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85 篇 会议
  • 80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165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98 篇 工学
    • 56 篇 轻工技术与工程
    • 55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50 篇 生物工程
    • 10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8 篇 林业工程
    • 6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3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纺织科学与工程
    • 1 篇 农业工程
  • 56 篇 理学
    • 54 篇 生物学
    • 1 篇 化学
    • 1 篇 生态学
  • 27 篇 农学
    • 16 篇 作物学
    • 3 篇 园艺学
    • 3 篇 植物保护
    • 2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2 篇 兽医学
    • 1 篇 畜牧学
    • 1 篇 林学
  • 26 篇 医学
    • 22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5 篇 中西医结合
    • 5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1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1 篇 临床医学
    • 1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1 篇 经济学
    • 1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管理学
    • 1 篇 工商管理

主题

  • 12 篇 生物合成
  • 11 篇 大肠杆菌
  • 8 篇 基因敲除
  • 5 篇 代谢工程
  • 5 篇 分离纯化
  • 4 篇 代谢调控
  • 4 篇 酱香型白酒
  • 4 篇 裂殖壶菌
  • 4 篇 化学合成
  • 4 篇 发酵技术
  • 4 篇 吡咯喹啉醌
  • 4 篇 γ-氨基丁酸
  • 4 篇 dha
  • 4 篇 发酵法
  • 3 篇 辅酶q10
  • 3 篇 分子育种
  • 3 篇 树脂障碍
  • 3 篇 β-烟酰胺单核苷酸
  • 3 篇 微生物
  • 3 篇 生丝微菌

机构

  • 85 篇 福建师范大学
  • 56 篇 工业微生物发酵技...
  • 24 篇 工业微生物发酵技...
  • 8 篇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
  • 8 篇 福建麦丹生物集团...
  • 7 篇 福建嘉丰生物化工...
  • 6 篇 工业微生物发酵技...
  • 4 篇 福建麦丹生物集团...
  • 3 篇 工业微生物发酵技...
  • 3 篇 工业微生物发酵技...
  • 2 篇 福建生物工程职业...
  • 2 篇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
  • 1 篇 工业微生物教育部...
  • 1 篇 福建省山河药业有...
  • 1 篇 山东第二医科大学
  • 1 篇 福建省麦丹生物集...
  • 1 篇 工业微生物发酵技...
  • 1 篇 宁德师范学院
  • 1 篇 厦门金达威集团有...
  • 1 篇 厦门金达成集团有...

作者

  • 93 篇 黄建忠
  • 45 篇 吴松刚
  • 23 篇 柯崇榕
  • 21 篇 施巧琴
  • 19 篇 江贤章
  • 19 篇 舒正玉
  • 14 篇 黄钦耿
  • 14 篇 祁峰
  • 14 篇 杨欣伟
  • 10 篇 刘艳如
  • 9 篇 郑永标
  • 9 篇 张明亮
  • 9 篇 谢必峰
  • 9 篇 翁雪清
  • 8 篇 张向明
  • 8 篇 吴伟斌
  • 7 篇 陶勇
  • 7 篇 李欣
  • 6 篇 梁玲
  • 6 篇 李力

语言

  • 165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工业微生物发酵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福建师范大学 福州"
165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重组胶原蛋白的生物合成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微生物学报 2025年 第5期65卷 1939-1957页
作者: 夏煌慧 黄建忠 福建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工业微生物发酵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工业微生物教育部工程中心福建福州
胶原蛋白是哺乳动物体内最丰富的蛋白质,约占人体蛋白质的1/3,是结缔组织和细胞外基质的重要成分,对维持生理功能和损伤修复至关重要,在医药、食品和美容领域也有着广泛应用。胶原蛋白的生产方法主要有天然提取法、化学合成法和生物合...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莽草酸的生物合成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微生物学报 2025年 第3期65卷 916-938页
作者: 夏煌慧 崔树梅 黄建忠 福建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工业微生物发酵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工业微生物教育部工程中心福建福州
莽草酸(shikimic acid, SA)是一种重要的天然化合物,在生物体内具有抗病毒、抗血栓、镇痛、抑菌、抑制恶性肿瘤等多重功能,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妆品、食品和农业等领域,因此被视为是极具潜力的生物分子。作为芳香族化合物的前体,莽草酸...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菌丝形态发育:丝状真菌细胞工厂遗传改造的新切入点
收藏 引用
生物工程学报 2024年 第6期40卷 1776-1791页
作者: 孔维华 尤文晋 江贤章 黄建忠 秦丽娜 福建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福建福州350000 工业微生物发酵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福建福州350000
丝状真菌是一类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真核微生物,一些丝状真菌因具有强大的蛋白分泌能力或者可以有效合成许多活性物质被开发为“细胞工厂”,常被用于酶制剂、重组蛋白、有机酸以及次级代谢产物的生产。丝状真菌菌体的生长形态对工业发...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嗜热毛壳菌基因组密码子偏好性研究
收藏 引用
菌物学报 2023年 第3期42卷 745-758页
作者: 戴明丹 秦丽娜 江贤章 福建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工业微生物发酵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福建福州350000
嗜热毛壳菌具有强大的木质纤维素降解能力,将其开发为优异的重组蛋白表达宿主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蛋白表达宿主的密码子偏好性对重组蛋白的表达水平具有重大影响。为确定嗜热毛壳菌中密码子的使用模式及影响因素,本研究以6897条CDS序...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溶杆菌中活性天然产物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生物技术通报 2023年 第10期39卷 41-49页
作者: 周闪闪 黄远龙 黄建忠 李善仁 福建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工业微生物发酵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福州350117
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是天然药物的重要来源,广泛应用于医药和农业生产。放线菌和真菌是产生抗生素的主要微生物,但经过长期大量的筛选,从中发现新抗生素越来越困难。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微生物基因组被测序,许多以前被忽...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植物甾醇的酶法修饰与生物转化
收藏 引用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24年 第4期44卷 112-121页
作者: 毛文刚 郭子妍 贾文敬 黄建忠 舒正玉 福建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工业微生物发酵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福州350108
植物甾醇是一类以环戊烷多氢菲为骨架的天然化合物,广泛存在于玉米油等植物性食品中。作为一种新型的食品添加剂,植物甾醇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食品中,如低脂饮料、奶制品、面包等。植物甾醇还具有降低人体血清胆固醇、消炎、抗氧化等作...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维生素B_(6)的生理活性与合成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24年 第4期44卷 88-101页
作者: 周楚然 王美玲 黄建忠 柯崇榕 杨欣伟 福建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工业微生物发酵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工业微生物教育部工程中心福州350108
维生素B_(6)(vitamin B_(6),VB_(6))属于水溶性维生素,由六种可相互转换的吡啶类化合物组成:吡哆醇(pyridoxine,PN)、吡哆醛(pyridoxal,PL)、吡哆胺(pyridoxamine,PM)、磷酸吡哆醛(pyridoxal 5′-phosphate,PLP)、磷酸吡哆醇(pyridoxin...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微生物合成β-胡萝卜素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5年 第2期51卷 356-364页
作者: 陈卯森 王育焜 钟洁 祁峰 福建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工业微生物发酵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福建福州350117 福建师范大学细胞逆境响应与代谢调控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福建福州350117
β-胡萝卜素是一种常见的类胡萝卜素,具有抗氧化、抗癌和预防心血管疾病等作用,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和化妆品等行业。β-胡萝卜素主要从植物、藻类等生物中提取,这种提取方法具有环境污染严重和生产成本高等缺点。随着合成生物技术...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蛋黄油胆固醇的分离纯化及其结构鉴定
收藏 引用
中国油脂 2024年
作者: 吾惠婷 许先敏 王钰翎 贾文敬 郑永标 黄建忠 舒正玉 福建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工业微生物发酵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胆固醇是合成甾醇类药物的重要原料。原料供应是制约第二大临床用药——甾体药物开发的瓶颈。从蛋黄油中分离胆固醇,可为下游制药行业提供充足原料。本研究初步探索了蛋黄油胆固醇的萃取及纯化工艺,并鉴定了其分子结构。实验结果表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橄榄酸的生物合成
收藏 引用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24年 第5期44卷 108-117页
作者: 赵明月 王思颖 柯崇榕 黄建忠 杨欣伟 福建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工业微生物发酵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工业微生物教育部工程中心 福州350108
橄榄酸(olivetolic acid,OLA),属于单芳香族化合物,是一种经由橄榄醇合成酶(olivetol synthase,OLS)和橄榄酸环化酶(olivetolic acid cyclase,OAC)协同催化的次生代谢产物。OLA具有抗菌、抗细胞毒性、抗惊厥和光保护等药理特性。此外,OL...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