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75 篇 期刊文献
  • 20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95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85 篇 农学
    • 176 篇 作物学
    • 10 篇 植物保护
    • 5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45 篇 理学
    • 44 篇 生物学
    • 1 篇 生态学
  • 38 篇 工学
    • 37 篇 生物工程
    • 1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3 篇 管理学
    • 3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2 篇 医学
    • 2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 篇 文学
    • 1 篇 中国语言文学

主题

  • 72 篇 水稻
  • 48 篇 选育
  • 20 篇 杂交水稻
  • 14 篇 两系杂交水稻
  • 11 篇 产量
  • 10 篇 栽培技术
  • 10 篇 优质
  • 10 篇 制种技术
  • 7 篇 杂交粳稻
  • 6 篇 粳稻
  • 6 篇 光温敏核不育系
  • 6 篇 籼稻
  • 6 篇 杂交中籼稻
  • 6 篇 两系杂交稻
  • 5 篇 两优289
  • 5 篇 高产
  • 5 篇 根系
  • 5 篇 人工加速老化
  • 4 篇 稻米品质
  • 4 篇 温敏核不育系

机构

  • 66 篇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 29 篇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 22 篇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 20 篇 国家水稻改良中心...
  • 12 篇 安徽农业大学
  • 10 篇 华中农业大学
  • 9 篇 安徽省水稻遗传育...
  • 7 篇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 7 篇 安徽华安种业有限...
  • 7 篇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 5 篇 中国科学院安徽省...
  • 5 篇 湖北谷神科技有限...
  • 4 篇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 4 篇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 4 篇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
  • 3 篇 安徽科技学院
  • 3 篇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 3 篇 国家水稻改良中心...
  • 3 篇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 3 篇 国家水稻改良中心...

作者

  • 40 篇 罗志祥
  • 38 篇 施伏芝
  • 32 篇 阮新民
  • 30 篇 李泽福
  • 28 篇 张瑛
  • 26 篇 马廷臣
  • 26 篇 王元垒
  • 25 篇 杨联松
  • 25 篇 杜士云
  • 24 篇 白一松
  • 23 篇 夏加发
  • 23 篇 吴敬德
  • 22 篇 吴爽
  • 21 篇 王德正
  • 20 篇 张效忠
  • 20 篇 王守海
  • 20 篇 吴跃进
  • 18 篇 从夕汉
  • 16 篇 杨剑波
  • 16 篇 郑乐娅

语言

  • 195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安徽省水稻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195 条 记 录,以下是141-150 订阅
排序:
高产优质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皖稻161号
收藏 引用
安徽农业科学 2007年 第30期35卷 9499-9500页
作者: 王德正 杜士云 王守海 罗彦长 李成荃 吴爽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安徽省水稻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安徽合肥230031
皖稻161号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籼型温敏核不育系2301S与常规品种七秀占配组而成的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表现高产稳产、优质、抗稻瘟病等特点,2005年1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来源: 评论
皖稻88高产制种技术
收藏 引用
安徽农业科学 2007年 第27期35卷 8474-8475页
作者: 许传万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安徽省水稻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安徽合肥230031
概述了粳型杂交水稻皖稻88亲本的特征特性,提出了其组合的高产制种技术。
来源: 评论
两系杂交中籼稻新组合徽两优3号
收藏 引用
杂交水稻 2007年 第6期22卷 84-85页
作者: 杨联松 张效忠 白一松 国家水稻改良中心合肥分中心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安徽省水稻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安徽合肥230031
徽两优3号是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光敏核不育系1892S与恢复系RH3168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中籼稻新组合,具有产量高、米质较优、抗倒性好、适应性广和易制种等特点,于2007年2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来源: 评论
不同施氮水平对中籼稻氮素吸收利用及其产量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安徽农业科学 2007年 第5期35卷 1403-1405页
作者: 吴文革 阮新民 施伏芝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安徽省水稻遗传育种重点开放实验室 安徽合肥230031
选用长江中下游地区大面积推广的9种杂交水稻组合,在4种不同施氮水平下进行裂区试验,探讨水稻品种的最佳施肥量及不同基因型品种的氮素吸收利用率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施氮水平对水稻籽粒产量的影响达0.01水平,且在225 kg/hm2施...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水稻种胚脂肪酶酶活的精确定量分析技术研究
收藏 引用
高技术通讯 2007年 第10期17卷 1077-1081页
作者: 刘洁 张瑛 宋美 任冲 蒋家月 余增亮 吴跃进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离子束生物工程学重点实验室 合肥230031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遗传和育种重点实验室 合肥230031
建立了一种新的适合在微乳液体系中采用脂肪酸比色法定量分析水稻种子脂肪酶活力的方法,并通过酶动力学实验优化了该方法的最适条件。优化的结果是:底物浓度30mg/mL,酶反应时间20h,各种品种只用10-50个种胚即可精确测出种子脂肪酶的总...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籼2503的选育及其应用研究
收藏 引用
安徽农业科学 2007年 第34期35卷 11026-11027页
作者: 李泽福 夏加发 唐光勇 王元垒 曹苏云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安徽省水稻遗传育种重点开放实验室国家水稻改良中心合肥分中心 安徽合肥230031
中籼2503系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采用复合杂交和系谱选择法育成的优质中籼稻新品种,具有米质优异、产量较高、抗逆性较强、熟期适中和综合性状好的特点。米质达部颁一等食用稻品质标准;两年区试,平均产量8380.5kg/hm^2,较...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不同肥料类型和处理对水稻氮肥农学利用率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安徽农学通报 2007年 第24期13卷 27-29页
作者: 阮新民 施伏芝 罗志祥 苏泽胜 倪金龙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安徽省水稻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安徽合肥230031
选用当前我大面积种植的5个水稻品种,在7种不同施肥处理下进行裂区试验,探讨不同施肥类型与水稻产量和农学利用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尿素+控失剂+饼肥配合施肥处理可以显著提高水稻的产量,平均较对照增产51.7%;该施肥处理还可以明显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优质两系杂交晚籼两优3401的选育与应用
收藏 引用
中国稻米 2007年 第4期13卷 23-24页
作者: 王守海 吴爽 杜士云 王德正 罗彦长 黄忠祥 李成荃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合肥国家水稻改良分中心安徽省水稻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安徽合肥230031
两优3401是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自育的温敏核不育系2301S与优质父本3401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晚籼新组合。2006年1月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定名皖稻199号。本文介绍了该组合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作双季晚籼稻种植的栽培技术要点。
来源: 评论
优质抗病高产新品种早籼2430的选育与应用
收藏 引用
安徽农业科学 2007年 第28期35卷 8871-8871页
作者: 罗彦长 吴爽 杜士云 王守海 王德正 李成荃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合肥国家水稻改良分中心安徽省水稻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安徽合肥230031
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作双季早籼稻种植的栽培技术要点。
来源: 评论
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皖稻153
收藏 引用
杂交水稻 2006年 第2期21卷 87-88页
作者: 杨联松 白一松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安徽省水稻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安徽合肥230031
皖稻153是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光敏核不育系1892S与恢复系RH003配组而成的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具有产量高、米质较优、抗倒性好、适应性广和易制种等特点,于2005年1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