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72 篇 期刊文献
  • 169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441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390 篇 医学
    • 368 篇 临床医学
    • 15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8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8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6 篇 中西医结合
    • 6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1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1 篇 护理学(可授医学、...
  • 33 篇 理学
    • 33 篇 生物学
  • 9 篇 工学
    • 6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1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1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1 篇 生物工程
  • 1 篇 法学
    • 1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管理学
    • 1 篇 公共管理

主题

  • 30 篇 银屑病
  • 22 篇 突变
  • 22 篇 易感基因
  • 21 篇 系统性红斑狼疮
  • 14 篇 多态性
  • 14 篇 遗传学
  • 13 篇 基因突变
  • 13 篇 特应性皮炎
  • 13 篇 白癜风
  • 13 篇 治疗
  • 13 篇 发病机制
  • 11 篇 单核苷酸
  • 10 篇 寻常型银屑病
  • 10 篇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9 篇 表型
  • 8 篇 基因
  • 7 篇 银屑病/遗传学
  • 7 篇 遗传
  • 7 篇 汉族
  • 7 篇 红斑狼疮

机构

  • 221 篇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
  • 157 篇 安徽医科大学
  • 56 篇 安徽医科大学皮肤...
  • 53 篇 安徽医科大学皮肤...
  • 16 篇 教育部重要遗传病...
  • 14 篇 安徽医科大学皮肤...
  • 12 篇 安徽医科大学皮肤...
  • 10 篇 中日友好医院
  • 9 篇 皮肤病学国家重点...
  • 8 篇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
  • 8 篇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
  • 5 篇 深圳北京大学-香港...
  • 5 篇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 4 篇 安徽省转化医学研...
  • 3 篇 安徽省皮肤病防治...
  • 3 篇 温州医学院第一医...
  • 3 篇 安徽医科大学皮肤...
  • 3 篇 教育部"重要遗传病...
  • 3 篇 汕头大学
  • 3 篇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作者

  • 272 篇 张学军
  • 271 篇 杨森
  • 52 篇 崔勇
  • 51 篇 肖风丽
  • 47 篇 孙良丹
  • 45 篇 王培光
  • 39 篇 高敏
  • 38 篇 杨春俊
  • 38 篇 周伏圣
  • 34 篇 杜文辉
  • 27 篇 周文明
  • 25 篇 刘盛秀
  • 25 篇 方巧云
  • 22 篇 范星
  • 21 篇 张安平
  • 19 篇 李卉
  • 19 篇 左先波
  • 19 篇 林达
  • 18 篇 王再兴
  • 14 篇 刘建军

语言

  • 441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皮肤病研究所·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
441 条 记 录,以下是301-310 订阅
排序:
银屑易感基因研究进展
银屑病易感基因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华医学会第14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
作者: 张弛 张学军 安徽医科大学皮肤病研究所、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
银屑种临床常见的以特征性红斑鳞屑为基本表现的慢性炎症性皮肤。在遗传学研究证实银屑种呈多因子遗产模式的复杂疾,发机制涉及多个基因与基因以及基因与环境间复杂的相互作用。遗传流行研究发现,银屑家系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数码时代的皮肤病
数码时代的皮肤病学
收藏 引用
中华医学会第14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
作者: 崔勇 杨森 张学军 安徽医科大学皮肤病研究所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
世界上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电子数字式计算机,开辟了数码技术新纪元。当今电子计算机已经在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智能化四个方向取得很大进展。直观性是皮肤病学最显著的特征,很多皮肤病仅仅通过其外部视觉特征(原发皮损和继发皮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PDCD1基因上PD1.3A/G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关联分析——15个欧洲关联研究的Meta分析
PDCD1基因上PD1.3A/G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关联分析——15...
收藏 引用
中华医学会第14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
作者: 刘军麟 杨森 孙良丹 程义林 徐生新 张学军 安徽医科大学皮肤病研究所、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
目的:探讨在欧洲人群中PDCD1基因上PD1.3A/ G多态性是否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发关联。方法:在PubMed中检索并筛检2002~2007年间PD1.3A/G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关联分析的全文,应用Stata 8.0对各研究结果进行异质性分析并选择适当的分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依法利珠(Efalizumab)作用机制及皮肤应用进展
依法利珠(Efalizumab)作用机制及皮肤科应用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华医学会第14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
作者: 朱坤举 张学军 杨森 安徽医科大学皮肤病研究所、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
依法利珠(Efalizumab)是人源重组IgGκ同种型单克隆抗体,是种新型的免疫抑制剂。Efalizumab分子量大约150 kilodahons,是由中国仓鼠卵巢经过基因工程技术合成。2003年十月该药物被批准用于成人慢性中度到重度斑块状跟屑的治疗。首先...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疣状瓶霉引起的皮肤深部真菌感染
疣状瓶霉引起的皮肤深部真菌感染
收藏 引用
中华医学会第14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
作者: 李卉 林达 张书梅 周文明 杨森 安徽医科大学皮肤病研究所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
患者,男,18岁。耳后皮疹1年,复发并扩展7个月。1年多前发现右耳后有樱桃大小的肿块,当时拟为"耳后淋巴结结核"给予抗痨药物治疗半年后肿块消退,并停抗痨药。7月前右耳后再次出现肿块,表面渐破溃,有脓性分泌物,量少。皮疹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Peutz-Jeghers综合征家系的STK11基因的突变研究
收藏 引用
控制杂志 2008年 第2期12卷 115-117页
作者: 卢泽军 崔勇 杜文辉 方巧云 周伏圣 刘建军 杨森 张学军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 安徽医科大学皮肤病研究所 教育部重要遗传病基因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 安徽医科大学皮肤病研究所 安徽合肥 安徽合肥230032
目的研究Peutz-Jeghers综合征家系的STK11基因突变情况。方法收集1例Peutz-Jeghers综合征家系,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直接测序法对该家系中4例患者STK11基因进行突变检测,以家系中的8例健康者和100例无亲缘关系的正常人作对照。结...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连续1064nmNd:YAG激光治疗难治性鲜红斑痣28例临床分析
连续1064nmNd:YAG激光治疗难治性鲜红斑痣28例临床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华医学会第14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
作者: 刘盛秀 杨森 杨春俊 骆娣凤 王中影 安徽医科大学皮肤病研究所、第一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
虽然585nm和595n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鲜红斑痣临床效果较好,但皮损完全恢复正常并不多见,还有部分患者在经历多达10余次的治疗后仍无进展。利用长脉冲,可变脉宽和接触式冷却装置的1064nm激光可显著改善对常规脉冲染料激光抵抗的鲜红斑痣。
来源: 评论
应用595n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新生儿血管瘤出现的症状改变
应用595n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新生儿血管瘤出现的症状改变
收藏 引用
中华医学会第14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
作者: 骆娣凤 刘盛秀 杨森 王中影 唐明俊 李永江 安徽医科大学皮肤病研究所、第一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
报告4例(2例鲜红斑痣、2例草莓状血管瘤)分别经过第一次或第二次595n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后1~2周发生局部改变:出现局部水肿、紫癜、组织增生、瘤体短期内体积增大明显,外形变化酷似海绵状血管瘤。4例患者均系出生后1月内开始接受治疗,...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疣状表皮发育不良5例报道
疣状表皮发育不良5例报道
收藏 引用
中华医学会第14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
作者: 任韵清 王培光 杨森 张学军 安徽医科大学皮肤病研究所、第一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
疣状表皮发育不良是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皮肤病,临床特征是全身泛发扁平疣样、寻常疣样和花斑癣样损害,对特定亚型的人乳头瘤毒易感性明显增高。临床较为少见,现将我临床见5例报道如下。5例患者,全部为男性;年龄2643岁,...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寻常型银屑临床疗效观察
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寻常型银屑病临床疗效观察
收藏 引用
中华医学会第14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
作者: 李永江 杨春俊 刘盛秀 骆娣凤 唐明俊 王中影 殷蔚蔚 杨森 安徽医科大学皮肤病研究所、第一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
目的:评价全舱型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寻常型银屑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方法窄谱中波紫外线对确诊为寻常型银屑患者进行全身照射,能量密度以个体化最小红斑量的0.80%能量起始照射,每周照射2~3次,并且依据患者皮损反应情况依次...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