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22 篇 期刊文献
  • 15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37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22 篇 工学
    • 48 篇 冶金工程
    • 33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27 篇 电气工程
    • 14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7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5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4 篇 矿业工程
    • 2 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 2 篇 水利工程
    • 1 篇 力学(可授工学、理...
    • 1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1 篇 船舶与海洋工程
  • 16 篇 理学
    • 10 篇 物理学
    • 4 篇 化学
    • 2 篇 生物学
    • 1 篇 大气科学
    • 1 篇 地质学
    • 1 篇 生态学
  • 10 篇 农学
    • 5 篇 作物学
    • 2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1 篇 植物保护
    • 1 篇 畜牧学
    • 1 篇 林学
  • 2 篇 医学
    • 1 篇 临床医学
    • 1 篇 中西医结合
    • 1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主题

  • 26 篇 锂离子电池
  • 10 篇 稀土
  • 10 篇 电化学性能
  • 8 篇
  • 7 篇 萃取
  • 6 篇 荧光粉
  • 6 篇 循环性能
  • 5 篇
  • 5 篇 深海粘土
  • 4 篇 负极材料
  • 4 篇 反萃
  • 4 篇 硫酸浸出液
  • 4 篇 喷雾干燥
  • 4 篇 碳包覆
  • 4 篇 氧压浸出
  • 4 篇 晶体结构
  • 4 篇 除铁
  • 4 篇 正极材料
  • 3 篇 硫酸体系
  • 3 篇 聚乙二醇(peg)

机构

  • 44 篇 广东省稀有金属研...
  • 38 篇 广东省稀土开发及...
  • 24 篇 广东省稀有金属研...
  • 18 篇 昆明理工大学
  • 17 篇 稀有金属分离与综...
  • 14 篇 华南理工大学
  • 13 篇 广东省科学院资源...
  • 11 篇 广东省稀土开发及...
  • 9 篇 广东工业大学
  • 5 篇 广州有色金属研究...
  • 5 篇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
  • 5 篇 深圳华大生命科学...
  • 5 篇 广东省科学院稀有...
  • 5 篇 深圳市华大农业应...
  • 4 篇 广东省工业技术研...
  • 4 篇 广州有色金属研究...
  • 4 篇 中南大学
  • 3 篇 江西理工大学
  • 3 篇 广东省稀土开发与...
  • 2 篇 广州市尤特新材料...

作者

  • 50 篇 刘志强
  • 36 篇 唐仁衡
  • 34 篇 肖方明
  • 33 篇 曹洪杨
  • 32 篇 王英
  • 30 篇 张魁芳
  • 27 篇 liu zhi-qiang
  • 23 篇 朱薇
  • 20 篇 zhang kui-fang
  • 20 篇 wang ying
  • 19 篇 zhu wei
  • 19 篇 cao hong-yang
  • 17 篇 liu zhiqiang
  • 15 篇 戴子林
  • 14 篇 高远
  • 14 篇 孙泰
  • 12 篇 黄玲
  • 11 篇 tang renheng
  • 11 篇 饶帅
  • 11 篇 xiao fangming

语言

  • 137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广东省稀土开发及应用研究重点实验室"
137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含锗褐煤烟尘氯化浸出优化砷沉淀动力学
收藏 引用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2025年
作者: 李帅 饶帅 谢武明 曹洪杨 唐正鹏 陈鹏 李金富 广东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广东省科学院资源利用与稀土开发研究所 广东省稀土开发与应用重点实验室 广东工业大学轻工化工学院
针对含锗褐煤烟尘传统氯化蒸馏过程中存在锗回收率低、锗砷分离困难的问题,本论文基于化学物相选择性溶解法对含锗褐煤烟尘中锗砷不同赋存相在HCl体系中的浸出行为进行了详细分析,并通过响应曲面、动力学模型、工艺矿物学对浸出过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钛基金属氧化物电极失效机制与耐久性改进进展
收藏 引用
稀有金属 2025年 第2期 247-258页
作者: 蒋玉思 曹洪杨 高远 邵彩茹 广东省科学院资源利用与稀土开发研究所 稀有金属分离与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稀土开发及应用研究重点实验室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节能、减污和清洁生产相关材料的研究备受广泛关注。作为环境友好型不溶性电极,金属氧化物电极在电解节能、污染物降解和清洁电合成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贵金属氧化物电极在强酸性溶液中化...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含锗褐煤烟尘氯化浸出优化砷沉淀动力学
收藏 引用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2025年 第4期 1319-1336页
作者: 李帅 饶帅 谢武明 曹洪杨 唐正鹏 陈鹏 李金富 广东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广东省科学院资源利用与稀土开发研究所 广东省稀土开发与应用重点实验室 广东工业大学轻工化工学院
针对含锗褐煤烟尘传统氯化蒸馏过程中存在锗回收率低、锗砷分离困难的问题,本文基于化学物相选择性溶解法对含锗褐煤烟尘中锗砷不同赋存相在HCl体系中的浸出行为进行了详细分析,并通过响应曲面、动力学模型、工艺矿物学对浸出过程中...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不同粒径纳米硅制备Si@C/石墨负极材料其电化学性能
收藏 引用
材料导报 2019年 第18期33卷 3021-3025页
作者: 王英 阮威 唐仁衡 肖方明 孙泰 黄玲 广东省稀有金属研究所广东省稀土开发及应用重点实验室
采用喷雾干燥热解法制备了Si@C/石墨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合成材料的结构、形貌进行表征,将材料作为正极制备模拟电池,对电池进行恒流充放电和循环伏安(CV)测试。结果表明:具有...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表面活性剂对LiNi0.80Co0.15Al0.05O2的结构和性能影响
收藏 引用
无机化学学报 2020年 第8期36卷 1465-1474页
作者: 黄玲 王英 唐仁衡 肖方明 李文超 广东省稀有金属研究所 广东省稀土开发及应用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50
在共沉淀过程中添加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PEG)或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分别合成类球形Ni0.80Co0.15Al0.05(OH)2前驱体,再与氢氧化锂(LiOH·H2O)氧化煅烧得到LiNi0.80Co0.15Al0.05O2(NCA)三元正极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含铟铁矾渣焙烧水浸法回收锌和铟
收藏 引用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2017年 第5期27卷 1045-1050页
作者: 张魁芳 刘志强 戴子林 高丽霞 广东省稀有金属研究所广东省稀土开发及应用重点实验室 广州510650
针对铁矾渣的危害性处理现状,结合其物相特点,提出"焙烧-水浸法"从含铟铁矾渣中回收锌、铟的清洁工艺,系统研究焙烧过程物相变化反应机理,确定最佳焙烧条件。考察浸出时间、温度、固液比对浸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65...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南方离子型稀土中铀和钍的放射性调查萃取分离
收藏 引用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2017年 第10期27卷 2180-2186页
作者: 张魁芳 刘志强 郭秋松 朱薇 曹洪杨 李伟 广东省稀有金属研究所广东省稀土开发及应用重点实验室 广州510650
针对南方离子型稀土中铀、钍的放射性水平开展了调查,并根据南方离子型稀土生产过程中放射性元素铀、钍的分布、走向规律特点,首次提出采用环烷酸萃取剂预先萃取分离浸矿原液中的铀、钍。考察料液酸度、萃取相比、萃取时间、萃取剂皂化...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某铂钯精矿氯化浸出工艺
收藏 引用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2017年 第6期27卷 1280-1288页
作者: 刘志强 周向前 张魁芳 邱显扬 广东省稀有金属研究所广东省稀土开发及应用重点实验室 广州510650
对某铂钯精矿进行了工艺矿物学分析,确定铂钯矿物主要为碲铂钯矿、硫铂钯矿、砷铂钯矿、锡铂钯矿等矿物,铂钯元素在铂钯矿物中分布均匀。采用直接氯化浸出工艺浸出该矿中的铂钯,考察盐酸浓度、液固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氯酸钠用量...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离子膜电解还原Eu^(3+)
收藏 引用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2017年 第2期27卷 371-378页
作者: 朱薇 刘志强 李伟 张魁芳 广东省稀有金属研究所广东省稀土开发及应用重点实验室 广州510650
针对溶液中Eu^(3+)离子难还原等问题,采用离子膜电解法对溶液中Eu^(3+)的还原进行试验研究,考察不同阴、阳电极材料,阳极液、阴极液成份酸度,电流密度等工艺条件对Eu^(3+)还原的影响,确定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钌系多元混合物涂层...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稀土离子的多格位占据能量传递
收藏 引用
发光学报 2023年 第12期44卷 2120-2127页
作者: 林利添 广东省科学院资源利用与稀土开发研究所 稀有金属分离与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稀土开发及应用研究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51
多格位占据其能量传递普遍存在于稀土发光材料的各个领域,且具有重要的科学现实意义。Ce^(3+)的4f‐5d和Eu3+的4f‐4f跃迁代表了稀土离子两种典型的电子跃迁类型。我们以Ce^(3+)或Eu^(3+)分别激活的E(δ)‐Gd_(2)Si_(2)O_(7)(Pnma)...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