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561 篇 期刊文献
  • 41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602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70 篇 工学
    • 111 篇 城乡规划学
    • 70 篇 建筑学
    • 65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54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47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34 篇 水利工程
    • 24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24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7 篇 农业工程
    • 12 篇 风景园林学(可授工...
    • 11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9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7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210 篇 管理学
    • 133 篇 公共管理
    • 64 篇 工商管理
    • 17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207 篇 理学
    • 104 篇 地理学
    • 30 篇 生态学
    • 21 篇 大气科学
    • 21 篇 海洋科学
    • 20 篇 地质学
  • 77 篇 农学
    • 72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71 篇 经济学
    • 39 篇 应用经济学
    • 33 篇 理论经济学
  • 49 篇 历史学
    • 48 篇 中国史
  • 33 篇 法学
    • 16 篇 社会学
    • 7 篇 公安学
    • 6 篇 政治学
  • 12 篇 教育学
    • 7 篇 教育学
  • 12 篇 医学
    • 9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2 篇 哲学
  • 2 篇 文学

主题

  • 57 篇 广州
  • 43 篇 中国
  • 21 篇 广州市
  • 18 篇 影响因素
  • 15 篇 广东省
  • 13 篇 化学风化
  • 11 篇 红树林
  • 10 篇 元胞自动机
  • 10 篇 珠三角
  • 10 篇 遥感
  • 9 篇 城镇化
  • 8 篇 地理探测器
  • 8 篇 影响机制
  • 8 篇 平潭岛
  • 7 篇 社会空间
  • 7 篇 深圳
  • 7 篇 气候变化
  • 7 篇 城市扩张
  • 7 篇 珠江三角洲
  • 7 篇 空间生产

机构

  • 595 篇 中山大学
  • 219 篇 广东省城市化与地...
  • 36 篇 广州大学
  • 36 篇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
  • 25 篇 广东省地质过程与...
  • 24 篇 广东省公共安全与...
  • 22 篇 辛辛那提大学
  • 17 篇 华东师范大学
  • 15 篇 广东省水环境遥感...
  • 14 篇 武汉大学
  • 14 篇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
  • 13 篇 北京大学
  • 11 篇 南京大学
  • 10 篇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
  • 10 篇 香港大学
  • 9 篇 广东财经大学
  • 9 篇 华南农业大学
  • 8 篇 华南师范大学
  • 8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7 篇 东南大学

作者

  • 61 篇 周素红
  • 55 篇 周春山
  • 45 篇 刘云刚
  • 42 篇 刘晔
  • 38 篇 liu ye
  • 33 篇 袁媛
  • 33 篇 高全洲
  • 33 篇 zhou chunshan
  • 32 篇 柳林
  • 32 篇 董玉祥
  • 32 篇 zhou suhong
  • 29 篇 王少剑
  • 26 篇 刘凯
  • 26 篇 dong yuxiang
  • 24 篇 wang shaojian
  • 23 篇 陶贞
  • 23 篇 yuan yuan
  • 22 篇 黎夏
  • 21 篇 liu yungang
  • 21 篇 李志刚

语言

  • 602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广东省城市化与地理环境空间模拟重点实验室"
602 条 记 录,以下是91-100 订阅
排序:
中国农民工聚居区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地理科学进展 2016年 第5期35卷 569-579页
作者: 周春山 杨高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广东省城市化与地理环境空间模拟重点实验室 广州510275
作为快速城市化、工业、相关制度和文背景等多种因素影响下形成的一种聚落形态,中国农民工聚居区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本文在梳理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将农民工聚居区研究划分为起步阶段、扩展阶段、社会空间转向和社区治理3个阶段。...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广东石门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毗邻区域“假林线”时空变特征
收藏 引用
热带地理 2018年 第3期38卷 364-371页
作者: 张琪 杜建会 田贺 黄一鑫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广州510275 广东省城市化与地理环境空间模拟重点实验室 广州510275
基于3S技术,利用2011和2015年2期不同时相高分辨率Quick Bird影像和DEM数据,研究了广东石门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毗邻区域"假林线"的时空变特征。结果表明:1)该区域"假林线"分布的海拔介于317~1 569 m,其中80%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地理学的政治
收藏 引用
地理研究 2013年 第11期32卷 2170-2175页
作者: 刘云刚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广东省城市化与地理环境空间模拟重点实验室 广州510275
中国地理学的发展当前正处于十字路口,面临诸多方向的选择。如外生地理学和内生地理学的分,实用主义和科学主义的混行,系统地理学和区域地理学的脱节,经济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的互为归属。这些问题悬而不决使地理学的向心力逐渐弱,...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社会地图研究综述与展望
收藏 引用
地理科学进展 2015年 第7期34卷 800-808页
作者: 刘云刚 苏海宇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广东省城市化与地理环境空间模拟重点实验室 广州510275
用地图方法研究社会空间已有较长历史,在不同的研究背景下形成了多种研究模式。近年来,大数据的出现和空间信息可视技术的发展,不仅为社会地图的广泛应用提供了更多数据和方法支撑,也为社会空间的再认识提供了新的契机和可能。本文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领域视角下的珠三角乡村城市化再思考——以广州市旧水坑村为例
收藏 引用
地理科学 2016年 第12期36卷 1834-1842页
作者: 刘云刚 仵明霞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广东省城市化与地理环境空间模拟重点实验室 广东广州510275
从领域视角看,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自下而上的乡村城市化过程即是乡村地域的重新领域与再/去领域过程。以广州市旧水坑村为案例,运用实地调查、访谈的方法,对乡村城市化过程中社会、市场和行政力量等领域主体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剖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PSR模型的土地利用系统健康动态评价
收藏 引用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 第4期57卷 9-15页
作者: 周博 杜晓霞 马林兵 何桂林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广东广州510275 中山大学广东省城市化与地理环境空间模拟重点实验室 广东广州510275
土地利用系统健康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人类生活质量息息相关,并对城市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机制有着重要影响。采用文献资料法、层次分析法、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对2001-2012年广州市土地利用系统健康状况进行动态诊断与评价...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北京主城区伪基站活动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收藏 引用
热带地理 2019年 第1期39卷 125-134页
作者: 李旭亮 陶海燕 卓莉 李秋萍 汪珂丽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广东省城市化与地理环境空间模拟重点实验室/综合地理信息研究中心 广州510275
利用北京主城区2017-02-23—04-26的垃圾短信数据反映伪基站的活动轨迹,通过核密度估计分析伪基站的时空特征;以1km格网为研究单元,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定量分析了建成环境与社会经济因素对伪基站分布的影响。结果发现:1)伪基站活动呈现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珠江三角洲城市雨水的学组成及其成因探讨
收藏 引用
生态环境学报 2012年 第3期21卷 475-480页
作者: 陶贞 高全洲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广东省城市化与地理环境空间模拟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275
于2005—2007年间,基于降水过程监测分析了广州市和珠海市雨水的学组成。结果表明,广州市雨水的pH值变于3.32~7.03之间,平均值为4.35,众数约为4.15。珠海市雨水的pH值变于3.38~6.49之间,平均值为4.51。雨水pH值随降水强度的减弱...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海岸新月形沙丘移动与形态变的典型研究
收藏 引用
地理科学 2014年 第7期34卷 863-869页
作者: 董玉祥 黄德全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广东省城市化与地理环境空间模拟重点实验室 广东广州510275
依据2006~2008年连续3 a共9次采用RTK GPS技术与测量方法对一个典型海岸新月形沙丘形态的高精度测量数据,分析了海岸新月形沙丘的移动方向、方式、速度以及形态变特点。结果表明,海岸新月形沙丘具有缓慢、向陆往复式前进的移动特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地理想象:主客之镜像与建构
收藏 引用
地理科学 2015年 第2期35卷 137-143页
作者: 林耿 潘恺峰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广东省城市化与地理环境空间模拟重点实验室 广东广州510275
地理想象既是一个哲学命题,也是一个文地理命题,关涉不同认识论和不同学术流派的主张。通过梳理和分析人地关系中的感知与想象、想象共同体与他者的型塑、话语与权力的建构、地理世界的再现和意义等研究的源流和观点,可以发现,地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