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64 篇 期刊文献
  • 177 篇 会议
  • 8 篇 学位论文
  • 2 篇 成果

馆藏范围

  • 451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402 篇 医学
    • 381 篇 临床医学
    • 21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9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8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5 篇 中西医结合
    • 4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1 篇 中医学
    • 1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1 篇 特种医学
  • 47 篇 理学
    • 46 篇 生物学
    • 1 篇 生态学
  • 6 篇 工学
    • 2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 篇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 1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1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生物工程
  • 5 篇 教育学
    • 5 篇 教育学
  • 2 篇 农学
    • 1 篇 作物学
    • 1 篇 畜牧学
    • 1 篇 兽医学
  • 1 篇 法学
    • 1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1 篇 文学
    • 1 篇 新闻传播学
  • 1 篇 管理学
    • 1 篇 公共管理

主题

  • 51 篇 银屑病
  • 35 篇 突变
  • 33 篇 易感基因
  • 27 篇 系统性红斑狼疮
  • 25 篇 基因突变
  • 23 篇 白癜风
  • 21 篇 多态性
  • 20 篇 基因
  • 20 篇 遗传学
  • 18 篇 基因型
  • 14 篇 表型
  • 14 篇 单核苷酸
  • 13 篇 分子遗传学
  • 13 篇 寻常型银屑病
  • 13 篇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13 篇 发病机制
  • 12 篇 单核苷酸多态性
  • 12 篇 关联分析
  • 11 篇 特应性皮炎
  • 10 篇 易感性

机构

  • 231 篇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
  • 169 篇 安徽医科大学
  • 43 篇 安徽医科大学皮肤...
  • 41 篇 安徽医科大学皮肤...
  • 18 篇 教育部重要遗传病...
  • 12 篇 上海市皮肤病医院
  • 11 篇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
  • 9 篇 皮肤病学国家重点...
  • 6 篇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
  • 6 篇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
  • 6 篇 安徽医科大学皮肤...
  • 6 篇 中日友好医院
  • 5 篇 国家人类基因组南...
  • 4 篇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
  • 4 篇 安徽省立医院
  • 4 篇 教育部“重要遗传病...
  • 4 篇 教育部"重要遗传病...
  • 4 篇 中国国家人类基因...
  • 4 篇 皮肤病学教育部重...
  • 4 篇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

作者

  • 280 篇 张学军
  • 235 篇 杨森
  • 73 篇 孙良丹
  • 64 篇 王培光
  • 52 篇 高敏
  • 51 篇 肖风丽
  • 46 篇 崔勇
  • 45 篇 周伏圣
  • 38 篇 杜文辉
  • 30 篇 左先波
  • 29 篇 范星
  • 25 篇 方巧云
  • 24 篇 刘建军
  • 19 篇 郑厚峰
  • 19 篇 张安平
  • 17 篇 唐先发
  • 16 篇 汤华阳
  • 15 篇 程晖
  • 14 篇 权晟
  • 14 篇 韩建文

语言

  • 451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皮肤病研究所教育部"重要遗传病基因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
451 条 记 录,以下是311-320 订阅
排序:
药疹与HLA关联性研究进展
药疹与HLA关联性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华医学会第14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
作者: 曹婷婷 张安平 安徽医科大学皮肤病研究所、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教育部“重要遗传病基因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
近来研究提示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等位基因是药物超敏反应的主要易感基因,与后者的发生有很强的遗传相关性。这种相关性具有药物特异性和种族特异性,表明在药物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中,HLA分子起了直接的作用。因此,对这些具有高度敏感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遗传皮肤松弛症的研究进展
遗传性皮肤松弛症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华医学会第14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
作者: 路顺 王培光 刘建军 张学军 安徽医科大学皮肤病研究所、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教育部“重要遗传病基因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
遗传皮肤松弛症是种可累及全身多个富含弹性纤维的组织器官的遗传性疾。其临床表现为进行性皮肤松弛。该有三种临床类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和X连锁隐性遗传,致基因分别为弹性蛋白基因,fibulin5(FBLN5)基因,f...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遗传性秃发或少毛症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8年 第9期24卷 721-723页
作者: 张晓燕 王培光 杨森 张学军 安徽医科大学皮肤病研究所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省部共建教育部重要遗传病基因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 合肥230032
遗传性秃发或少毛症是皮肤组比较少见的疾。根据临床类型不同其具有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各异。该组疾遗传方式可表现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和X连锁显性或隐性遗传。在分子遗传学方面,已有多个致基因位点和/或...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进行性对称性红斑角化症的研究进展
进行性对称性红斑角化症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华医学会第14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
作者: 张鑫 张学军 安徽医科大学皮肤病研究所、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教育部“重要遗传病基因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
进行性对称性红斑角化症是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皮肤病,以固定的、边界清楚的、边缘锐利的角化过度性红斑为主要特征。可能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存在遗传异质性。主要与变异性红斑角化鉴别,治疗主要以外用维A酸类、尿素霜等药物...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单纯型遗传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分子遗传研究进展
单纯型遗传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华医学会第14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
作者: 张麟 王培光 杨森 张学军 安徽医科大学皮肤病研究所、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教育部“重要遗传病基因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
单纯型遗传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epidermolysis bullosa simplex,EBS)是种常染色体遗传皮肤病。已证明KRT5、KRT14、PLEC1等基因和该的发生有密切关系。随着遗传学技术的发展,对该研究越来越深入,突变发生的位置和与EBS的临床...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精神分裂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精神分裂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华医学会第14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
作者: 姚莎 杨森 张学军 安徽医科大学皮肤病研究所、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教育部“重要遗传病基因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
精神分裂症是种复杂的多基因遗传病。大量基因组扫描研究结果显示,除19号、21号和Y染色体以外,其余的染色体上都可能含有SP易感基因。最近的研究多集中在第一号染色体上的NTNG1和RGS4基因,第八号染色体上的SLC18A1基因,第十三号染色...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结节性硬化症的基因突变研究
结节性硬化症的基因突变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华医学会第14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
作者: 姚凤鸣 范星 周伏胜 权晟 杨森 张学军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安徽医科大学皮肤病研究所教育部重要遗传病基因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
目的:研究两例中国汉族人结节性硬化症TSC1和TSC2基因的突变情况。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两例结节性硬化症患者、患者家庭中的正常人及100例健康对照的TSC1和TSC2基因的全外显子,并进行DNA测序分析。结果:家系Ⅰ发现个无义突变:...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因组与出生缺陷
基因组与出生缺陷
收藏 引用
中华医学会第14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
作者: 蔡丽琼 杨森 张学军 安徽医科大学皮肤病研究所、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教育部“重要遗传病基因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
目的: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我国的项基本国策,而出生缺陷则是严重影响人口素质的重要因素。随着人类基因组图谱绘制的完成以及功能基因组计划的全面展开,本文就利用人类基因组计划最新成果和数据库信息资源以及基因组学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Peutz-Jeghers综合征的分子遗传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国际遗传学杂志 2008年 第3期31卷 227-229+164页
作者: 郑厚峰 王培光 杨森 张学军 合肥 安徽医科大学皮肤病研究所教育部"重要遗传病基因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
Peutz-Jeghers 综合征(PJS)是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皮肤病。目前认为由位于19p13.3的 STK11基因突变致。随其致基因的发现,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该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就近年来的文献对 PJS 致基因的搜寻,基因型与表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雄激素性脱发的遗传研究进展
雄激素性脱发的遗传学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华医学会第14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
作者: 李敏 杨森 张学军 安徽医科大学皮肤病研究所、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教育部“重要遗传病基因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
雄激素性脱发是最常见的种脱发性疾。特征性的表现为前发际后移,以后随情的进展可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头顶的毛发减少或缺如。其因和发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尚无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雄激素及其受体和遗传因素在该过程中起...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