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64 篇 期刊文献
  • 177 篇 会议
  • 8 篇 学位论文
  • 2 篇 成果

馆藏范围

  • 451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402 篇 医学
    • 381 篇 临床医学
    • 21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9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8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5 篇 中西医结合
    • 4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1 篇 中医学
    • 1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1 篇 特种医学
  • 47 篇 理学
    • 46 篇 生物学
    • 1 篇 生态学
  • 6 篇 工学
    • 2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 篇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 1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1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生物工程
  • 5 篇 教育学
    • 5 篇 教育学
  • 2 篇 农学
    • 1 篇 作物学
    • 1 篇 畜牧学
    • 1 篇 兽医学
  • 1 篇 法学
    • 1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1 篇 文学
    • 1 篇 新闻传播学
  • 1 篇 管理学
    • 1 篇 公共管理

主题

  • 51 篇 银屑病
  • 35 篇 突变
  • 33 篇 易感基因
  • 27 篇 系统性红斑狼疮
  • 25 篇 基因突变
  • 23 篇 白癜风
  • 21 篇 多态性
  • 20 篇 基因
  • 20 篇 遗传学
  • 18 篇 基因型
  • 14 篇 表型
  • 14 篇 单核苷酸
  • 13 篇 分子遗传学
  • 13 篇 寻常型银屑病
  • 13 篇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13 篇 发病机制
  • 12 篇 单核苷酸多态性
  • 12 篇 关联分析
  • 11 篇 特应性皮炎
  • 10 篇 易感性

机构

  • 231 篇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
  • 169 篇 安徽医科大学
  • 43 篇 安徽医科大学皮肤...
  • 41 篇 安徽医科大学皮肤...
  • 18 篇 教育部重要遗传病...
  • 12 篇 上海市皮肤病医院
  • 11 篇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
  • 9 篇 皮肤病学国家重点...
  • 6 篇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
  • 6 篇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
  • 6 篇 安徽医科大学皮肤...
  • 6 篇 中日友好医院
  • 5 篇 国家人类基因组南...
  • 4 篇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
  • 4 篇 安徽省立医院
  • 4 篇 教育部“重要遗传病...
  • 4 篇 教育部"重要遗传病...
  • 4 篇 中国国家人类基因...
  • 4 篇 皮肤病学教育部重...
  • 4 篇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

作者

  • 280 篇 张学军
  • 235 篇 杨森
  • 73 篇 孙良丹
  • 64 篇 王培光
  • 52 篇 高敏
  • 51 篇 肖风丽
  • 46 篇 崔勇
  • 45 篇 周伏圣
  • 38 篇 杜文辉
  • 30 篇 左先波
  • 29 篇 范星
  • 25 篇 方巧云
  • 24 篇 刘建军
  • 19 篇 郑厚峰
  • 19 篇 张安平
  • 17 篇 唐先发
  • 16 篇 汤华阳
  • 15 篇 程晖
  • 14 篇 权晟
  • 14 篇 韩建文

语言

  • 451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皮肤病研究所教育部"重要遗传病基因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
451 条 记 录,以下是161-170 订阅
排序:
特应性皮炎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易感位点在中国汉族人群验证的相关性研究
特应性皮炎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易感位点在中国汉族人群验证的相关性...
收藏 引用
中华医学会第十九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
作者: 肖风丽 程芳 杨森 张学军 安徽医科大学皮肤病研究所.第一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 230022
来源: 评论
我国不同基因型水痘-带状疱疹毒流行毒株gE基因序列分析
收藏 引用
毒学报 2013年 第2期29卷 112-118页
作者: 江龙凤 甘霖 李珊山 冯艳艳 姜薇 段亚平 陈敬贤 王明丽 安徽医科大学微生物学教研室 合肥市230032 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皮肤科 长春市13002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皮肤科 乌鲁木齐830000 北京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皮肤科 北京市100191 西藏大学医学院基础部 拉萨850000 哥伦比亚大学病理与细胞生物学教研室 纽约市10032
为进步了解我国不同地区流行的水痘—带状疱疹毒(VZV)毒株的基因型分布和分析代表性病毒株gE基因序列。于2010年12月至2011年6月期间,收集来自北京市、长春市、拉萨市和乌鲁木齐市4个地区水痘和带状疱疹患者的疱疹液拭子和皮肤痂...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关联研究发现中国汉族人银屑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的2个共同易感基因
关联研究发现中国汉族人银屑病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的2个共同易感基因
收藏 引用
中华医学会第十九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
作者: 李扬 程晖 左先波 孙良丹 杨森 崔勇 张学军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病研究所 230022
来源: 评论
中国汉族重型痤疮易感基因的GWAS研究
中国汉族重型痤疮易感基因的GWAS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华医学会第十九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
作者: 何黎 刘业强 陆前进 张怀亮 王琳 王玮蓁 王媚媚 肖生祥 孙青 张学军 吴文娟 张亚平 杨健康 程辉 赖维 高天文 郝飞 王林 卢凤艳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 九江学院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皮肤科 厦门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 中南大学湘雅第二附属医院皮肤科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皮肤病医院皮肤科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皮肤科 武汉市第一医院皮肤科 包头市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皮肤科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皮肤科 安徽医科大学皮肤病研究所 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遗传资源与进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皮肤科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皮肤科 第三军医大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 福州市皮肤病防治院 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
来源: 评论
水痘—带状疱疹基因型分析和gE糖蛋白的研究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基因型分析和gE糖蛋白的研究
收藏 引用
作者: 江龙凤 安徽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目的研究我国不同地区水痘-带状疱疹毒(Varicella-zoster virus, VZV)的基因型分布,明确不同地区流行的VZV毒株的主要基因型及其与国外不同地区基因型的差异,分析代表性病毒株gE糖蛋白的基因序列,了解毒的进化状态以及抗原表位发...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STAT3和VEGF在皮肤黑素瘤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3年 第1期39卷 28-31页
作者: 殷芳 宋宁静 王晓楠 安徽医科大学上海皮肤病临床学院 上海200443 上海市皮肤病医院 安徽医科大学病原与免疫学实验中心
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3是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家族的重要成员,参与调控相关靶基因表达,是多种致癌途径的焦点,其持续性激活能导致肿瘤的发生。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通过调节细胞凋亡抑制因子(Bcl-xL、Bel-2、生存素)、细胞...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斑秃的遗传易感基因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2年 第4期28卷 267-269页
作者: 翟玉娟 王建波 钱芳芳 王雯 张安平 安徽医科大学皮肤病研究所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教育部省部共建重要遗传病基因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
斑秃是种由多基因遗传决定、多种环境因素作用引起的以器官特异性免疫损害为特征的疾,其因与发机制尚不明确。随着遗传研究的进展,对斑秃的发机制有了新的认识,遗传易感性可能是该发生的重要因素之。本文仅就近年来斑...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麻风菌株系统发生生物地理学与麻风传播
收藏 引用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3年 第8期27卷 757-762页
作者: 邢燕 李威 王永红 黎明 宁勇 武文斌 张联华 刘健 翁小满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 北京100050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 Immunology and PathologyColorado State UniversityColorado 80526 贵州兴义皮肤病防治站 贵州兴义562400 广东省皮肤病防治研究所 广东广州510095 四川省皮肤病防治研究所 四川成都610031 福建省疾病防治与控制中心 福建福州350001 江苏省疾病防治与控制中心 江苏南京210009
目的了解我国麻风菌基因型特征及其在国内的传播情况,为控制麻风传播提供有效信息。方法采用SNP分型与17个位点的VNTR分型,对目前国内尚有麻风新发例的17个省及西藏、新疆自治区的190例麻风患者的菌株进行分型。结果除SNP外,18-8,12-5...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外显子组测序发现并验证了逆向性痤疮的致基因NCSTN
外显子组测序发现并验证了逆向性痤疮的致病基因NCSTN
收藏 引用
2012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
作者: 刘源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 安徽医科大学皮肤病研究所 教育部重要遗传病基因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 安徽医科大学皮肤病与性病学系
逆向性痤疮(Inversa acne,AI)又名化脓性汗腺炎,是种少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以反复发生皮肤脓肿、窦道及瘢痕形成为特征性表现。前期,我们收集了4代汉族逆向性痤疮大家系并通过全基因组连锁分析将该的致基因定位到染色体1p21...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痤疮瘢痕的激光治疗进展
痤疮瘢痕的激光治疗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
作者: 常瑞雪 张学军 杨森 安徽医科大学皮肤病研究所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 教育部省部共建重要遗传病基因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
痤疮是种常见的好发于青少年的累及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常遗留不同程度的瘢痕。目前治疗痤疮瘢痕的方法有化学重建皮肤疤痕、微晶磨削、手术和激光等,但都不能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近几年,点阵激光开始应用于临床,给痤疮瘢...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