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56 篇 期刊文献
  • 22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278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32 篇 医学
    • 152 篇 临床医学
    • 52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22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14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2 篇 中西医结合
    • 9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7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38 篇 理学
    • 30 篇 生物学
    • 9 篇 化学
  • 33 篇 工学
    • 24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8 篇 生物工程
    • 1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23 篇 教育学
    • 23 篇 教育学
  • 11 篇 农学
    • 11 篇 作物学
  • 6 篇 管理学
    • 6 篇 公共管理

主题

  • 31 篇 三氧化二砷
  • 19 篇 凋亡
  • 19 篇 乳腺肿瘤
  • 17 篇 细胞凋亡
  • 15 篇 乳腺癌
  • 11 篇 细胞增殖
  • 11 篇 肿瘤
  • 10 篇 caspase-3
  • 10 篇 教学改革
  • 9 篇 生物化学
  • 9 篇 端粒酶
  • 8 篇 耐药
  • 8 篇 cxcr4
  • 8 篇 综述
  • 8 篇 增殖
  • 7 篇 聚合酶链反应
  • 7 篇 rna干扰
  • 7 篇 survivin
  • 7 篇 外泌体
  • 6 篇 核糖核酸酶抑制因...

机构

  • 260 篇 蚌埠医学院
  • 40 篇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
  • 19 篇 安徽医科大学
  • 13 篇 皖南医学院
  • 9 篇 癌症转化医学安徽...
  • 9 篇 蚌埠市中心医院
  • 8 篇 蚌埠医学院附属医...
  • 7 篇 安徽省蚌埠市第三...
  • 6 篇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
  • 6 篇 大连医科大学
  • 4 篇 安徽省感染与免疫...
  • 3 篇 安徽省蚌埠医学院
  • 3 篇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
  • 3 篇 重庆医科大学
  • 3 篇 清华大学
  • 3 篇 吉林大学
  • 3 篇 苏州大学
  • 3 篇 南昌市第一医院
  • 2 篇 华中科技大学
  • 2 篇 蚌埠市第三人民医...

作者

  • 93 篇 陈昌杰
  • 87 篇 杨清玲
  • 57 篇 夏俊
  • 34 篇 chen chang-jie
  • 34 篇 章尧
  • 33 篇 yang qing-ling
  • 32 篇 陈治文
  • 30 篇 石玉荣
  • 28 篇 武文娟
  • 27 篇 周继红
  • 25 篇 xia jun
  • 22 篇 王文锐
  • 21 篇 马佳
  • 21 篇 zhang yao
  • 19 篇 梅传忠
  • 19 篇 yang qingling
  • 19 篇 王惠
  • 17 篇 wang hui
  • 17 篇 陈素莲
  • 16 篇 chen changjie

语言

  • 278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安徽蚌埠医学院生化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27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三氧化二砷抑制小鼠B16黑色素瘤肺转移作用的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年 第10期31卷 1398-1400,1430页
作者: 石莹 夏俊 杨同怀 张玉心 陈治文 安徽蚌埠医学院生化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安徽233030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对小鼠B16黑色素瘤肺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 B16细胞静脉接种C57BL/6J小鼠,观察腹腔注射As2O3对小鼠肺组织重量及肿瘤肺转移结节的影响;HE染色、Ⅷ-RAg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肿瘤肺转移结节中微血管密度;CellTiter 9...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葡萄籽原花青素下调miR-27a表达抑制胰腺癌细胞生长
收藏 引用
中南大报(医学版) 2015年 第1期40卷 46-52页
作者: 马佳 方斌斌 曾凡鹏 庞海杰 马聪 夏俊 蚌埠医学院生化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安徽蚌埠233030 蚌埠医学院临床检验诊断学实验室 安徽蚌埠233030
目的:探讨葡萄籽原花青素(grape seed proanthocyanidins extract,GSPE)抑制胰腺癌细胞生长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胰腺癌As PC-1细胞,分别采用MTT,Annexin V-FITC/PI双染,Transwell迁移实验等方法检测GSPE对As PC-1细胞...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内毒素血症诱导的HIV共受体CXCR4表达的下调
收藏 引用
现代预防医学 2008年 第10期35卷 1897-1899页
作者: 杨清玲 石莹 陈昌杰 章菊 王惠 233000 蚌埠医学院生化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蚌埠医学院生化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蚌埠
[目的]细菌LPS在体内可抑制单核细胞内HIV的复制。目的是为了检测LPS对HIV感染的共受体CX-CR4表达的影响。[方法]24只小鼠静脉注射LPS(10mg/kg),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CD4淋巴细胞表面的CXCR4蛋白表达水平,RT-PCR检测CXCR4的mRNA表达。[结...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原花青素上调let-7a抑制胰腺癌AsPC-1细胞生长及迁移
收藏 引用
南方医科大 2015年 第8期35卷 1110-1115页
作者: 马佳 方斌斌 马聪 庞海杰 曾凡鹏 夏俊 蚌埠医学院生化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安徽蚌埠233030 蚌埠医学院临床检验诊断学实验中心 安徽蚌埠233030
目的探讨原花青素是否通过上调let-7a表达而抑制胰腺癌细胞生长及迁移。方法体外培养人胰腺癌As PC-1细胞,原花青素处理细胞后,分别用MTT法、Annexin V-FITC/PI双染及Transwell迁移等实验检测细胞增殖率、细胞凋亡率及细胞迁移能力的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人神经营养素-3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和鉴定
收藏 引用
中国临床解剖杂志 2004年 第6期22卷 652-654页
作者: 陈昌杰 赵莉 蚌埠医学院生化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蚌埠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 安徽蚌埠233003
目的:构建含有人NT-3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NT-3。方法:采用PCR技术,扩增编码神经营养素-3基因,克隆到PMD18-T载体上,再亚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的Hind Ⅲ和BamHI位点。结果: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NT-3经酶切鉴定证明NT-3...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三氧化二砷对恶性黑色素瘤A_(375)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
收藏 引用
中国药理通报 2002年 第5期18卷 567-569页
作者: 陈治文 夏俊 胡守芬 马佳 蚌埠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蚌埠233003
目的 研究三氧化二砷 (As2 O3 )对人恶性黑色素瘤A3 75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和抗转移作用 ,为砷及其化合物治疗恶性黑色素瘤提供新的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 用MTT比色法测定A3 75细胞活力 ,用免疫组化方法分析nm2 3蛋白的表达。结果 As2...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葡萄籽提取物通过抑制Survivin的表达而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的增殖
收藏 引用
中国药理通报 2009年 第7期25卷 955-959页
作者: 陈昌杰 刘臣彪 杨清玲 章菊 藤风猛 蚌埠医学院生化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临床检验诊断学实验中心安徽蚌埠233030
目的观察GSE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作用的分子信号途径,为寻找新的乳腺癌临床治疗药物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倒置显微镜观察不同浓度GSE作用后MCF-7细胞生长的形态变化;PI单染后流式细胞仪检测MCF-7细胞的周期改变;半定量RT-...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病毒巨噬细胞炎性蛋白Ⅱ N端肽调控SDF-1α/CXCR4诱导趋化机制
收藏 引用
细胞与分子免疫杂志 2012年 第2期28卷 137-140页
作者: 杨清玲 丁勇兴 陈昌杰 杨志峰 高艳军 蚌埠医学院生化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蚌埠市中心医院肿瘤外科 安徽蚌埠233000
目的:评价病毒巨噬细胞炎性蛋白ⅡN端肽(NT21MP)是否通过干扰SDF-1α/CXCR4信号抑制人乳腺癌细胞株SKBR3细胞的趋化作用。方法:以RT-PCR和免疫组化检测SKBR3和MCF-7两种人乳腺癌细胞中CXCR4的表达;用细胞转移实验检测在NT21MP存在或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LY294002增强K562细胞对柔红霉素敏感性的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实验血液杂志 2020年 第1期28卷 110-118页
作者: 耿英华 武文娟 李骏 周黎黎 杨艳丽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内科 安徽蚌埠233004 蚌埠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安徽蚌埠233030
目的:探讨PI3K/Akt抑制剂LY294002联合蒽环类化疗药物柔红霉素(DNR)对慢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K56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促凋亡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应用MTT法检测LY294002和DNR在不用浓度、不同作用时间点对K562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新型吡啶氮芥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抗微生物活性研究
收藏 引用
安徽医科大 2016年 第8期51卷 1145-1150页
作者: 曹守莹 白长存 陶兆林 梁丽丽 蚌埠医学院化学教研室 蚌埠233030 蚌埠医学院生化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蚌埠233030
目的以2,6-二甲基吡啶为起始原料,经氧化、酯化、还原、氯化、N-烷基化等多步反应合成了吡啶双氮芥类化合物及其盐酸盐、硝酸盐。方法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1H NMR、IR、MS和元素分析证实。结果体外抗菌、抗真菌活性研究表明:所测试的大多...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