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靶向结合炎症相关蛋白5-LOX(5-lipoxygenase,5-脂氧合酶)的中药黄酮类天然产物,分析与5-LOX结合的黄酮类成分及其来源中药的共性规律。本研究借助Discovery Studio 2017 R2分子对接和药效团构建模块,结合SPR分子筛选实验,以及关联...
详细信息
筛选靶向结合炎症相关蛋白5-LOX(5-lipoxygenase,5-脂氧合酶)的中药黄酮类天然产物,分析与5-LOX结合的黄酮类成分及其来源中药的共性规律。本研究借助Discovery Studio 2017 R2分子对接和药效团构建模块,结合SPR分子筛选实验,以及关联网络构建的方法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来源于17种中药的18个黄酮类小分子中有11个能够与5-LOX结合,并从分子对接以及药效团构建研究中发现其作用的3种方式和共性特征:(1)部分中药黄酮成分(如木犀草素等)通过结构中的B环与5-LOX在活性位点ASP243形成静电中心相结合;(2)部分中药黄酮成分(如芹菜素等)是通过结构中的A环与活性位点VAL520形成疏水键、与活性位点ASP243形成氢键与5-LOX结合;(3)杨梅苷等黄酮类成分由于极性较强,在没有形成疏水键的情况下,也是通过形成静电中心与5-LOX在活性位点ASP243产生相互作用。此外还发现靶向5-LOX的活性中药黄酮类化合物,大多来源于具有利湿、退黄等功效,性味甘苦寒的景天科中药中。本研究发现了部分靶向5-LOX的中药黄酮类成分及其作用方式和共性规律,为开发靶向5-LOX抗肿瘤新药提供思路和方法。
目的探讨温热性活血化瘀中药干预寒凝血瘀证模型大鼠的性-效机制。方法实验动物为远交群SD大鼠,采用冰水浸泡法复制寒凝血瘀证模型。300只造模成功的寒凝血瘀证模型大鼠,按体重均衡原则随机分为5组,每组60只,分别用于平行观察三碘甲腺原氨酸(T3)、四碘甲腺原氨酸(T4)、孕酮(P)、5-羟色胺(5-HT)及去甲肾上腺素(NE)5个指标;各组再分为模型组、姜黄组、川芎组、红花组、延胡索组、乳香组6个亚组,每组10只;每个指标组分别设正常对照组,每组10只,共使用正常大鼠50只。完成1项观察指标需70只大鼠(7组),5个观察指标共用350只大鼠。各给药组按20 g生药/kg体重灌胃给予相应的中药水煎液,1天1次,1次3 m L,连续7天;同时正常组和模型组予等量生理盐水。检测各组大鼠给药前、给药1周T3、T4、P、5-HT及NE的含量。结果与本组给药前比较,给药后川芎组T3、乳香组T3、各给药组T4、川芎组5-HT、各给药组NE及各给药组P水平均升高(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T3、T4、5-HT、NE及P水平均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T3、T4、5-HT、NE水平升高(P<0.05),P水平川芎组、乳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热性活血化瘀中药对寒凝血瘀证模型大鼠血清T3、T4、NE及P等具有组群特征性调控作用,可促进机体甲状腺-性腺轴功能,增强内分泌系统功能,这可能是温热性活血化瘀中药调治寒性血瘀证的药效学机制之一。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白香丹胶囊(BXD)对经前期综合征(premenstrual syndrome,PMS)肝气逆证模型大鼠海马中γ-氨基丁酸A受体(GABAAR)β2亚基蛋白分布模式及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阴道涂片镜检法和旷场实验筛选合适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肝逆组和肝逆给药组(BXD给药剂量10 ***-1.d-1,给药5 d);电刺激法复制PMS肝气逆证模型,同时采用宏观行为学观察和旷场实验来评价模型;免疫荧光技术和蛋白印迹技术(Western Blot)测定大鼠海马神经元中GABAA R β2亚基蛋白分布模式及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相比,肝逆组大鼠旷场实验得分明显增加,海马神经元GABAAR较集中分布于组织边缘,β2亚基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而造模同时给予BXD后,大鼠旷场实验得分明显减少,海马神经元GABAA R分布模式无明显变化,而β2亚基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大鼠海马神经元GABAA R β2亚基蛋白表达水平上调可能是与PMS肝气逆证密切相关的重要微观机制之一;中药复方BXD可对GABAA R β2亚基蛋白表达水平变化起到纠正作用。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