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57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57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45 篇 工学
    • 23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5 篇 农业工程
    • 5 篇 水利工程
    • 3 篇 矿业工程
    • 2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1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 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 1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 篇 建筑学
    • 1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1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18 篇 理学
    • 16 篇 生态学
    • 2 篇 化学
    • 1 篇 地质学
  • 18 篇 农学
    • 15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2 篇 作物学
    • 1 篇 林学
  • 12 篇 管理学
    • 12 篇 公共管理

主题

  • 16 篇 重金属
  • 6 篇 蚯蚓
  • 5 篇 生物炭
  • 4 篇 粉煤灰
  • 4 篇 高潜水位
  • 4 篇 微塑料
  • 3 篇 蚯蚓堆肥
  • 3 篇 土壤
  • 3 篇 吸附性能
  • 3 篇 甲基橙
  • 3 篇 化学形态
  • 3 篇 矿业废弃地
  • 2 篇 土壤肥力
  • 2 篇 赋存形态
  • 2 篇 干旱阈值
  • 2 篇 城市河道
  • 2 篇 稻壳炭
  • 2 篇 吸附
  • 2 篇 重金属形态
  • 2 篇 风险评价

机构

  • 55 篇 安徽理工大学
  • 32 篇 安徽省高潜水位矿...
  • 9 篇 昆明理工大学
  • 6 篇 淮南师范学院
  • 6 篇 皖江流域退化生态...
  • 6 篇 安徽开源园林绿化...
  • 5 篇 资源与环境生物技...
  • 4 篇 滁州市环保局
  • 3 篇 安徽省高潜水位矿...
  • 3 篇 安徽师范大学
  • 3 篇 淮南矿业有限责任...
  • 3 篇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
  • 3 篇 淮北矿业有限责任...
  • 2 篇 淮南矿业有限责任...
  • 2 篇 安徽工程大学
  • 2 篇 资源与环境生物技...
  • 2 篇 金属矿山安全与健...
  • 2 篇 自然资源部国土整...
  • 1 篇 广东桃林生态环境...
  • 1 篇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作者

  • 19 篇 王兴明
  • 17 篇 范廷玉
  • 16 篇 张世文
  • 14 篇 储昭霞
  • 11 篇 董众兵
  • 9 篇 董鹏
  • 8 篇 刘英
  • 8 篇 葛建华
  • 6 篇 邓瑞来
  • 6 篇 郑永红
  • 6 篇 陈孝杨
  • 6 篇 张治国
  • 5 篇 王顺
  • 5 篇 任雪
  • 5 篇 马东坡
  • 5 篇 梁淑英
  • 4 篇 张燕海
  • 3 篇 张旭阳
  • 3 篇 王阳
  • 3 篇 周鹏飞

语言

  • 57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安徽省高潜水位矿区水土资源综合利用和生态保护工程实验室/安徽理工大学"
57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潜水位采煤沉陷区微塑料赋存特征及风险评估
收藏 引用
中国环境科学 2024年 第4期44卷 2327-2335页
作者: 葛建华 丁雨薇 李佳 张万 马东坡 任雪 张世文 安徽省高潜水位矿区水土资源综合利用与生态保护工程实验室 安徽理工大学地球与环境学院安徽淮南232001
为探明潜水位采煤沉陷区微塑料污染赋存特征及其环境风险,选取安徽省淮南市春申湖、舜耕湿地公园两个典型采煤沉陷区为研究区域,采集了表层水体,底泥及周边农田土壤样品,采用体视显微镜、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对微塑料尺寸、形状、颜色...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改性煤矸石对砂姜黑土物理结构及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24年 第8期43卷 1805-1814页
作者: 殷奥杰 张世文 周思雨 胡睿鑫 陈方可 安徽理工大学地球与环境学院 安徽淮南232001 安徽省高潜水位矿区水土资源综合利用与生态保护工程实验室 安徽淮南232001
为了探究改性煤矸石对砂姜黑土胀缩性、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影响,将煤矸石破碎为3种水平(0~2、2~5、5~8 mm),并将其分别在3%氢氧化钠溶液(75℃)和5%盐酸溶液(70℃)中浸泡保温2 h获得碱改性煤矸石和酸改性煤矸石,对煤矸石改性前后结构进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PLSR和LSSVM模型的土壤水分光谱反演
收藏 引用
矿业安全与环保 2024年 第5期51卷 147-153页
作者: 刘英 范凯旋 裴为豪 沈文静 葛建华 安徽理工大学地球与环境学院 安徽淮南232001 安徽省高潜水位矿区水土资源综合利用与生态保护工程实验室 安徽淮南232001
为对地下采矿扰动区表层土壤水分进行反演,以大柳塔煤矿52501工作面为例,利用无人机搭载成像光谱仪获取光谱影像,对获取的光谱数据进行对数、倒数对数、一阶和包络线去除变换,结合地面采集的128个土壤水分数据,基于偏最小二乘回归(PL...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改性生物炭施加对耕地土壤性质潜在影响机制综述
收藏 引用
江苏农业科学 2025年 第6期53卷 15-23页
作者: 沈文静 刘英 裴为豪 范凯旋 刘战龙 刘少敏 安徽理工大学地球与环境学院 安徽淮南232001 安徽省高潜水位矿区水土资源综合利用与生态保护工程实验室 安徽淮南232001
生物炭作为一种土壤改良剂已被广泛应用于提土壤的物理、化学、生物性质。传统方法合成的原始生物炭由于自身一些不足,限制了其在土壤肥力提升领域的应用。为了优化其理化性质,需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进行改性。但因土壤系统地球...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O_(3)促进聚乙烯(PE)和聚苯乙烯(PS)与联苯胺的相互作用
收藏 引用
环境化学 2025年 第4期44卷 1424-1436页
作者: 葛建华 刘丹 张万 辛侠彬 任雪 丁雪薇 马东坡 安徽理工大学地球与环境学院 淮南232001 安徽理工大学安徽省高潜水位矿区水土资源综合利用与生态保护工程实验室 淮南232001 合肥国家综合科学中心能源研究所 合肥230031
微塑料作为一种新兴污染物,广泛存在于土壤和水体环境中.为模拟老化微塑料与有机污染物的相互作用,本研究选用聚乙烯(PE)和聚苯乙烯(PS)进行O_(3)老化,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手段对微塑料进...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BES驱动电渗析对飞灰中Pb和Ni的影响
收藏 引用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23年 第7期46卷 216-221页
作者: 查甫更 乐思奇 王少海 齐文锦 薛璇璇 王兴明 张世文 胡友彪 安徽理工大学地球与环境学院 安徽淮南232001 安徽理工大学安徽省高潜水位矿区水土资源综合利用与生态保护工程实验室 安徽淮南232001
该文构建生物电化学系统(BES)驱动电渗析装置处理飞灰,采用正交试验考察不同外加电压、初始pH和液固比对飞灰中Pb、Ni的迁移效果及残留飞灰中重金属形态分布和浸出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电渗析过程中反应池内Pb、Ni浓度受初始pH和液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羟基磷灰石在土壤污染修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应用化工 2024年 第6期53卷 1412-1415页
作者: 欧祥鹏 郑永红 张治国 周新伟 朱海东 安徽理工大学地球与环境学院 安徽淮南232001 安徽省高潜水位矿区水土资源综合利用与生态保护工程实验室 安徽淮南232001
介绍羟基磷灰石的制备材料和制备方法,以及修复污染土壤的机理,并重点综述了羟基磷灰石对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的效果、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改善和对土壤酶活性的提升三个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羟基磷灰石的应用优势,提出了羟基磷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农业生产的灰水足迹研究综述
收藏 引用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23年 第32期23卷 13665-13673页
作者: 武慧君 戴成娟 刘英 安徽理工大学地球与环境学院 淮南232001 安徽省高潜水位矿区水土资源综合利用与生态保护工程实验室 淮南232001
农业生产是用水和水压力的主要原因,灰水足迹的提出为农业生产水污染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中外学者们在农业生产灰水足迹领域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尚处于不断更新与发展的阶段,且缺乏核算方法、空间分布格局和影响因素等...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TiO_(2)/UV/O_(3)协同老化对微塑料吸附甲基橙的影响
收藏 引用
环境工程学报 2023年 第8期17卷 2576-2586页
作者: 葛建华 丁雨薇 吴为 马东坡 任雪 安徽理工大学地球与环境学院 淮南232001 安徽省高潜水位矿区水土资源综合利用与生态保护工程实验室 淮南232001
为了探究协同老化后的微塑料与有机污染物的相互作用机制,以PVC作为研究对象,采用TiO_(2)/UV/O_(3)协同老化方式,对比考察了老化前后PVC对甲基橙(MO)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随着老化的进行,PVC颗粒表面碎片化加深,粒径明显减小,Zeta电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矿业废弃地不同生态修复模式下植物多样性及重金属富集迁移特征
收藏 引用
环境科学 2022年 第2期43卷 985-994页
作者: 周鹏飞 张世文 罗明 魏洪斌 宋强 方兵 庄红娟 陈弘扬 安徽理工大学地球与环境学院 淮南232001 安徽省高潜水位矿区水土资源综合利用与生态保护工程实验室 淮南232001 自然资源部国土整治中心 北京100035
为了筛选出适合矿业废弃地复垦生态修复的植物材料,通过在排土场布设生态修复试验,开展不同生态修复模式对植物多样性及重金属富集迁移特征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生态修复模式下共出现存活植物8科10种,多为草本植物,乔灌草小区修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