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比较全髋关节置换(total hip arthroplasty, THA)三种术后引流方式。[方法] 2018年1月—2022年3月150例初次单侧THA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三组,50例行负压引流,50例行常压引流,50例行正压引流。比较三组早期临床及检验结果。[...
详细信息
[目的]比较全髋关节置换(total hip arthroplasty, THA)三种术后引流方式。[方法] 2018年1月—2022年3月150例初次单侧THA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三组,50例行负压引流,50例行常压引流,50例行正压引流。比较三组早期临床及检验结果。[结果]三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三组手术时间、切口总长度及术中失血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总引流量[(335.9±38.1) ml vs (269.7±39.6) ml vs (187.0±34.8) ml, P<0.001]、总失血量[(801.7±57.2) ml vs (720.9±58.6) ml vs(618.1±53.4) ml, P<0.001]及隐性失血量[(284.1±40.9) ml vs (263.7±37.8) ml vs (246.6±36.0) ml, P<0.001]均由大至小依次为负压组>常压组>正压组。相应时间点三组间切口痛VAS评分和髋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检验方面,与术前相比术后2 d三组患者Hb、Hct、RBC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术后2 d Hb [(90.6±10.3) g/L vs (94.3±9.2) g/L vs (98.1±8.9) g/L, P<0.001]、Hct [(27.0±0.0)%vs (30.0±0.0)%vs (33.8±0.1)%, P<0.001]、RBC [(3.3±0.3)×10^(12)/L vs (3.5±0.3)×10^(12)/L vs (3.7±0.3)×10^(12)/L, P<0.001]均由小至大依次为负压组<常压组<正压组。三组患者术后输血率及切口愈合等级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HA术后采用早期夹闭4 h联合引流管中段抬高正压引流可有效减少术后失血量,且不增加切口痛及髋部肿胀,是一种简单有效可供临床选择的引流方式。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RP)及其衍生物血小板凝胶(PG)上清在体外对大肠埃希菌的抑菌效果及其与血小板因子4(PF4)的关系。方法:从六安市中心血站获取健康志愿者捐献的单采血小板作为PRP来源。采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PRP及其衍生物PG上清中的血小板、白细胞和红细胞计数,平板涂布培养法观察PRP及PG上清与细菌共培养不同时间后细菌的生长情况,ELISA检测PRP及PG上清中血小板因子4(PF4)的含量。结果:收集28例健康志愿者的单采血小板,中位年龄33(21-56)岁。PRP可以抑制大肠埃希菌的生长,24 h内抑菌效果存在个体差异。13例健康志愿者的PRP 24 h抑菌作用较强,7例志愿者24 h抑菌作用较弱,8例志愿者24 h无抑菌作用;PG上清无明显个体差异,均在12 h内发挥抑菌作用,12 h后无抑菌作用。不同年龄的健康志愿者(年龄≤30岁和>30岁)24 h PRP抑菌效果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白细胞计数≤0.1×10^(9)/L和(0.1-1)×10^(9)/L两组间24 h PRP抑菌效果比较也无统计学差异(P>0.05)。24 h健康志愿者的PRP抑菌效果在血小板数≤1000×10^(9)/L和>1000×10^(9)/L两组中存在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PRP中血小板数高于PG上清[(911.57±160.52)×10^(9)/L vs 0]。PRP中PF4含量高于PG上清(23623.34±9822.14 vs 6664.74±4065.83 ng/ml)。结论:PRP及PG上清在大肠埃希菌中均可起到抑菌作用。PRP抑菌效果优于PG上清,且PRP中血小板以及PF4的含量均高于PG上清,PRP中血小板数及PF4含量在抑菌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目的观察藿朴夏苓汤联合西格列汀对肥胖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3年6月收治的肥胖T2DM患者12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两组均给予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加用西格列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藿朴夏苓汤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控制水平、中医证候评分及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血清糖脂代谢指标、胰岛素抵抗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效42例+好转14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血清糖脂代谢、胰岛素抵抗治疗前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糖脂代谢、胰岛素抵抗指数(insulin resistance index,HOMA-IR)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组更低(P<0.05);两组治疗后β细胞功能指数(βcell function index,HOMA-β)较治疗前升高,治疗组更高(P<0.05)。比较BMI、中医证候评分治疗前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BMI、中医证候评分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组更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藿朴夏苓汤联合西格列汀可调节肥胖T2DM患者糖脂代谢,纠正胰岛素抵抗状态,减少血糖波动,减轻症状。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