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97 篇 期刊文献
  • 44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341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313 篇 医学
    • 117 篇 中西医结合
    • 109 篇 中医学
    • 77 篇 临床医学
    • 53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34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11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0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3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3 篇 护理学(可授医学、...
    • 1 篇 口腔医学
  • 23 篇 教育学
    • 21 篇 教育学
    • 2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12 篇 理学
    • 10 篇 生物学
    • 1 篇 系统科学
    • 1 篇 科学技术史(分学科...
  • 11 篇 工学
    • 6 篇 生物工程
    • 4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3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 篇 软件工程
  • 4 篇 农学
    • 3 篇 作物学
    • 1 篇 兽医学
  • 3 篇 法学
    • 2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1 篇 社会学
  • 3 篇 管理学
    • 3 篇 公共管理
  • 2 篇 历史学
    • 2 篇 中国史
  • 1 篇 哲学
    • 1 篇 哲学
  • 1 篇 文学
    • 1 篇 新闻传播学

主题

  • 11 篇 教学方法
  • 11 篇 信度
  • 11 篇 效度
  • 10 篇 大鼠
  • 10 篇 细胞培养
  • 9 篇 量表
  • 8 篇 人体解剖学
  • 8 篇 生存质量
  • 8 篇 心理应激
  • 8 篇 海马
  • 7 篇 细胞周期
  • 7 篇 教学改革
  • 7 篇 应激
  • 7 篇 细胞凋亡
  • 6 篇 医案
  • 6 篇 中医
  • 6 篇 黄芩苷
  • 6 篇 药理学
  • 6 篇 肝主疏泄
  • 6 篇 病机

机构

  • 327 篇 广州中医药大学
  • 39 篇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
  • 30 篇 中山大学
  • 9 篇 广东药学院
  • 9 篇 南方医科大学
  • 7 篇 暨南大学
  • 6 篇 长春中医药大学
  • 4 篇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
  • 4 篇 广州市卫生信息中...
  • 4 篇 广州市残疾人联合...
  • 4 篇 佛山市禅城区中心...
  • 3 篇 中山大学第一附属...
  • 3 篇 中山医科大学
  • 3 篇 广州市残疾人辅助...
  • 3 篇 广州大学城广州中...
  • 2 篇 华南师范大学
  • 2 篇 河南中医药大学
  • 2 篇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
  • 2 篇 广东医学院
  • 2 篇 泸州医学院

作者

  • 51 篇 严灿
  • 38 篇 陈新林
  • 36 篇 吴丽丽
  • 23 篇 潘毅
  • 23 篇 徐志伟
  • 17 篇 刘凤斌
  • 17 篇 周乐全
  • 17 篇 邓中炎
  • 16 篇 谭宇蕙
  • 14 篇 邝枣园
  • 14 篇 刘微
  • 13 篇 侯政昆
  • 13 篇 马春媚
  • 13 篇 古继红
  • 13 篇 王家有
  • 12 篇 关莉
  • 12 篇 李小英
  • 11 篇 贺振泉
  • 11 篇 郝木峰
  • 11 篇 许晓伍

语言

  • 341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中医学概论教研室"
341 条 记 录,以下是61-70 订阅
排序:
耶稣会士与新教传教士对中医之评介与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5年 第9期13卷 3-5页
作者: 郭强 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文献教研室 广州510006
17、18世纪耶稣会士来华时期,中西医发展水平大致相当,耶稣会士以文化交流的心态来审视中医,他们所翻译的西医书籍主要以性学的面貌出现,在中国影响有限。而19世纪新教传教士来华时期,西方医学已经完成了向现代医学的转变,他们以现代医...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补阳还五汤含药血清对星形胶质细胞谷氨酸转运体1和谷氨酰胺合成酶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 第2期32卷 267-270,274,384页
作者: 余鹏 关莉 刘微 周乐全 丁文婷 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 广东广州510006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含药血清对体外缺氧缺糖后星形胶质细胞谷氨酸转运体1(GLT-1)及谷氨酰胺合成酶(GS)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新生SD乳鼠大脑星形胶质细胞,采用抗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单克隆抗体确认星形胶质细胞...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医养生理论干预大学生亚健康状态的相关性研究
收藏 引用
当代医学 2015年 第15期21卷 163-164页
作者: 孙大中 修宗昌 胡嘉雯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诊断教研室
目的了解中医专业和非中医专业大学生亚健康现状,探讨中医养生理论和"治未病"思想在大学生亚健康防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用自制大学生亚健康调查表对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和非中医学专业在校本科生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生理学教学中学生实验能力培养的探讨
收藏 引用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5年 第12期13卷 119-120页
作者: 刘微 周乐全 刘海梅 闫福曼 关莉 徐进文 李小英 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 广州510006
生理学是医学基础课程,同时也是一门实验性的科学。注重实验教学以及加强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更直观的掌握生理学知识以及将来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等。在生理学教学中分层次逐步培养中医各专业学生的实验能力有利于中医药...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治未病思想与体质偏颇、亚健康状态关系探讨
收藏 引用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5年 第9期13卷 1-2页
作者: 孙大中 修宗昌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广州510405 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诊断教研室 广州510405
从健康到疾病的发生必然经历:健康→体质偏颇→亚健康→疾病的过程,体质偏颇是亚健康状态和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现将中医体质学说与"治未病"思想有机结合,其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从健康到体质偏颇的预防,预防的关键是调理体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补阳还五汤对脑缺血再灌注后星形胶质细胞connexin43影响
收藏 引用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 第5期17卷 36-38页
作者: 丘敏 曾维勇 刘微 丁文婷 余鹏 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 广东广州510006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缝隙连接小体connexin43(Cx43)的影响。方法:采用颈内动脉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脑缺血2 h再灌注1、3和7 d后,免疫组织荧光染色观察海马CA1区Cx43的表达情况,并通过星形胶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胚胎培养液中谷氨酰胺和丙氨酸水平对选择性单胚胎移植筛选的价值
收藏 引用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5年 第3期29卷 241-243页
作者: 董梅 吴祖春 周娜 张曦倩 易艳红 刘风华 黄翠玉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生殖健康与不孕症科 广州510403 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中医学概论教研室 广州510403
目的探讨胚胎培养液中谷氨酰胺和丙氨酸水平对选择性单胚胎移植妊娠成功率的预测价值。方法受孕患者34例,收集受孕胚胎第3天胚胎培养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培养液中谷氨酰胺和丙氨酸水平,胚胎移植5周后通过超声判断妊娠情况,根据是...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皮耐克组织工程皮肤修复皮肤创面的研究
收藏 引用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 第3期32卷 529-532,580-582页
作者: 陈杏晔 李凡 刘爱军 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研究生广东广州510006 广州中医药大学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 广东广州510006
【目的】探讨采用皮耐克真皮支架与大鼠表皮干细胞、成纤维细胞构建组织工程皮肤修复皮肤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分离培养大鼠表皮干细胞、成纤维细胞并进行免疫荧光鉴定。成纤维细胞接种于皮耐克敷料构建类真皮,表面种植表皮干细胞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针对帕金森病致病与相关基因的miRNA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解剖学研究 2015年 第2期37卷 141-145页
作者: 刘忆思 刘思艺 黄俊铭 李伊为 黎晖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广东广州510006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是一种中脑黑质致密部和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元选择性减少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目前有6个致病基因被证实可以引起遗传型单基因PD。mi R-7、mi R-153、mi R-205、mi R-34b/mi R-34c、mi R-494可以直接调控PD...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针药结合对抑郁症睡眠障碍大鼠行为学与中缝背核5-羟色胺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 第3期32卷 448-453,576-577页
作者: 俞裕天 袁青 陈津岩 谢津津 郎建英 麦嘉玲 曾晓林 汪满霞 薛尔平 广州中医药大学 广东广州510405 佛山市禅城区中心医院治未病调养中心 广东佛山528031 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康复临床医学院 广东广州510405 广州中医药大学核医学教研室 广东广州510405 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广东广州510405
【目的】探讨针药结合对抑郁症睡眠障碍(SDD)大鼠行为学变化及对中缝背核(NRD)5-羟色胺受体5-HT1AR、5-HT2AR m RNA表达的影响。【方法】正常组8只SD大鼠常规合笼饲养,不接受任何刺激与处置。32只SD大鼠接受为期21 d的孤养+慢性不可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