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6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6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6 篇 医学
    • 3 篇 中西医结合
    • 3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2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1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主题

  • 2 篇 正交设计
  • 1 篇 田口实验设计
  • 1 篇 阿魏酸
  • 1 篇 进展
  • 1 篇 芍药苷
  • 1 篇 辅料
  • 1 篇 o/w复方苯甲酸乳膏...
  • 1 篇 处方优化
  • 1 篇 提取工艺
  • 1 篇 当归
  • 1 篇 乙肝
  • 1 篇 当归多糖
  • 1 篇 人参炔醇
  • 1 篇 房室模型
  • 1 篇 中药
  • 1 篇 稳定性
  • 1 篇 制剂工艺
  • 1 篇 白芍
  • 1 篇 反射线单纯形法
  • 1 篇 归芍颗粒

机构

  • 6 篇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
  • 2 篇 安徽中医药大学
  • 1 篇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1 篇 安徽中医药大学附...

作者

  • 4 篇 陈象青
  • 3 篇 张善堂
  • 3 篇 刘圣
  • 2 篇 卢今
  • 1 篇 姜玲
  • 1 篇 段贤春
  • 1 篇 刘斌
  • 1 篇 汪霞
  • 1 篇 liu sheng
  • 1 篇 chen xiangqing
  • 1 篇 屈建
  • 1 篇 沈爱宗
  • 1 篇 夏伦祝
  • 1 篇 耿魁魁
  • 1 篇 su dan
  • 1 篇 焦伟
  • 1 篇 史天陆
  • 1 篇 方焱
  • 1 篇 liu bin
  • 1 篇 li qing-yu

语言

  • 6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药剂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制剂三级实验室"
6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田口实验设计法优选白芍中芍药苷的提取工艺
收藏 引用
中国新药杂志 2013年 第15期22卷 1836-1839页
作者: 陈象青 屈建 卢今 张善堂 焦伟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药剂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制剂三级实验室 安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目的:采用田口实验设计法研究芍药苷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芍药苷提取量的信噪比(S/N)作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表安排试验,考察加醇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芍药苷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最佳提取条件为加10倍量60%醇,提取时间为1.5 h...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多指标正交试验优选当归提取工艺
收藏 引用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0年 第8期16卷 25-28页
作者: 陈象青 刘圣 方焱 张善堂 汪霞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药剂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制剂三级实验室 合肥230001
目的:优选当归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分别以阿魏酸和当归多糖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以L9(34)正交表安排试验,对提取过程中的加水量(A)、提取时间(B)、提取次数(C)和醇沉浓度(D)4个因素进行优选研究。结果:以阿魏酸和多糖得率为考察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参炔醇在大鼠体内血药浓度及药动学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7年 第11期37卷 1033-1037页
作者: 耿魁魁 史天陆 刘圣 沈爱宗 段贤春 夏伦祝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药剂科 安徽合肥230001 安徽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药学部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制剂三级实验室安徽合肥230001
目的:绘制大鼠静脉注射人参炔醇(panaxynol)后血药浓度-时间曲线,揭示人参炔醇在大鼠体内动态变化过程,阐明其吸收、分布、代谢的药动学特征,提供重要的药动学参数。方法:大鼠静脉注射6,8,10 mg·kg^(-1)3组剂量的人参炔醇,给药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药治疗乙型肝炎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4年 第12期32卷 2968-2970页
作者: 陈象青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药剂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制剂三级实验室安徽合肥230001
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通过总结近年来国内文献对中药治疗乙肝的研究,归纳出国内外学者对乙肝的中药治疗状况,以期为中药治疗乙肝寻求一条有效的路径。
来源: 评论
反射线单纯形法优化复方苯甲酸乳膏处方
收藏 引用
安徽医药 2011年 第8期15卷 947-948页
作者: 李清玉 刘圣 刘斌 苏丹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药剂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制剂三级实验室 安徽合肥230001
目的优化O/W复方苯甲酸乳膏处方并考察乳膏质量。方法采用反射线单纯形法进行处方优化,考察乳膏稳定性及伸展性。结果最佳处方:苯甲酸120 g、水杨酸60 g、乙二胺四乙酸(EDTA)1 g、亚硫酸氢钠1 g、十二烷基硫酸钠15 g、十六醇40 g、白凡...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归芍颗粒制剂的工艺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 第33期12卷 64-65页
作者: 陈象青 姜玲 卢今 张善堂 徐逸鸣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药剂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制剂三级实验室安徽合肥230001 安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安徽合肥230031
目的研究归芍颗粒的制剂工艺。方法以出膏率作为指标,优选归芍颗粒提取工艺;以颗粒的制粒难易度、溶化性为评价指标筛选辅料。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当归、白芍用70%乙醇提取,金银花、炒栀子、甘草水提醇沉;淀粉:微晶纤维素:浸膏粉为0.6∶...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