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23 篇 期刊文献
  • 26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249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35 篇 农学
    • 215 篇 作物学
    • 11 篇 植物保护
    • 10 篇 畜牧学
    • 6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53 篇 理学
    • 52 篇 生物学
    • 1 篇 生态学
  • 44 篇 工学
    • 42 篇 生物工程
    • 1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1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4 篇 医学
    • 2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1 篇 临床医学
    • 1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3 篇 管理学
    • 3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1 篇 文学
    • 1 篇 中国语言文学

主题

  • 92 篇 水稻
  • 48 篇 选育
  • 21 篇 杂交水稻
  • 19 篇 产量
  • 14 篇 两系杂交水稻
  • 10 篇 栽培技术
  • 10 篇 优质
  • 10 篇 制种技术
  • 8 篇 粳稻
  • 7 篇 杂交粳稻
  • 7 篇 品质
  • 6 篇 绵羊
  • 6 篇 光温敏核不育系
  • 6 篇 籼稻
  • 6 篇 杂交中籼稻
  • 6 篇 两系杂交稻
  • 5 篇 两优289
  • 5 篇 高产
  • 5 篇 农艺性状
  • 5 篇 根系

机构

  • 80 篇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 29 篇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 22 篇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 20 篇 国家水稻改良中心...
  • 14 篇 安徽农业大学
  • 12 篇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 12 篇 华中农业大学
  • 9 篇 安徽省水稻遗传育...
  • 8 篇 中国科学院安徽省...
  • 7 篇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 7 篇 安徽华安种业有限...
  • 7 篇 中国农业大学
  • 7 篇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 7 篇 扬州大学
  • 6 篇 南京农业大学
  • 6 篇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
  • 5 篇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 5 篇 湖北谷神科技有限...
  • 5 篇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 5 篇 安徽科技学院

作者

  • 40 篇 罗志祥
  • 38 篇 施伏芝
  • 35 篇 李泽福
  • 33 篇 张瑛
  • 32 篇 阮新民
  • 28 篇 王元垒
  • 28 篇 夏加发
  • 26 篇 马廷臣
  • 26 篇 吴敬德
  • 25 篇 杨联松
  • 25 篇 吴跃进
  • 25 篇 杜士云
  • 24 篇 杨剑波
  • 24 篇 白一松
  • 22 篇 张效忠
  • 22 篇 吴爽
  • 21 篇 王德正
  • 20 篇 王守海
  • 19 篇 李莉
  • 18 篇 从夕汉

语言

  • 249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遗传和育种重点实验室"
249 条 记 录,以下是131-140 订阅
排序:
水稻根系不同强度干旱胁迫下5个基因表达分析
收藏 引用
华北农学报 2010年 第2期25卷 51-55页
作者: 马廷臣 陈荣军 余蓉蓉 曾汉来 张端品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安徽省水稻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国家水稻改良中心合肥分中心 安徽合肥230031 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 湖北武汉430070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湖南长沙410125
通过不同浓度的PEG处理,模拟不同强度的干旱胁迫,研究水稻幼苗根系中5个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不同强度干旱胁迫下,根系中各基因表达也各不相同,但是在轻度干旱和中等干旱胁迫下,主要以下调为主,少数表达上调,严重干旱胁迫下情况比...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水稻“精苗稳前、控蘖优中、大穗强后”超高产定量化栽培模式
收藏 引用
中国农业科学 2010年 第13期43卷 2645-2660页
作者: 张洪程 吴桂成 吴文革 戴其根 霍中洋 许轲 高辉 魏海燕 黄幸福 龚金龙 扬州大学/农业部长江流域稻作技术创新中心/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目的】寻求水稻稳定超高产的栽培模式。【方法】以早熟晚粳品种武粳15、常优1号为供试材料,其它栽培措施统一在最佳技术指标前提下,就氮肥运筹与穗肥施用叶龄期,设置了稳前优中强后、平衡促进和促前控中3种栽培模式,并以长江中下游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PEG-6000模拟干旱对水稻苗期根系形态和部分生理指标影响的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农学通报 2010年 第8期26卷 149-156页
作者: 马廷臣 余蓉蓉 陈荣军 曾汉来 张端品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安徽省水稻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国家水稻改良中心合肥分中心 合肥230031 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 武汉430070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长沙410125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干旱对农作物的产量的影响越来越大,植物地上部分对干旱逆境的响应的研究较多,地下根系在干旱逆境时的变化研究较少,笔者研究了不同PEG浓度处理对2个不同抗逆性的水稻品种根体积、根粗、最长根长3个形态指标和SOD活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粳型超级稻产量构成因素协同规律及超高产特征的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农业科学 2010年 第2期43卷 266-276页
作者: 吴桂成 张洪程 钱银飞 李德剑 周有炎 徐军 吴文革 戴其根 霍中洋 许轲 高辉 徐宗进 钱宗华 孙菊英 赵品恒 扬州大学农学院/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 扬州大学农业部长江流域稻作技术创新中心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目的】水稻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实现水稻的超高产生产对保证中国粮食安全有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粳型超级稻产量构成因素协同演进规律及超高产特征。【方法】以具有代表性的4个超级粳稻品种(武粳15、淮稻9号、徐稻3号和常优1号...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耐储藏杂交水稻新品系耐储藏特性评价(二)自然实仓储藏
耐储藏杂交水稻新品系耐储藏特性评价(二)自然实仓储藏
收藏 引用
2010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
作者: 张瑛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安徽省水稻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杂交稻新品种特别是耐储藏杂交稻新品种选育对我国乃至世界的粮食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和应用前景。然而,选育具有耐储藏基因的新的不育系、恢复系的工作进展缓慢,至今尚未有含耐储藏基因的杂交水稻品种问世。本研究将云恢290的耐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不同生育期淹涝胁迫对不同品种水稻的影响
不同生育期淹涝胁迫对不同品种水稻的影响
收藏 引用
2010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
作者: 马廷臣 李泽福 夏加发 王元垒 赵宝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安徽省水稻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国家水稻改良中心合肥分中心
淹涝灾害是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每年对我国的粮食生产造成巨大的损失。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虽然具有较好的水生习性,但是长时间的大强度的淹涝胁迫也会造成水稻死亡。据统计,仅东南亚地区每年被洪水淹没的水稻损失就达10亿美元...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水稻苗期氮高效品种评价与筛选的初步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稻米 2010年 第2期16卷 22-25页
作者: 阮新民 施伏芝 罗志祥 佘德红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安徽省水稻遗传与改良重点实验室安徽省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安徽合肥230031
在3个氮素水平下对7个杂交中籼水稻品种进行水培试验,对氮素利用率与苗高、根长、单株分蘖、单株干重等4个性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秧龄47d时,4个性状在3个氮素水平下差异显著,该秧龄的秧苗氮素利用效率与苗高、根长及单株分蘖...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在PEG模拟干旱下水稻根系几个疑似PEG毒害响应转录本研究
收藏 引用
分子植物育种 2010年 第6期8卷 1090-1094页
作者: 马廷臣 陈荣军 余蓉蓉 曾汉来 张端品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安徽省水稻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国家水稻改良中心合肥分中心合肥230031 华中农业大学 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0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长沙410125
通过差别显示的方法,利用Affymetrix水稻60K芯片研究2个不同耐旱性的水稻品种(湘丰早119和爱华5号)根系对PEG毒害响应的转录本表达变化,结果表明:共发现了17个疑似对PEG毒害响应的转录本,它们均表现为下调表达,且大部分功能是假设的或...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两系杂交中籼皖稻153母本直播高产制种技术
两系杂交中籼皖稻153母本直播高产制种技术
收藏 引用
第一届中国杂交水稻大会
作者: 杨联松 郑力平 白一松 张效忠 钱征 国家水稻改良中心合肥分中心/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水稻研究所/安徽省水稻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安徽 合肥 230031 安徽华安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安徽 合肥 230031
08-2009年连续2 a在安徽巢湖制种基地进行两系杂交水稻皖稻153(1892S/RH003)母本直播制种20 hm2,平均单产2.6t/hm2,最高单产3.75 t/hm2,种子纯度99%以上。提出了该组合母本直播制种优质商产的配套技术。
来源: 评论
利用分子育种技术定向改良杂交稻协优57
利用分子育种技术定向改良杂交稻协优57
收藏 引用
第一届中国杂交水稻大会
作者: 倪大虎 张士陆 陈圣 许勇 李莉 王宗阳 蔡秀玲 李泽福 杨剑波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水稻研究所/安徽省水稻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安徽 合肥 230031 中国科学院 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上海 200032
57是一个产量高、适应性强的杂交稻组合,但由于其父母本直链淀粉含量高,导致杂交稻米的直链淀粉含量较高、蒸煮食昧品质较差。利用PCR-Acc Ⅰ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对协优57的亲本057和协青早A的Wx基因进行改良,研究改良前、后各亲本及其...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