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98 篇 期刊文献
  • 23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221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88 篇 医学
    • 157 篇 中西医结合
    • 147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36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10 篇 中医学
    • 3 篇 临床医学
  • 25 篇 工学
    • 22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4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生物工程
  • 16 篇 理学
    • 13 篇 化学
    • 3 篇 生物学
  • 7 篇 教育学
    • 7 篇 教育学
  • 5 篇 管理学
    • 4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1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1 篇 农学
    • 1 篇 作物学

主题

  • 14 篇 化学成分
  • 12 篇 分子对接
  • 11 篇 代谢组学
  • 10 篇 质量控制
  • 10 篇 质量评价
  • 9 篇 质量标准
  • 8 篇 指纹图谱
  • 8 篇 hplc
  • 7 篇 炮制工艺
  • 7 篇 高效液相色谱
  • 7 篇 高效液相色谱法
  • 7 篇 含量测定
  • 6 篇 姜炭
  • 6 篇 提取工艺
  • 6 篇 相关性分析
  • 6 篇 主成分分析
  • 5 篇 葛根
  • 5 篇 药理作用
  • 5 篇 脑得生固体分散体...
  • 5 篇 抗氧化

机构

  • 177 篇 广东药科大学
  • 122 篇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77 篇 广东高校中药质量...
  • 42 篇 广东药学院
  • 38 篇 广东省中药质量工...
  • 9 篇 暨南大学
  • 9 篇 南方医科大学
  • 6 篇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6 篇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
  • 5 篇 广东和翔制药有限...
  • 5 篇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
  • 4 篇 河南中医学院
  • 3 篇 广州至信中药饮片...
  • 3 篇 贵州省剑河县科技...
  • 3 篇 中山市中智药业集...
  • 3 篇 南京中医药大学
  • 3 篇 广东中药质量工程...
  • 3 篇 东莞广州中医药大...
  • 3 篇 广东省药品检验所
  • 2 篇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

作者

  • 137 篇 王淑美
  • 87 篇 梁生旺
  • 49 篇 孟江
  • 21 篇 陈超
  • 16 篇 管淑玉
  • 15 篇 汤丹
  • 15 篇 孙悦
  • 14 篇 邹忠杰
  • 13 篇 王峰
  • 13 篇 孙飞
  • 13 篇 龚梦鹃
  • 13 篇 谢媛媛
  • 12 篇 陈磊
  • 11 篇 吴纯伟
  • 10 篇 罗兰
  • 8 篇 杨小露
  • 8 篇 李春苑
  • 8 篇 康家珍
  • 7 篇 刘怡
  • 7 篇 巫圣乾

语言

  • 221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广东药学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数字化质量评价技术重点研究室"
221 条 记 录,以下是41-50 订阅
排序:
何首乌饮片颜色-成分-活性快速无损评价
收藏 引用
食品工业科技 2020年 第14期41卷 249-253,259页
作者: 李晓娜 杨文斌 辜燕芬 严晓阳 杨玲 管淑玉 广东药科大学中药学院 广东广州511400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数字化质量评价技术重点研究室 广东广州511400
为分析何首乌饮片颜色、炮制程度与体外活性之间的相关性,建立何首乌饮片数据的快速无损评价方法,利用色差计对何首乌饮片颜色进行量分析,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何首乌总多糖和游离总蒽醌含量,MTT法测定饮片对体外细胞的影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互联网时代中药分析学零存整取教学模式探索
收藏 引用
药学教育 2022年 第2期38卷 33-36页
作者: 谢媛媛 王淑美 梁生旺 广东药科大学中药学院 广东省中药质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数字化质量评价技术重点研究室广州510006
针对中药分析学课程内容零散、繁杂不易掌握等问题,采用"零存整取"法,指导中药学类相关专业学生对课程内容进行多途径、多系统、多层次的梳理、归纳。围绕中药分析学课程三大知识板块内容,结合专业特点及教学大纲要求,教学团...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仪器分析课程多元混合交互式线上教学模式实践
收藏 引用
药学教育 2022年 第5期38卷 25-29页
作者: 汤丹 孙悦 贤明华 管淑玉 陈超 王淑美 广东药科大学中药学院 广东省中药质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数字化质量评价技术重点研究室 广州510006
为了提升在线课程的教学效果,以仪器分析课程为试点,基于“超星泛雅SPOC平台+学习通+腾讯会议+即时社交软件”开展了线上教学改革探索,构建了“课前导学-课中讲学-课后练学-课外研学”的多元混合交互式“四学”教学模式。该模式打破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多重位点特异性PCR法同时鉴别牛膝和川牛膝配方颗粒
收藏 引用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2023年 第3期39卷 73-79页
作者: 黄上书 罗宇琴 宋叶 范耀耀 雷欣荷 李国卫 陈向东 广东一方制药有限公司/广东省中药配方颗粒企业重点实验室 广东佛山528244 广东药科大学中药学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数字化质量评价技术重点研究室/广东(省)教育厅高校中药质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广东广州510006
目的建立一种同时鉴别牛膝和川牛膝药材及配方颗粒的多重位点特异性PCR鉴别方法。方法通过比较牛膝属相近物种核基因ITS序列,设计牛膝和川牛膝的特异性引物,经过优PCR反应体系及PCR反应条件,建立了牛膝和川牛膝配方颗粒的多重位点特异...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不确定度轮廓的大黄HPLC定量分析方法验证研究
收藏 引用
药物分析杂志 2021年 第12期41卷 2202-2210页
作者: 戴胜云 詹书怡 欧阳晓婕 马双成 郑健 孙飞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北京100050 广东药科大学中药学院 广州510006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数字化质量评价技术重点研究室 广州510006 广东高校中药质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广州510006
目的:本文借鉴准确度轮廓的研究思路,提出采用β-容度容许区间(β-CTI)建立基于不确定度轮廓(UP)的决策验证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大黄HPLC含量测定方法验证。方法:以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5个成分色谱峰的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蒲公英提取物对嗜酸乳杆菌的增殖作用的研究
收藏 引用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 第3期 13-16页
作者: 黄茵如 许田宁 徐硕超 李洋 管淑玉 广东药科大学·中药学院 广东广州510006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数字化质量评价技术重点研究室 广东广州510006 广东高校中药质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广东广州510006
探讨蒲公英水提物和蒲公英多糖对嗜酸乳杆菌的增殖作用。方法:采用比浊法测定蒲公英水提物、蒲公英多糖和蒲公英多糖上清液对嗜酸乳杆菌的生长情况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5 mg/mL蒲公英水提物极显著促进嗜酸乳杆菌的增殖(P < 0...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近红外光谱的陈皮炮制品快速质量评价研究
收藏 引用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2023年 第1期39卷 79-87页
作者: 方嘉雯 麦淑仪 孟江 张晓婷 陈倩茹 陈志维 张戴英 广东药科大学中药学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数字化质量评价技术重点研究室/广东高校中药质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广东广州510006 广州至信中药饮片有限公司 广东广州510006 东莞广州中医药大学研究院 广东东莞523000 广东和翔制药有限公司 广东广州510006
目的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建立陈皮定性判别模型和含量预测模型,用于评价陈皮及其炮制品的质量。方法 采用有监督识别方法及无监督识别方法对陈皮生品及制品进行定性判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陈皮生品和制品中5种学成分的质量分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肉桂中4种成分近红外定量分析模型的建立
收藏 引用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20年 第2期26卷 119-123页
作者: 解育静 张家楠 朱冬宁 郑克宁 陈超 王淑美 广东药科大学中药学院广东省中药质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数字化质量评价技术重点研究室
目的:采用近红外光谱法(NIR,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建立肉桂饮片的快速评价方法。方法:收集不同产地的肉桂86批,采用HPLC法测定不同批次肉桂饮片中香豆素、肉桂...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岭南中药业史略探
收藏 引用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21年 第2期27卷 203-209页
作者: 孟江 张英 曹晖 王孝涛 广东药科大学中药学院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数字化质量评价技术重点研究室广东高校中药质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州510006 暨南大学药学院 岭南传统中药研究中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药炮制技术”王孝涛传承工作室广东分部广州510632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北京100700
岭南地处中国南部沿海,是著名的南药主要集散地和口岸、中成药生产基地,中药业史历史发展悠久。该文通过整理不同时代岭南中药业(药材、饮片、中成药、中药铺)相关历史文献记载,发现岭南药业起源于秦代,秦汉至南北朝时代开始缓慢发展,...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药蒸法的历史沿革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21年 第10期27卷 176-183页
作者: 孟江 张英 曹晖 王孝涛 广东药科大学中药学院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数字化质量评价技术重点研究室广东高校中药质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州510006 暨南大学药学院 岭南传统中药研究中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药炮制技术”王孝涛传承工作室广东分部广州510632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北京100700
蒸法是一种传统中药炮制方法。笔者以《历代中药炮制法汇典》(古代)一书为线索,并核查本草原著,从蒸制方法、蒸制品种、蒸制工艺质量控制方法、蒸制目的 4个方面对蒸法的历史沿革进行了整理与分析。梳理后发现蒸法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