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82 篇 期刊文献
  • 5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287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34 篇 文学
    • 77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50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15 篇 新闻传播学
  • 58 篇 法学
    • 26 篇 政治学
    • 15 篇 社会学
    • 12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6 篇 法学
    • 1 篇 民族学
  • 35 篇 教育学
    • 31 篇 教育学
    • 3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1 篇 体育学
  • 29 篇 历史学
    • 25 篇 世界史
    • 5 篇 中国史
    • 1 篇 考古学
  • 20 篇 哲学
    • 20 篇 哲学
  • 14 篇 经济学
    • 8 篇 理论经济学
    • 6 篇 应用经济学
  • 10 篇 工学
    • 4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4 篇 软件工程
    • 2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建筑学
  • 9 篇 管理学
    • 3 篇 公共管理
    • 2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工商管理
    • 2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6 篇 艺术学
    • 5 篇 戏剧与影视学
  • 4 篇 理学
    • 1 篇 海洋科学
    • 1 篇 系统科学
    • 1 篇 科学技术史(分学科...
    • 1 篇 生态学
  • 1 篇 农学
  • 1 篇 医学

主题

  • 13 篇 泰国
  • 8 篇 中国
  • 7 篇 日本
  • 6 篇 越南
  • 6 篇 高校
  • 5 篇 东方学
  • 4 篇 联邦议会
  • 4 篇 翻译
  • 4 篇 思想政治教育
  • 3 篇 东南亚
  • 3 篇 一带一路
  • 3 篇 民族主义
  • 3 篇 意识形态
  • 3 篇 印度
  • 3 篇 文明
  • 3 篇 影响
  • 3 篇 越南文学
  • 3 篇 日语
  • 3 篇 指示词
  • 3 篇 野蛮

机构

  • 284 篇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 3 篇 北京大学
  • 3 篇 广东工业大学
  • 2 篇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 2 篇 广东省国学学会
  • 2 篇 越南河内国家大学...
  • 2 篇 广东省外语艺术职...
  • 2 篇 西安外国语大学
  • 2 篇 东北师范大学
  • 1 篇 美国加州大学
  • 1 篇 华南师范大学
  • 1 篇 广州工商学院
  • 1 篇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 1 篇 长春师范大学
  • 1 篇 荷兰莱顿大学
  • 1 篇 小说创作委员会
  • 1 篇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 1 篇 日本文教大学大学
  • 1 篇 马来亚大学
  • 1 篇 东西大学

作者

  • 16 篇 吴圣杨
  • 12 篇 刘志强
  • 12 篇 罗诞铖
  • 11 篇 王向远
  • 9 篇 田克萍
  • 9 篇 陈多友
  • 9 篇 韦立新
  • 6 篇 胡瑞
  • 5 篇 彭英
  • 5 篇 徐臻
  • 5 篇 张维薇
  • 5 篇 秦为芬
  • 5 篇 董丽仙
  • 4 篇 李志颖
  • 4 篇 张秀强
  • 4 篇 庞焱
  • 4 篇 林丽
  • 4 篇 朱刚琴
  • 4 篇 张宪生
  • 4 篇 高薇

语言

  • 284 篇 中文
  • 2 篇 日文
  • 1 篇 英文
检索条件"机构=广东省外语外贸大学东方语言文化学院"
287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西田哲学”中的“西田美学”
收藏 引用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 第3期 58-66页
作者: 王向远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日语语言文化学院、东方学研究院
艺术活动本身所具有的主客合一、自由意志实现、直观性等鲜明特征,有助于西田几多郎阐述其哲学思想,所以西田常常将艺术活动视为最典型的、最极致的人类活动加以例举。他所提出的主客合一的“纯粹经验”论,“动者”与“观者”的统一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东方美学”四十年探索与五大问题
收藏 引用
社会科学研究 2025年 第2期 71-78页
作者: 王向远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日语语言文化学院/东方学研究院 广东州510420
20世纪80年代,我国学界开始对“东方美学”进行探讨,并明确提出了“东方美学”的学科概念,做了一些学理建构上的设想。进入21世纪后出现的“东方美学史”著作具有填补空白之功,但未能提炼出属于东方美学的特有概念范畴并形成学理体系。...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近代日本学者对中国国民性的研究与评价
收藏 引用
江汉论坛 2025年 第5期 56-62页
作者: 王向远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日语语言文化学院 广东广州510420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东方学研究院 广东广州510420
近代日本“东洋学”(东方学)学者的中国国民性研究,尽管有立场与情感倾向的局限,但总体上是以历代文献典籍的分析研究为依据,而不是瞎子摸象、浮光掠影的印象性判断。其中,傲慢与偏见较少、具有一定学术思想价值的是白鸟库吉、服部宇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的东亚认同与东亚话语建构
收藏 引用
江海学刊 2023年 第1期 191-199,256页
作者: 王向远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日语语言文化学院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东方学研究院
因为“东亚”一词带有一些历史阴影,中国学界一直较少正面使用它。近年来中国学者曾在不同层面上对“东亚”概念予以批判、考察与清算。20世纪90年代,“东亚儒学”概念从境外传入,激活了中国大陆儒学界的“东亚”话语,学者们通过“东亚...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东方社会—亚洲价值—亚洲模式”三论与当代中国的东方认同
收藏 引用
山东社会科学 2023年 第10期 80-89页
作者: 王向远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日语语言文化学院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东方学研究院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学界先后开展或参与了以“东方社会”“亚洲价值”和“亚洲模式”为关键词的三次国际性研讨。其中,从社会学角度对“东方社会”的研讨,使以往对“亚细亚生产方式”论的封闭停滞的负面判断,转为对“东方社会”及“东...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汉语和班图语名词重叠的功能和音系结构特点
收藏 引用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24年 第6期56卷 803-814,958页
作者: 王晓培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语言文化学院 广东省广州市510420
汉语和班图语虽然形态类型有别,但均为声调语言,且都存在丰富的名词重叠现象,为形态-音系交互模式和类型学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事实基础。本文从名词重叠的功能、音系结构以及基式与复式之间声调的对应关系三方面考察并对比这两类语言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19世纪越老关系中的“阿努冯事件”——基于以《国朝处置万象事宜录》为中心的文本研究
收藏 引用
思想战线 2024年 第4期50卷 97-107页
作者: 刘志强 罗雪瑜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东方语言文化学院 广东广州510000 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
“阿努冯事件”是19世纪初围绕老挝万象、暹罗和越南阮朝的一次重要政治事件。这一事件体现了以暹罗为主导的曼陀罗体系和以阮朝为主导的“亚朝贡体系”之间的政治互动与平衡,以及古代东南亚大陆政治体之间的层叠政治关系。通过对越南...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走出洞穴:心智和认知的自然哲学》评介
收藏 引用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24年 第1期56卷 148-152页
作者: 魏在江 温春光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语言文化学院 广东省广州市510420
Mark L. Johnson&Don M. Tucker. 2021. Out of the Cave:A Natural Philosophy of Mind and Knowing. Cambridge, MA.:The MIT Press. xiii+326pp.1.引言自Lakoff&Johnson (1980)出版《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以来,隐喻认知...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时空视角下越南《征妇吟曲》与李白边塞闺怨诗之比较
当代外语教育
收藏 引用
当代外语教育 2024年 第2期 178-188页
作者: 刘艺晗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东方语言文化学院
文学时空背后存在着历史时空的作用。战乱频仍、政局混乱是我国唐朝与越南后黎朝共同的历史时空底色,长逾千年的汉文化传统与对文学创作的严格管控则是越南后黎朝的历史时空特征。另外,我国唐代的边塞闺怨诗歌尤为丰富,其中又以李白...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菲律宾华文文学《南洋漂流记》研究
当代外语教育
收藏 引用
当代外语教育 2024年 第1期9卷 175-181页
作者: 崔千寻 刘志强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东方语言文化学院
《南洋漂流记》是反映20世纪上半叶菲律宾华侨奋斗生活的著名小说之一,作者白刃将其人生经历凝聚其中,体现了特殊的文学和历史价值。该部小说的菲律宾语译本在菲律宾也获得了较高评价。作者通过主角阿宋的视角,展现了华侨在海外谋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