胶囊中苦杏仁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
收藏 引用
时珍国医国药 2012年 第3期23卷 614-615页
作者: 马玲 陈师农 张毅 吴义香 阎红梅 安徽省药物研究所安徽省中药研究与开发重点实验室 安徽合肥230022 安徽中医学院药学院 安徽合肥230031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藿朴抗病毒胶囊中苦杏仁苷的含量。方法采用:Sepax-C18(250 mm×4.6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25∶75);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为210 nm。结果苦杏仁苷在0.416~3.12μg范围内呈良好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萸苑明目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
收藏 引用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2010年 第1期21卷 58-61页
作者: 马玲 叶磊 安徽省药物研究所 安徽省中药研究与开发重点实验室合肥230022 安徽中医学院药学院 合肥230031
目的建立萸苑明目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三七、五味子、槐花和连翘,采用液相色谱法测定本制剂中马钱苷的含量。结果在选定的薄层色谱条件下,层析斑点清晰,分离效果较好。HPLC测定的马钱苷在0.084~0.840μg范围内呈良...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胃康灵胶囊中甘草酸的含量
收藏 引用
时珍国医国药 2007年 第4期18卷 897-898页
作者: 王举涛 陈明 叶杰胜 许凤清 安徽中医学院安徽省中药研究与开发重点实验室 安徽合肥230001 山东大学药学院 山东济南250012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胃康灵胶囊中甘草酸的含量。方法HPLC法,Zobax-ODS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1 mol/L醋酸铵溶液-冰醋酸(28∶72∶0.3),检测波长:250 nm,流速:1.0 ***-1。结果甘草酸在44.84-224.20μg...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环孢素A固体自微乳的制备及评价
收藏 引用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3年 第7期33卷 514-519页
作者: 白中稳 胡容峰 孙备 胡晓 安徽中医学院药学院 安徽合肥230031 安徽省中药研究与开发重点实验室 安徽合肥230038 安徽省"115"现代中药研发创新团队 安徽合肥230038 安徽省药物研究所 安徽合肥230022
目的:制备CsA固体自微乳,研究自制环孢素A固体自微乳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参数和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运用球晶技术制备乙基纤维素多孔微球,联合二氧化硅对CsA自微乳固化,并在2组SD雄性大鼠分别单剂量给予Neoral?和CsA-SSEDDS,按设计采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分析不同产地菊花中的微量元素
收藏 引用
中药 2013年 第3期36卷 358-360页
作者: 聂久胜 翟宏焱 吴德玲 张亚中 方成武 俞年军 安徽中医学院 安徽合肥230031 安徽省现代中药重点实验室 安徽合肥230031 安徽省食品药品检验所 安徽合肥230051 安徽省新安医药研究与开发115创新团队 安徽合肥230031
目的:建立菊花中微量元素的测定方法,对不同产地的菊花中的微量元素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微波消解法对菊花微量元素测定进行前处理,采用ICP-MS方法对其中的微量元素进行分析。结果:各产地菊花中检测出微量元素稍有差别。结论:各产地菊花...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苦参及山豆根主要生物碱镇痛抗炎作用研究
收藏 引用
中成药 2012年 第8期34卷 1593-1596页
作者: 钱利武 戴五好 周国勤 王丽丽 汪海孙 安徽省药物研究所 安徽合肥230022 安徽省中药研究与开发重点实验室 安徽合肥230022 安徽中医学院 安徽合肥230031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安徽合肥230601
目的探讨苦参及山豆根中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槐果碱、氧化槐果碱、槐定碱、鹰爪豆碱、N-甲基金雀花碱、野靛碱等主要生物碱的镇痛及抗炎活性。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及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实验、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等实验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HPLC法测定暑湿清胶囊中厚朴酚及和厚朴酚的含量
收藏 引用
中国新药杂志 2007年 第16期16卷 1291-1293页
作者: 夏立武 赵杰 陆宇 陈师农 徐燕 安徽中医学院 安徽省药物研究所安徽省中药研究与开发重点实验室 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暑湿清胶囊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Waters 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水(78:22),检测波长:294nm,流速:1·0mL·min-1。结果:厚朴酚的线性范围...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不同干燥工艺的六味地黄提取物的粉体学性能评价
收藏 引用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2012年 第5期33卷 594-596页
作者: 胡容峰 吕兴萍 张利 方文悠 安徽中医学院 安徽合肥230038 安徽省部共建新安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安徽合肥230038 安徽省"115"新安医药研究与开发创新团队 安徽合肥230038 安徽省中药研究与开发重点实验室 安徽合肥230038
目的考察不同干燥工艺对六味地黄提取物物理性质与粉体学性质的影响。方法选用六味地黄提取物考察了真空干燥、喷雾干燥及冷冻干燥对六味地黄提取物物理性质与粉体学性质的差异。结果六味地黄喷雾干燥所得浸膏粉的黏性较小,所得粉粒较...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