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734 篇 期刊文献
  • 19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753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96 篇 法学
    • 174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132 篇 政治学
    • 64 篇 法学
    • 18 篇 社会学
    • 4 篇 民族学
    • 4 篇 公安学
  • 205 篇 管理学
    • 73 篇 公共管理
    • 56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51 篇 工商管理
    • 47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87 篇 经济学
    • 142 篇 应用经济学
    • 58 篇 理论经济学
  • 63 篇 哲学
    • 63 篇 哲学
  • 45 篇 文学
    • 28 篇 新闻传播学
    • 15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2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39 篇 历史学
    • 39 篇 中国史
    • 7 篇 考古学
    • 3 篇 世界史
  • 14 篇 工学
    • 9 篇 城乡规划学
    • 3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1 篇 兵器科学与技术
  • 12 篇 教育学
    • 9 篇 教育学
    • 3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5 篇 理学
    • 2 篇 统计学(可授理学、...
    • 1 篇 数学
    • 1 篇 科学技术史(分学科...
    • 1 篇 生态学
  • 2 篇 农学
  • 2 篇 艺术学
    • 2 篇 戏剧与影视学
  • 1 篇 医学

主题

  • 28 篇 中国共产党
  • 28 篇 中国
  • 19 篇 安徽
  • 18 篇 徽州
  • 17 篇 和谐社会
  • 17 篇 明清
  • 16 篇 对策
  • 12 篇 发展
  • 11 篇 乡村振兴
  • 11 篇 安徽省
  • 11 篇 党内民主
  • 10 篇 马克思主义
  • 10 篇 科学发展观
  • 9 篇 以人为本
  • 9 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8 篇 问题
  • 8 篇 科技创新
  • 8 篇 党的建设
  • 7 篇 共同富裕
  • 7 篇 创新

机构

  • 107 篇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
  • 99 篇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
  • 59 篇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
  • 55 篇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
  • 54 篇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
  • 41 篇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
  • 31 篇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
  • 24 篇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
  • 22 篇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
  • 17 篇 南京大学
  • 15 篇 安徽省委党校哲学...
  • 13 篇 安徽省委党校法学...
  • 13 篇 安徽大学
  • 13 篇 中共贵州省委党校...
  • 12 篇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
  • 12 篇 安徽省委党校经济...
  • 11 篇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
  • 10 篇 安徽省委党校科社...
  • 9 篇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
  • 9 篇 中共河南省委党校...

作者

  • 52 篇 王传满
  • 34 篇 姜华有
  • 23 篇 朱兆华
  • 22 篇 黄世福
  • 20 篇 李琼英
  • 20 篇 罗红
  • 17 篇 杜敏
  • 16 篇 张珉
  • 13 篇 赵菁奇
  • 13 篇 严学钧
  • 12 篇 章建敏
  • 12 篇 刘庆宝
  • 12 篇 张复俊
  • 12 篇 戴传利
  • 11 篇 华兴顺
  • 11 篇 李芳
  • 11 篇 陈定洋
  • 10 篇 武光
  • 10 篇 朱文文
  • 9 篇 郝欣富

语言

  • 753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安徽省委党校经管教研部"
753 条 记 录,以下是711-720 订阅
排序:
理论创新与与时俱进的中国共产党
收藏 引用
理论建设 2002年 第6期18卷 22-26页
作者: 赵振华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 安徽合肥230022
中国共产党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地理论创新。理论创新是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党在理论上的每一次重大创新,都带来一次思想解放和社会全面进步。而社会全面进步正是以理论创新为先导,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的结果。坚持理论创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简论中国文化现代转型与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贡献
收藏 引用
合肥教育学院学报 2002年 第4期19卷 1-4页
作者: 胡忠明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党史教研部 安徽合肥230022
中国文化的系统转型历经特殊过程,从五四新文化运动转型开始,到思想意识系统初步成型,直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文化范式根本转变,中国现代文化系统框架基本形成。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作出了杰出贡献。
来源: 评论
完善私产保护 促进经济发展
收藏 引用
理论建设 2002年 第6期18卷 49-51页
作者: 聂志琦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法学教研部 安徽合肥230022
本文认为,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关于“完善保护私人财产的法律制度”的论断,对保护公民的财产权、促进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作者论述了何谓私人财产权、私人财产权与私有制的区别、公民私人财产权的内容,以及如何保护公民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高举十六大旗帜 发展社会主义法治文明
收藏 引用
理论建设 2002年 第6期18卷 52-56页
作者: 王军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法学教研部 安徽合肥230022
法治文明是政治文明的属概念,构成政治文明的一分。十六大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明工作中的突出进步在于:提出了法权平等与经济平等有机统一的人民主权观,开辟了实质性人民主权的新纪元;在依法行政工作中强调了机构建设以及依公正程序...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试论“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收藏 引用
理论建设 2002年 第6期18卷 27-30页
作者: 刘红运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党建教研部 安徽合肥230022
本文在概述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对于发展在执政中所处地位认识的基础上,从发展是我们党实现执政理想的唯一道路、发展是我们党制定执政政策的最终目的、发展是我们党解决前进中问题的根本途径三个角度进行分析,论证说明发展是中国共...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若干问题思考
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若干问题思考
收藏 引用
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1次学术年会
作者: 王文明 河南省委党校经管教研部清华大学访问
全球化成为当前炒得最热的一个名词。它是当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水平的必然结果和反映,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在经济全球化的研究方面,当前有许多的观点,本人也试图对此进行一点探讨,与同仁共商榷。一、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社会系统工程——试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收藏 引用
理论建设 2002年 第6期18卷 13-16页
作者: 李本和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 安徽合肥230022
本文根据党的十六大报告的精神,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提出的主要依据、科学内涵、目标体系、重大意义及其基本要求进行了比较全面而系统地阐述。
来源: 评论
马克思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现代阐释——兼论科技工作和经营管理是劳动的重要形式
收藏 引用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2年 第3期 23-25页
作者: 赵万江 江世银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100102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经管教研部 四川成都610072
马克思关于劳动和劳动价值论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与马克思建立劳动和劳动价值论基本理论的时代有着很大的不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面对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以及正视科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对发展农村城镇化的几点思考
收藏 引用
农村经济 2001年 第3期 22-23页
作者: 郭振宗 山东省委党校经管教研部
发展农村城镇化已被各级政府作为一个战略性问题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城镇化建设与发展也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在发展中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如缺乏长远规划、有量的扩张无质的提高、有城无市等等.这些问题与对发展农村城镇化缺乏认识甚至...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浅析我国“过剩经济”的危害及成因
收藏 引用
云南社会科学 2001年 第S1期 137-140页
作者: 赵东升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经管教研部 云南昆明650111
"过剩经济"是相对于"短缺经济"而言的,它表现为供给的大规模生产严重超过了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物价总水平一路走低,商品大量积压,工厂开工不足,资产利用率低下,工人下岗,就业困难,经济增长缓慢。"过剩...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