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肝豆状核变性(WD)铜负荷模型大鼠肠道菌群特征,探索肝豆扶木汤改善WD铜负荷模型大鼠肝纤维化的可能微生物机制,为中医有效方药的应用提供证据支持。方法:选取2月龄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青霉胺组(0.13 g/kg)、肝豆扶木汤低剂量组(13 m L/kg)、肝豆扶木汤中剂量组(26 m L/kg)、肝豆扶木汤高剂量组(52 m L/kg),另设空白组,每组10只;应用硫酸铜负荷饮食法[含硫酸铜(1 g/kg)饲料和硫酸铜(0.185%)水溶液]建立WD铜负荷大鼠模型;HE染色进行肝脏组织病理学观察;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清、脑组织Cu~(2+)含量;于治疗第7、14、28天每组随机收集3只模型大鼠的粪便样本行16S r DNA测序。结果:各组WD铜负荷模型大鼠的肠道菌群存在差异。与空白组比较,其余各组Corynebacterium菌属的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Lactobacillus菌属相对丰度显著下降(P<0.05),肝豆扶木汤高剂量组较模型组、青霉胺组及肝豆扶木汤低、中剂量组Corynebacterium菌属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青霉胺组比较,肝豆扶木汤中、高剂量组Ligilactobacillus菌属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与空白组比较,青霉胺组及肝豆扶木汤中、高剂量组Akkermansia菌属的相对丰度显著下降(P<0.05)。青霉胺组及肝豆扶木汤低、中、高剂量组较模型组的微生物网络复杂性、网络连接度、路径长度和聚类系数明显升高,以肝豆扶木汤中剂量组为著。结论:WD铜负荷大鼠模型存在肠道微生物群落失衡,随着排铜治疗的启动,其肠道微生物群落存在特征性表现;肝豆扶木汤可能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的方式改善WD铜负荷大鼠模型肝纤维化进程。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