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628 篇 期刊文献
  • 102 篇 会议
  • 2 篇 成果

馆藏范围

  • 1,732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581 篇 医学
    • 784 篇 临床医学
    • 738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89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64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54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38 篇 中西医结合
    • 11 篇 口腔医学
    • 10 篇 护理学(可授医学、...
    • 8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7 篇 中医学
    • 4 篇 特种医学
  • 123 篇 管理学
    • 114 篇 公共管理
    • 6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4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79 篇 教育学
    • 61 篇 教育学
    • 17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52 篇 工学
    • 27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12 篇 软件工程
    • 11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6 篇 生物工程
    • 5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4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38 篇 理学
    • 22 篇 生物学
    • 9 篇 数学
    • 8 篇 统计学(可授理学、...
  • 14 篇 经济学
    • 14 篇 应用经济学
  • 9 篇 农学
    • 4 篇 作物学
  • 7 篇 历史学
    • 6 篇 中国史
  • 6 篇 法学
    • 2 篇 社会学
    • 2 篇 公安学
  • 3 篇 哲学
  • 2 篇 文学

主题

  • 130 篇 流行病学
  • 93 篇 影响因素
  • 83 篇 危险因素
  • 58 篇 高血压
  • 47 篇 基因多态性
  • 40 篇 病例对照研究
  • 38 篇 meta分析
  • 37 篇 艾滋病
  • 36 篇 老年人
  • 36 篇 患病率
  • 34 篇 儿童
  • 30 篇 调查
  • 27 篇 学生
  • 26 篇 单核苷酸多态性
  • 26 篇 男男性行为者
  • 24 篇 2型糖尿病
  • 20 篇 回归分析
  • 19 篇 预测
  • 18 篇 糖尿病
  • 17 篇 死亡率

机构

  • 415 篇 安徽医科大学
  • 297 篇 新疆医科大学
  • 211 篇 河北医科大学
  • 206 篇 广西医科大学
  • 62 篇 南京医科大学
  • 56 篇 广东医科大学
  • 56 篇 山西医科大学
  • 44 篇 福建医科大学
  • 44 篇 宁夏医科大学
  • 42 篇 天津医科大学
  • 40 篇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
  • 36 篇 重庆医科大学
  • 35 篇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
  • 33 篇 哈尔滨医科大学
  • 31 篇 安徽省立医院
  • 30 篇 复旦大学
  • 30 篇 皖南医学院
  • 28 篇 西南医科大学
  • 28 篇 徐州医科大学
  • 28 篇 中国医科大学

作者

  • 120 篇 叶冬青
  • 72 篇 戴江红
  • 61 篇 仇小强
  • 53 篇 孙业桓
  • 52 篇 倪进发
  • 50 篇 刘殿武
  • 49 篇 曾小云
  • 49 篇 吴系科
  • 48 篇 张晓琳
  • 41 篇 王立芹
  • 40 篇 毕鹏
  • 33 篇 姚应水
  • 33 篇 黄芬
  • 32 篇 刘文宣
  • 30 篇 李涛
  • 29 篇 郝加虎
  • 27 篇 丁元林
  • 25 篇 严卫丽
  • 25 篇 向阳
  • 24 篇 黎燕宁

语言

  • 1,730 篇 中文
  • 2 篇 英文
检索条件"机构=安徽医科大学流行病统计学教研室"
1732 条 记 录,以下是1701-1710 订阅
排序:
合肥市新生儿感染性腹泻原的调查
收藏 引用
安徽医科大学 1990年 第2期25卷 101-104页
作者: 叶冬青 吴系科 郑慧玲 纪竞雄 安徽医科大学流行病学教研室 安徽医科大学
1988年3~5月对合肥市两所医院(甲、乙医院)婴儿新生儿感染腹泻原菌进行调查,336名新生儿中RV感染率14%,EPEC感染率2.1%,其余细菌未检出。乙医院感染率高于甲医院。发现同时感染RV和EPEC但不发。提示新生儿可以携带RV和EPEC,其意...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肾综合征出血热家庭成员抗体水平影响因素的研究
收藏 引用
安徽医科大学 1990年 第3期25卷 185-188页
作者: 熊化保 吴系科 张方振 安徽医科大学流行病学教研室
1988年4~12月,我们在安徽省采疫区进行了HFRS的血清流行病研究,结果发现,797户的家庭成员感染有明显的聚集性,村边的鼠密度及带毒率明显高于村中。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后,粮屋内住人、家庭位置、房屋结构以及田地景观4个因素对HFRS...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HFRS混合型疫区家鼠传作用的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公共卫生 1990年 第6期9卷 341-343页
作者: 毕鹏 吴系科 张方振 安徽医科大学流行病学教研室 合肥230032
于1987.4~1988.3在安徽颍上HFRS混合型疫源地抽取91名当年发人进行例对照研究。在野外感染因素相近情况下调查内鼠密度、带毒率及人群隐性感染率,结果表明,例组上述三指标均大于对照组。另在城关镇幼儿园进行城镇儿童HFRS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安-4型输卵管银夹绝育术远期效果与安全性研究
收藏 引用
安徽医科大学 1990年 第3期25卷 175-179页
作者: 倪进发 石修业 宫恒云 张朝文 王允海 王道涵 倪守旗 宋瑞芳 吴建力 程慧 安徽医科大学流行病学教研室 安徽省计划生育委员会 蚌埠市计划生育服务站 固镇县计划生育服务站 怀远县计划生育服务坫 五河县计划生育服务站 安徽省卫生防疫站 六安市计划生育服务站
本研究运用流行病原理和方法,考察并评价了安—4型银夹输卵管阻断术的远期效果与安全性。结果表明银夹组远期绝育成功率达98.96%,略高于女扎组的98.30%,接近国外广泛采用的Falope环的绝育效果(98.67%),此外,在远期并发症、痛经、...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唇裂与腭裂的遗传流行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华流行病杂志 1989年 第3期10卷 154-157页
作者: 施民安 吴系科 安徽医科大学流行病学教研室
本文系根据安徽省30所医院自1985年7月至1987年6月两年内住院分娩的资料整理,在46 811例围产儿中有唇裂与腭裂患儿116例,出生时缺陷率为2.43‰,在国内外居较高水平,其中唇裂±腭裂占总数的90.52%。分布特征是:发生率与母亲年...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母乳喂养流行病调查随访研究:Ⅲ.影响母乳量因素的逐步回归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华流行病杂志 1989年 第4期10卷 231-234页
作者: 韩升高 乔唤民 张美喜 靳平 冯丽云 郗园林 乔鲜文 河南医科大学流行病学教研室 河南医科大学卫生统计学教研室 郑州铁路工程处医院
本文用流行病调查随访研究方法观察了461例乳母分娩后6个月内的母乳喂养情况,并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筛选影响母乳量的因素。经逐步回归分析,最后共筛选出10个因素。其中产后一个月后每天喂奶次数。产后一个月内每天喂奶次数、规律喂...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安徽省部分地区新生儿先天性畸形流行病研究
收藏 引用
安徽 1989年 第1期10卷 4-7页
作者: 施民安 陈亚丽 郑慧玲 安徽省出生缺陷监测协作组 安徽医科大学流行病学教研室
本文对64041例围产儿监测资料进行的流行病研究,共发现先天性畸行儿698例,出生时缺陷总发生率为10.899‰。前五位缺陷依次是中枢神经系统畸形(2.58‰)、唇腭裂(2.19‰),多(并)指(趾)(1.41‰)、肢体畸形(1.17‰)及耳部畸形(1.18‰)。...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安徽省新发现一种自然疫源性疾——莱姆
收藏 引用
安徽医科大学 1989年 第3期24卷 180-185页
作者: 张方振 梁万年 安徽医科大学流行病学教研室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了采自安徽大别山区某县310份自然人群血清中的莱姆IgG抗体。结果发观,确诊感染者(IgG抗体滴度≥1∶128)40人,确诊感染率12.9%;可疑感染者(IgG抗体滴度1∶64)29人,可疑感染率9.4%。在受检的48个自然村中,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自然条件下HFRS宿主动物在窝内的感染特征
收藏 引用
安徽医科大学 1989年 第3期24卷 186-189页
作者: 梁万年 吴系科 张方振 安徽医科大学流行病学教研室
采用IFAT检测了从安徽省颍上县江口区所挖获的155窝鼠脏器和139窝鼠血清中的HFRS毒抗原和抗体。结果发现:1、在自然条件下鼠的感染存在着以窝为单位的聚集现象,窝内鼠感染率的大小与其窝鼠的数量呈显著正相关;2、窝内鼠的带毒和抗体...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肾综合征出血热混合型疫源地鼠类感染特征
收藏 引用
安徽医科大学 1989年 第2期24卷 107-110页
作者: 毕鹏 吴系科 张方振 安徽医科大学流行病学教研室
于1987年4月~1987年9月在安徽省颍上县HFRS混合型疫源地对3个不同发率地区春、秋峰前内外的鼠密度及鼠带毒率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春、秋流行峰前发率高、中地区的内外鼠密度差异不显著,发率低地区的野外鼠密度大于内;3...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