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9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19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8 篇 医学
    • 9 篇 临床医学
    • 3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3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1 篇 口腔医学
    • 1 篇 中西医结合
    • 1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1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1 篇 工学
    • 1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主题

  • 3 篇 列线图
  • 3 篇 危险因素
  • 3 篇 结肠肿瘤
  • 2 篇 细胞增殖
  • 2 篇 eb病毒诱导基因3
  • 2 篇 预测模型
  • 2 篇 血流感染
  • 2 篇 结核病
  • 2 篇 牙龈间充质干细胞
  • 2 篇 间充质干细胞
  • 2 篇 成骨分化
  • 2 篇 耐碳青霉烯类鲍曼...
  • 1 篇 5-氟尿嘧啶
  • 1 篇 不孕症
  • 1 篇 疾病
  • 1 篇 免疫
  • 1 篇 氟尿嘧啶
  • 1 篇 微生物合成
  • 1 篇 作用机制
  • 1 篇 结核分枝杆菌

机构

  • 18 篇 广东医科大学
  • 2 篇 东莞市滨海湾中心...
  • 2 篇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
  • 1 篇 广东省医学分子诊...
  • 1 篇 广东医科大学医学...
  • 1 篇 茂名市第三人民医...
  • 1 篇 东莞市石排医院
  • 1 篇 深圳中山妇产医院
  • 1 篇 东莞市妇幼保健院
  • 1 篇 东莞市分子免疫病...
  • 1 篇 东莞市医学活性分...
  • 1 篇 广东省东莞市第五...
  • 1 篇 广东省东莞市第六...
  • 1 篇 广东省东莞市滨海...
  • 1 篇 深圳大学
  • 1 篇 广东省宪华医学研...
  • 1 篇 深圳大学总医院

作者

  • 19 篇 曾今诚
  • 12 篇 zeng jincheng
  • 6 篇 林碧华
  • 6 篇 叶子瑜
  • 5 篇 马燕
  • 5 篇 梁艳芳
  • 5 篇 zeng jin-cheng
  • 5 篇 lin bihua
  • 5 篇 ye ziyu
  • 4 篇 ma yan
  • 4 篇 liang yanfang
  • 3 篇 李妍芸
  • 3 篇 张雪颖
  • 3 篇 黄明元
  • 2 篇 huang mingyuan
  • 2 篇 li yan-yun
  • 2 篇 邱贤秀
  • 2 篇 陈灿
  • 2 篇 颜慧敏
  • 2 篇 叶梦敏

语言

  • 19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广东医科大学/广东省医学免疫与分子诊断重点实验室/东莞市医学活性分子开发与转化重点实验室"
1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患者危险因素分析和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
收藏 引用
重庆医学 2025年
作者: 易思婷 刘平娟 叶梦敏 曾今诚 广东医科大学/广东省医学免疫与分子诊断重点实验室/东莞市医学活性分子开发与转化重点实验室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学检验科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ICU)发生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血流感染患者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8年1月1日到2023年12月31日ICU病区发生CRAB血流感染患者的病历资料,采用Cox...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不孕合并慢性子宫内膜炎患者种植窗期子宫内膜血管生成及影响因素分析
收藏 引用
生殖医学杂志 2025年 第4期34卷 505-514页
作者: 陈聪 李玉叶 余姝毅 武娅娅 杜晨阳 曾今诚 广东医科大学 东莞市医学活性分子开发与转化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医学免疫与分子诊断重点实验室东莞523808 深圳中山妇产医院 深圳市围着床期生殖免疫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围着床期生殖免疫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深圳518043
目的探讨不孕合并慢性子宫内膜炎(CE)患者种植窗期子宫内膜血管生成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选择2023年3月至2024年1月于深圳中山妇产医院就诊的53例不孕患者为研究对象,取患者进入助孕周期前一周期的子宫腔内膜组织,根据检查结果是...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ICU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患者生存率的预测模型构建
收藏 引用
重庆医学 2025年 第4期54卷 884-888页
作者: 易思婷 刘平娟 叶梦敏 曾今诚 广东医科大学/广东省医学免疫与分子诊断重点实验室/东莞市医学活性分子开发与转化重点实验室 广东东莞523808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学检验科 广州510080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ICU)病区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血流感染(BSI)患者发生死亡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8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ICU病区CRAB BSI患者的病历资料,采用Cox回归分析CRAB BSI患...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IgA肾病患者并发高尿酸血症的影响因素及其列线图预警模型构建
收藏 引用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25年 第1期25卷 35-42页
作者: 周杰 冼炜瑩 李济填 曾今诚 广东医科大学 东莞市医学活性分子开发与转化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医学免疫与分子诊断重点实验室湛江524023 深圳大学总医院检验科 深圳518071 深圳大学总院肾脏病科 深圳518071
目的探究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患者并发高尿酸血症(hyperuricaemia,HUA)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警模型。方法选取深圳大学总医院2020年12月1日至2023年12月1日收治的332例IgAN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按比例(7∶3)...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NK细胞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收藏 引用
重庆医学 2025年 第1期54卷 18-23页
作者: 刘素兵 叶子瑜 梁艳芳 曾今诚 东莞市石排医院检验科 广东东莞523330 广东医科大学东莞市医学活性分子开发与转化重点实验室 广东东莞523808 广东省宪华医学研究院 广东东莞523808 东莞市分子免疫病理研究重点实验室/东莞市滨海湾中心医院病理科 广东东莞523905
目的研究自然杀伤(NK)细胞对4种结直肠癌(CRC)细胞株增殖的影响,探讨过继性NK细胞免疫疗法治疗CRC的可行性,为CRC诊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体外诱导活化为NK细胞并扩增,采用细胞计数试剂...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脑脊液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24年 第6期52卷 100-104页
作者: 冯秋娟(综述) 张鑫 曾今诚(审校) 广东医科大学东莞市医学活性分子开发与转化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医学免疫与分子诊断重点实验室 广东东莞523000
脑脊液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etagenomic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mNGS)作为一种新型病原检测技术,在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疾病的诊断应用中备受瞩目。在感染性疾病中,mNGS可用于病原体的鉴定分型、流行病学跟踪...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牙龈间充质干细胞免疫调节作用及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2022年 第1期28卷 90-97页
作者: 张雪颖 曾今诚 广东医科大学东莞市医学活性分子开发与转化重点实验室 东莞523808 广东医科大学广东省医学分子诊断重点实验室 东莞523808
牙龈间充质干细胞(GMSC)是一种从牙龈固有层中分离得到的成体干细胞。相较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SC)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 GMSC来源更丰富、取材相对无创且稳定性较好。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GMSC在炎症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间充质干细胞在结核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21年 第4期49卷 74-80页
作者: 李妍芸(综述) 曾今诚(审校) 广东医科大学广东省医学分子诊断学重点实验室 东莞市医学活性分子开发与转化重点实验室广东东莞523000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是一种多能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多向分化、免疫调节和抗炎的能力,在组织修复和再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已有临床前和临床研究证明,MSCs在治疗结核病(tuberculosis, TB)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槲皮素对人牙龈间充质干细胞功能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2022年 第3期28卷 247-253页
作者: 车正平 张雪颖 李妍芸 谢琪 林碧华 杨维青 曾今诚 广东医科大学医学技术学院 东莞523808 东莞市医学活性分子开发与转化重点实验室 东莞523808 广东省医学分子诊断重点实验室 东莞523808
目的研究槲皮素对人牙龈间充质干细胞(GMSCs)的细胞增殖、细胞凋亡、细胞周期、表面标志物表达和成骨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以不使用槲皮素处理GMSCs为对照组, CCK-8法检测2.5、5、10、20 μmol/L槲皮素对GMSCs细胞增殖的影响。10 μmol/...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麦角硫因的开发及其在临床医学中的初步应用
收藏 引用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24年 第1期52卷 97-102页
作者: 牛欣欣(综述) 黄明元(审校) 曾今诚(审校) 广东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检验与检疫系、广东省医学分子诊断重点实验室、东莞市医学活性分子开发与转化重点实验室 广东东莞523000
1909年麦角硫因(ergothioneine, EGT)首次被分离,是一种天然水性含硫氨基酸,具有强抗氧化能力,主要由微生物合成。作为一种极性小分子,麦角硫因在肠道有机阳离子转运体1(organic cation transporter 1,OCTN1)的帮助下穿过细胞膜,通过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