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27 篇 期刊文献
  • 31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258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43 篇 农学
    • 225 篇 作物学
    • 11 篇 植物保护
    • 8 篇 畜牧学
    • 6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50 篇 理学
    • 49 篇 生物学
    • 1 篇 生态学
  • 42 篇 工学
    • 41 篇 生物工程
    • 1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4 篇 医学
    • 2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1 篇 临床医学
    • 1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3 篇 管理学
    • 3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1 篇 文学
    • 1 篇 中国语言文学

主题

  • 90 篇 水稻
  • 57 篇 选育
  • 21 篇 杂交水稻
  • 17 篇 栽培技术
  • 17 篇 产量
  • 16 篇 两系杂交水稻
  • 13 篇 优质
  • 10 篇 制种技术
  • 8 篇 粳稻
  • 7 篇 杂交粳稻
  • 6 篇 花生
  • 6 篇 绵羊
  • 6 篇 高产
  • 6 篇 光温敏核不育系
  • 6 篇 品质
  • 6 篇 人工加速老化
  • 6 篇 籼稻
  • 6 篇 杂交中籼稻
  • 6 篇 两系杂交稻
  • 6 篇 安徽

机构

  • 93 篇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 29 篇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 22 篇 国家水稻改良中心...
  • 22 篇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 18 篇 安徽农业大学
  • 12 篇 华中农业大学
  • 10 篇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 9 篇 安徽省水稻遗传育...
  • 8 篇 中国科学院安徽省...
  • 8 篇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 7 篇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 7 篇 安徽华安种业有限...
  • 7 篇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 7 篇 扬州大学
  • 6 篇 安徽省水稻遗传重...
  • 6 篇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
  • 5 篇 南京农业大学
  • 5 篇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 5 篇 湖北谷神科技有限...
  • 5 篇 中国农业大学

作者

  • 52 篇 李泽福
  • 43 篇 夏加发
  • 42 篇 罗志祥
  • 40 篇 张瑛
  • 40 篇 施伏芝
  • 39 篇 王元垒
  • 36 篇 阮新民
  • 32 篇 马廷臣
  • 32 篇 吴敬德
  • 29 篇 吴跃进
  • 27 篇 杨联松
  • 26 篇 杜士云
  • 24 篇 王德正
  • 24 篇 白一松
  • 23 篇 王守海
  • 23 篇 吴爽
  • 21 篇 张效忠
  • 20 篇 从夕汉
  • 19 篇 童继平
  • 17 篇 滕斌

语言

  • 258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重点遗传育种实验室"
258 条 记 录,以下是101-110 订阅
排序:
高效液相色谱法在稻米陈化过程中MDA检测的应用研究4
高效液相色谱法在稻米陈化过程中MDA检测的应用研究4
收藏 引用
中国作物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
作者: 张琛 李泽福 滕斌 吴敬德 张瑛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安徽省水稻遗传育种重点试验室
硫代巴比妥酸(TBA)法广泛用于食品脂质过氧化丙二醛(MDA)含量测定。然而,稻米中MDA含量测定的过程中,往往有许多共存的物质在酸性加热条件下也可与TBA发生显色反应,因此,对稻米中脂质过氧化MDA的测定会产生一定的干扰作用,造成测定结果...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优质两系杂交中稻新组合两优669的选育及应用
收藏 引用
中国稻米 2013年 第5期19卷 98-100页
作者: 施伏芝 阮新民 从夕汉 罗志祥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安徽省水稻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安徽省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合肥230031
两优669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以自育恢复系R669与自育两系不育系5306S组配的两系杂交中稻新组合,具有稻米品质优、产量较高、生育期适宜等特点,2011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介绍了该组合的选育经过、主要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高产优质三系杂交中籼新组合Ⅱ优0128的选育与应用研究
收藏 引用
安徽农业科学 2013年 第28期41卷 11320-11321页
作者: 夏加发 李泽福 王元垒 唐光勇 马廷臣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安徽省水稻遗传重点开放实验室国家水稻改良中心合肥分中心安徽合肥230031
II优0128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II-32A与自育优质恢复系R0128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中籼新组合,具有高产、优质、适应性强等优点。2年区试平均产量9.416 t/hm2,较对照II优838增产7.08%;1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8.955 t/hm2,较对照II优...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高温胁迫对水稻花器官及稻米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生物技术进展 2013年 第3期3卷 162-165页
作者: 赵启辉 马廷臣 夏加发 王元垒 赵宝 王青 朱昌兰 李泽福 江西农业大学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江西省超级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南昌330045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安徽省水稻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国家水稻改良中心合肥分中心合肥230031
高温胁迫对水稻的危害严重,开展水稻耐高温研究对我国水稻安全生产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综述了高温胁迫对水稻花器官以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稻米品质对高温胁迫的响应,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以期为水稻耐高温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来源: 评论
籼稻成熟胚组织培养研究进展及其限制因子与解决途径
籼稻成熟胚组织培养研究进展及其限制因子与解决途径
收藏 引用
第六届全国植物组培、脱毒快繁及工厂化种苗生产技术学术研讨会
作者: 段永波 赵丰兰 薛建平 李浩 李芳芹 张旭 盛玮 滕井通 资源植物生物学安徽省重点实验室/淮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淮北235000 安徽省水稻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合肥230031 安徽省宿州市农业科技管理站 宿州234000
目前有不少关于籼稻组织培养条件优化的研究,然而尚未实际突破籼稻组培的瓶颈.从生理生化水平、培养基成分、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等方面,综述了籼稻成熟胚组织培养研究进展,以及与组培性状相关的QTLs,同时分析了籼稻组培的限制因子并提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氮高效水稻品种开花期一些生理生化特性与氮肥利用率的关系
收藏 引用
生态环境学报 2012年 第11期21卷 1830-1835页
作者: 阮新民 施伏芝 罗志祥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安徽省水稻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安徽合肥230031
选用氮高效水稻Dasanbyeo与氮低效水稻Lemont,采用土培方法,在4个施氮量(0、1.04、1.55、2.07g盆-1)处理下,主要研究了开花期不同氮素利用率水稻品种的碳氮代谢生化特性及与氮肥利用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开花期的氮高效品种Dasanbyeo...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籼型优质光温敏核不育系H175S的选育
收藏 引用
杂交水稻 2012年 第3期27卷 10-11页
作者: 杨联松 白一松 国家水稻改良中心合肥分中心 安徽省水稻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安徽合肥230031
H175S是以1892S为母本,广占63S为父本杂交,经过7 a 13代系谱选择育成的育性稳定、败育彻底、育性转换临界温度较低(23.5℃)、株叶形态好、穗大粒多、抗性较好、米质优、配合力高、异交结实率高的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2011年通过安徽省品...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空心莲子草DNA溶液浸胚处理水稻的变异系分子检测及耐旱性评价
收藏 引用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2年 第1期13卷 118-124页
作者: 赵芳明 罗远章 杨正林 凌英华 桑贤春 杨前进 何光华 西南大学水稻研究所/农业部西南作物遗传改良与育种重点开放实验室 重庆400716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绿色食品工程研究所 合肥230031
通过SSR标记检测了以空心莲子草DNA溶液浸胚处理获得的10个农艺性状稳定遗传水稻变异系,结果表明,10个水稻变异系均整合了供体空心莲子草DNA的部分片段。在此基础上,以8个水稻变异系及2个对照为试验材料,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并以主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渗透胁迫下水稻根系核仁小分子RNA转录本变化的全基因组表达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国水稻科学 2012年 第1期26卷 16-20页
作者: 马廷臣 陈荣军 余蓉蓉 曾汉来 张端品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安徽省水稻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国家水稻改良中心合肥分中心 安徽合肥230031 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 湖北武汉430070 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 四川成都611134
利用Affymetrix水稻60k芯片研究了聚乙二醇6000(PEG)模拟干旱时,水稻根系核仁小分子RNA(snoRNA)转录本的表达活性变化。在模拟干旱胁迫下,水稻根系snoRNA转录本表达有很强的品种特异性,干旱敏感品种爱华5号中共有23个snoRNA转录本活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花生种子LOX3活力测定及其对储藏特性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12年 第4期34卷 384-389页
作者: 高奇 吴洪义 张瑛 张正竹 刘泽 黄训端 吴跃进 张琛 滕斌 周俊峰 吴敬德 蒋岚 宣云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安徽省水稻遗传育种重点试验室 安徽合肥230031 安徽农业大学农业部茶及药用植物安全生产重点开放试验室 安徽合肥230036 中国科学院安徽省离子束生物工程学重点试验室 安徽合肥230031 安徽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安徽合肥230039
为测定花生中脂肪氧化酶(Lipoxygenases,LOXs;EC 1.13.11.12)活性,本研究在已有作物脂肪氧化酶LOX3β-胡萝卜素耦合比色法基础上进行优化,建立了花生LOX3活力定量测定方法,确定最适取样量8mg,最适测定时间为反应开始后10~70s。利用该...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