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377 篇 期刊文献
  • 23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400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385 篇 工学
    • 290 篇 矿业工程
    • 55 篇 冶金工程
    • 26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9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10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4 篇 电气工程
    • 3 篇 水利工程
    • 2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1 篇 力学(可授工学、理...
    • 1 篇 光学工程
    • 1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 篇 土木工程
    • 1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1 篇 农业工程
    • 1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14 篇 理学
    • 6 篇 化学
    • 5 篇 地质学
    • 2 篇 物理学
    • 2 篇 生态学
    • 1 篇 大气科学
  • 3 篇 管理学
    • 2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公共管理
  • 1 篇 农学
    • 1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主题

  • 84 篇 浮选
  • 29 篇 工艺矿物学
  • 28 篇 磁选
  • 20 篇 赋存状态
  • 18 篇 捕收剂
  • 17 篇 综合回收
  • 16 篇 白钨矿
  • 16 篇 钛铁矿
  • 14 篇 重选
  • 13 篇 低品位
  • 12 篇 综合利用
  • 11 篇 浸出
  • 11 篇
  • 10 篇 吸附
  • 10 篇 稀土
  • 10 篇
  • 9 篇 回收率
  • 8 篇
  • 8 篇 抑制剂
  • 8 篇 萃取

机构

  • 268 篇 稀有金属分离与综...
  • 150 篇 广东省资源综合利...
  • 132 篇 广东省矿产资源开...
  • 110 篇 广东省科学院资源...
  • 56 篇 广东省科学院资源...
  • 39 篇 广东省矿产资源开...
  • 36 篇 中南大学
  • 33 篇 广州粤有研矿物资...
  • 19 篇 广东省资源综合利...
  • 16 篇 昆明理工大学
  • 16 篇 广东工业大学
  • 12 篇 广东省资源综合利...
  • 12 篇 广东省稀有金属研...
  • 8 篇 广东省稀土开发及...
  • 7 篇 广东省矿产开发与...
  • 7 篇 广东省稀土开发及...
  • 7 篇 广东省资源综合利...
  • 5 篇 广东省科学院
  • 5 篇 广东省矿产资源开...
  • 5 篇 新疆自然资源与生...

作者

  • 65 篇 胡真
  • 54 篇 hu zhen
  • 49 篇 刘勇
  • 46 篇 李波
  • 45 篇 liu yong
  • 45 篇 陈志强
  • 40 篇 刘牡丹
  • 39 篇 邱显扬
  • 38 篇 梁冬云
  • 38 篇 li bo
  • 37 篇 邹坚坚
  • 36 篇 王成行
  • 35 篇 刘超
  • 33 篇 汪泰
  • 31 篇 吕昊子
  • 31 篇 李汉文
  • 30 篇 胡红喜
  • 30 篇 李沛伦
  • 29 篇 周晓彤
  • 29 篇 chen zhiqiang

语言

  • 400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广东省资源综合利用研究所稀有金属分离与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400 条 记 录,以下是41-50 订阅
排序:
高Mg^(2+)采矿废水利用技术研究
收藏 引用
稀土 2022年 第3期43卷 123-130,I0006页
作者: 饶金山 刘超 胡红喜 吕昊子 陈志强 何晓娟 广东省科学院资源综合利用研究所 广东广州510650 稀有金属分离与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广东广州510650 广东省矿产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 广东广州510650
对含Mg^(2+)156.83 mg/L的采矿废水,采用“碱-酸”工艺处理,添加NaOH 1.5 g/L(pH=11.5),沉淀反应2 min、搅拌陈化1 h、自然沉降2 h后过滤,滤液再用H_(2)SO_(4)回调pH~7,中水残余Mg^(2+)和Ca^(2+)浓度小于10 mg/L,去除率均在85%以上。中...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重介质选矿技术在处理有色金属矿和非金属矿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收藏 引用
矿产综合利用 2021年 第4期42卷 118-124页
作者: 汤优优 喻连香 陈雄 广东省科学院资源综合利用研究所 稀有金属分离与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矿产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50
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矿石日益贫化以及环保要求的提高,预选工艺在矿业绿色可持续发展中显得尤为重要,其中重介质选矿技术具有分选精度高、选别粒度范围较大、在预选中丢弃废石的效率高、分选过程无污水等优点,是绿色、环保、高效的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国外某钒钛铁矿工艺矿物学与磁选回收技术研究
收藏 引用
矿物学报 2021年 第3期41卷 277-286页
作者: 刘超 洪秋阳 陈志强 刘勇 刘牡丹 吕昊子 广东省资源综合利用研究所稀有金属分离与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矿产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 广东广州510650
采用矿物自动检测仪(MLA)、扫描电镜能谱仪(EDS)、X射线荧光光谱仪(AxiosmAX)等分析技术和光学显微镜(OM)观察,对国外某钒钛铁矿进行了系统的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本矿石为深度蚀变氧化矿,包含了从原生到氧化带的一系列矿物,铁矿...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某复杂铌稀土矿石工艺矿物性质及可选性分析
收藏 引用
矿产综合利用 2021年 第1期42卷 171-178页
作者: 洪秋阳 梁冬云 李波 张莉莉 饶金山 广东省科学院资源综合利用研究所 稀有金属分离与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矿产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50
采用MLA结合显微镜鉴定、单矿物提纯、化学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某复杂铌稀土矿石进行详细的工艺矿物学研究,包括矿石的矿物组成、各主要矿物的嵌布粒度、解离度和嵌布状态,有价元素在矿石中的赋存状态等,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可选性分析,以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国外某难选冶钒钛铁矿石工艺矿物学特征
收藏 引用
矿产综合利用 2020年 第6期41卷 48-55页
作者: 洪秋阳 李美荣 李波 梁冬云 刘超 张海亮 广东省科学院资源综合利用研究所 稀有金属分离与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矿产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50
对某钒钛铁矿石进行工艺矿物学研究,分析影响矿石开发利用的矿物学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矿石中的有价元素为钒、钛、铁,杂质元素主要是铝和硅;主要铁、钛矿物分别为磁铁矿-假象赤铁矿-(钛)赤铁矿、褐铁矿和和钛铁矿。铁、钛矿物与脉石连...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复杂银-锡多金属矿黝铜矿矿物学与选矿工艺
收藏 引用
矿物学报 2020年 第6期40卷 695-700页
作者: 梁冬云 邱显扬 胡真 李波 洪秋阳 稀有金属分离与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广东广州510650 广东省科学院资源综合利用研究所 广东广州510650
赋存于锡多金属矿中的银元素具有独特的矿物学特征。内蒙古银漫银-锡多金属矿中约90%的银赋存于以黝铜矿为主的铜矿物中。本文针对黝铜矿的矿物学特征及对选矿工艺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黝铜矿的骨架状晶体结构,结构紧密程度较差,元...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添加剂对工业重金属污泥矿化过程微观粒度的影响
收藏 引用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2019年 第7期 11-16页
作者: 刘牡丹 刘勇 陈志强 吕昊子 张莉莉 广东省资源综合利用研究所稀有金属分离与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矿产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
研究了添加剂对Cu、Ni含量为2.61%和2.28%的工业重金属污泥矿化过程微观粒度的影响。污泥烧结矿化过程中,黄铁矿、硫化钠、硫酸钠均可促进铜、镍的硫化矿化,其中硫酸钠的效果最好,产物中只有少量-5μm细粒金属硫化物,大部分粒度范围为10...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微细粒锡石浮选药剂筛选及选矿工艺研究
收藏 引用
矿产综合利用 2020年 第2期 96-101页
作者: 汪泰 胡真 李汉文 广东省资源综合利用研究所 稀有金属分离与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矿产开发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50
本文针对内蒙某锡多金属硫化矿中微细粒锡石回收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在工艺矿物学研究基础上,进行了脱泥、脱硫等预处理,优化了锡石浮选环境,开展了药锡石浮选含钙脉石矿物的抑制剂和锡石高效捕收剂筛选研究。最终采用“脱泥-浮硫-浮...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新型捕收剂P8X对钒云母与石英浮选分离机理研究
收藏 引用
矿产综合利用 2018年 第2期 139-142页
作者: 刘超 何晓娟 张军 罗传胜 陈志强 广东省资源综合利用研究所稀有金属分离与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广东广州510650
针对胺类捕收剂在浮选云母类矿物存在泡沫多且发粘、酸性环境中添加易腐蚀设备的问题,研发了新型云母类捕收剂P8X。采用十二胺、十八胺、季铵盐及新型云母类捕收剂P8X作捕收剂,研究了钒云母、石英单矿物浮选行为和非洲某矿石浮选分离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硅酸钠水解组分对萤石活化浮选的干扰机理研究
收藏 引用
矿产综合利用 2016年 第6期 39-42,38页
作者: 李沛伦 胡真 汪泰 广东省资源综合利用研究所稀有金属分离与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广东广州510650
为更深刻探讨伴生萤石资源利用率极低的原因,针对萤石被抑制后再活化浮选的可浮性变化,进行了捕收剂、抑制剂和活化剂的单矿物浮选行为研究,通过Zeta电位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初步解释了被抑制后的萤石即使再活化、浮选表面活性也难以恢...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