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615 篇 期刊文献
  • 386 件 标准
  • 85 篇 专利
  • 54 篇 会议
  • 8 篇 成果

馆藏范围

  • 1,148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493 篇 工学
    • 163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60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152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96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54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39 篇 电气工程
    • 39 篇 网络空间安全
    • 30 篇 软件工程
    • 27 篇 机械工程
    • 18 篇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 15 篇 光学工程
    • 8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7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6 篇 公安技术
    • 5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5 篇 兵器科学与技术
  • 130 篇 管理学
    • 95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25 篇 工商管理
    • 10 篇 公共管理
  • 97 篇 经济学
    • 93 篇 应用经济学
    • 5 篇 理论经济学
  • 22 篇 理学
    • 7 篇 数学
    • 4 篇 物理学
  • 20 篇 法学
    • 16 篇 法学
    • 4 篇 政治学
  • 9 篇 军事学
    • 9 篇 军队指挥学
  • 7 篇 文学
    • 7 篇 新闻传播学
  • 6 篇 教育学
    • 6 篇 教育学
  • 6 篇 医学
    • 5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6 篇 艺术学
    • 6 篇 设计学(可授艺术学...
  • 2 篇 农学

主题

  • 49 篇 通信
  • 25 篇 电信
  • 20 篇 通信业
  • 20 篇 校准
  • 17 篇 第三方
  • 17 篇 互联网
  • 16 篇 云计算
  • 16 篇 计量
  • 16 篇 数据中心
  • 15 篇 电磁兼容
  • 14 篇 移动通信设备
  • 13 篇 网络安全
  • 13 篇 物联网
  • 12 篇 信息技术
  • 12 篇 技术要求
  • 12 篇 信息安全
  • 12 篇 通信设备
  • 12 篇 通信网络
  • 12 篇 通信网
  • 12 篇 移动互联网

机构

  • 181 篇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
  • 159 篇 工业和信息化部通...
  • 148 篇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
  • 115 篇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
  • 93 篇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84 篇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
  • 83 篇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
  • 58 篇 国家无线电监测中...
  • 58 篇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
  • 57 篇 中国软件评测中心
  • 56 篇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
  • 44 篇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
  • 43 篇 北京邮电大学
  • 37 篇 威凯检测技术有限...
  • 37 篇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 36 篇 清华大学
  • 36 篇 大唐电信科技产业...
  • 35 篇 国家无线电监测中...
  • 35 篇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
  • 33 篇 工业和信息化部计...

作者

  • 39 篇 周峰
  • 34 篇 张睿
  • 27 篇 崔强
  • 26 篇 肖雳
  • 24 篇 周镒
  • 22 篇 郭隆庆
  • 18 篇 李楠
  • 18 篇 付君
  • 18 篇 陆冰松
  • 17 篇 王南
  • 16 篇 卢民牛
  • 16 篇 黄雪梅
  • 16 篇 刘岩
  • 16 篇 朱文立
  • 15 篇 张媛媛
  • 14 篇 巫彤宁
  • 13 篇 谢鸣
  • 13 篇 周忠元
  • 12 篇 胡小军
  • 12 篇 杜志强

语言

  • 1,146 篇 中文
  • 2 篇 英文
检索条件"机构=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计量中心"
114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电力fgOTN通信技术应用分析
收藏 引用
电信科学 2025年 第1期41卷 3-15页
作者: 刘建明 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发展促进中心 北京100846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稳步推进和智能电网的发展,电力通信网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分,其技术选型和网络架构设计对电力系统的可靠性至关重要。针对细颗粒光传送网(fine grain 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fgOTN)技术在电力通信网中...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专题导读
收藏 引用
电信科学 2025年 第1期41卷 1-2页
作者: 刘建明 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发展促进中心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
20世纪70年代,电力通信主要依赖架空明线、微波和电力线载波。20世纪90年代,光纤因其传输容量大、保密性好的优点,以光纤通信为主的通信网络开始建设,并采用同步数字体系(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SDH)技术承载电力通信专网,通信...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开放科学环境下的学术文献老规律研究——以生物医学领域为例
收藏 引用
科学学研究 2025年
作者: 王智琦 陈悦 袁婷婷 辽宁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大连理工大学科学学与科技管理研究所暨WISE实验室 工业和信息化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
开放科学导致学术文献的传播渠道和模式的深刻变革,文献老规律呈现新的特征。以生物医学领域为实证研究对象,综合文献计量学、Altmetrics计量学、数理统计等科学计量学2.0方法,系统研究了文献在以引文为主的传统学术交流和开放科...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生成式人工智能对网络安全监管的挑战及应对
收藏 引用
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 2025年 第3期 12-21页
作者: 邓若杨 张祺好 袁豪杰 张德馨 袁云龙 中国软件评测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 北京100048 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纪检监察研究中心 四川成都610066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智网创新中心 北京100048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为网络安全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也催生了网络安全风险,给网络安全监管带来了新的挑战,亟需同步更新监管机制。首先,通过文献研究和比较研究等方法,探讨生成式人工智能给网络安全领域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其次,...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高压放大器的耐电压校验仪纹波系数的校准方法
收藏 引用
工业计量 2025年 第1期 28-32页
作者: 陈志雄 罗期任 张航 李留生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计量检测中心
对耐电压校验仪的纹波系数测量功能的校准方法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直流耐电压测试仪的纹波系数产生机理,以及影响半波整流式高压源纹波系数的因素,指出直接使用耐电压测试仪来产生高压纹波信号的不足。基于高压放大器Trek 20/20C-HS搭...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TMC亮相WiMedia中国高峰会议 展示UWB测试能力
收藏 引用
电子技术应用 2008年 第12期34卷 12-13页
作者: 陈晓晨 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计量中心
为了给客户提供最实时与详细的测试咨询,TMC(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计量中心)于2008年10月28日在北京国宾饭店参加了2008年Wi-Media中国高峰会议,向超过百位产业人士介绍了相关的产品测试技术以及认证测试方案进展情况,以帮助厂商了解...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传输线理论的S11相位参量计量方法
收藏 引用
计量学报 2016年 第2期37卷 197-199页
作者: 周峰 冉志强 牟丹 胡耀峰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国家通信计量站
基于传输线理论进行推导,提出了S11相位参量的计量方法和实验方案。基于开路器、短路器和空气线等标准器件的实验验证了理论方案的正确性。此外实验还发现了误差分布的规律,提出了误差的机理模型,数值仿真验证了该模型的合理性。
来源: 评论
网络强国叙事概念构建与传播实践路径初探
收藏 引用
通信企业管理 2025年 第3期 66-68页
作者: 李白咏 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宣传中心(人民邮电报社)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家叙事在全球传播体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其发展变的速度也在加快。在此背景下,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重构国际传播格局的战略署,强调要加快构建多渠道、立体式的对外传播体系,深中国...
来源: 评论
6G技术在低空经济产业中的典型应用和发展趋势研究
收藏 引用
移动信息 2025年 第3期47卷 74-76页
作者: 王泓霖 工业和信息化部威海电子信息技术综合研究中心 山东威海264200
低空经济是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其作为一种新的经济业态,具有高科技主导、高效能运营以及高质量发展的特性。随着6G无线通信技术标准的迅速演进,低空经济成为6G无线通信技术应用典型场景。文中通过深入阐述6G无线通信技术,从低空飞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60 GHz毫米波通信中上行链路混合波束赋形技术研究
收藏 引用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12年 第11期34卷 2728-2733页
作者: 张伟 李斌 刘云 赵成林 北京邮电大学泛网无线通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6 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计量中心 北京100088
该文针对60 GHz通信网络上行链路提出一种基于码本的混合波束赋形技术,实现复杂度与接收性能之间的折中。用户设备采用固定码本波束切换发射信号,接收设备首先利用码本执行到达角预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设计最佳接收波束,以抑制上行链路...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