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95 篇 期刊文献
  • 16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211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97 篇 医学
    • 83 篇 临床医学
    • 61 篇 中西医结合
    • 54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36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12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11 篇 中医学
    • 4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3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 篇 口腔医学
  • 13 篇 教育学
    • 13 篇 教育学
  • 10 篇 理学
    • 10 篇 生物学
  • 5 篇 工学
    • 3 篇 生物工程
    • 2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1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3 篇 农学
    • 2 篇 作物学
    • 1 篇 畜牧学
  • 1 篇 法学
    • 1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主题

  • 13 篇 动脉粥样硬化
  • 10 篇 氧化应激
  • 10 篇 生理学
  • 8 篇 大鼠
  • 7 篇 小鼠
  • 6 篇 凋亡
  • 6 篇 细胞增殖
  • 6 篇 动物模型
  • 6 篇 细胞凋亡
  • 5 篇 细胞周期
  • 5 篇 一氧化氮
  • 5 篇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
  • 5 篇 补阳还五汤
  • 5 篇 内毒素
  • 5 篇 糖尿病
  • 4 篇 17β-雌二醇
  • 4 篇 黄芩苷
  • 4 篇 星形胶质细胞
  • 4 篇 细胞因子
  • 4 篇 动物实验

机构

  • 53 篇 广州中医药大学
  • 20 篇 陕西中医药大学
  • 11 篇 空军军医大学
  • 11 篇 湖南中医药大学
  • 10 篇 广西中医药大学
  • 10 篇 浙江中医药大学
  • 9 篇 上海中医药大学
  • 9 篇 暨南大学
  • 9 篇 甘肃中医药大学
  • 9 篇 中山大学
  • 8 篇 南京中医药大学
  • 7 篇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
  • 7 篇 辽宁中医药大学
  • 7 篇 北京中医药大学
  • 7 篇 湖北中医药大学
  • 6 篇 山东中医药大学
  • 6 篇 吉林大学
  • 5 篇 广东药学院
  • 5 篇 成都中医药大学
  • 5 篇 延安大学

作者

  • 15 篇 周乐全
  • 14 篇 刘海梅
  • 14 篇 徐进文
  • 14 篇 刘微
  • 13 篇 关莉
  • 12 篇 闫福曼
  • 12 篇 李小英
  • 9 篇 刘吉勇
  • 9 篇 葛金文
  • 9 篇 王国佐
  • 8 篇 陈懿
  • 8 篇 朱惠斌
  • 6 篇 李岩
  • 6 篇 李明
  • 5 篇 邝枣园
  • 5 篇 王庭槐
  • 5 篇 彭岳
  • 5 篇 xu jin-wen
  • 5 篇 liu wei
  • 5 篇 guan li

语言

  • 211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
211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原花青素B2对H_(2)O_(2)诱导的HT22细胞铁死亡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收藏 引用
中药药理与临床 2025年 第1期41卷 77-84页
作者: 苑舒文 司建超 陈雪 齐珂 杨胜昌 河北中医药大学生理学教研室 石家庄050091 河北省中医药结合氢医学技术创新中心 石家庄050091 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中心 广州510000
目的:探讨原花青素B2对过氧化氢(H_(2)O_(2))诱导小鼠海马神经元(HT22)细胞铁死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以HT22细胞为研究对象,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原花青素B2100μg/mL组、铁死亡诱导剂组和铁死亡诱导剂+原花青素B2100μg/mL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人参皂苷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心脏杂志 2025年 第1期37卷 79-85页
作者: 李阳 王一石 马恒 陕西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陕西咸阳712046 空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与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陕西西安710032
缺血性心脏病(ischemic heart disease,IHD)的最佳治疗策略是尽早恢复心肌血流灌注,但是再灌注会导致缺血心肌的损伤,即心肌缺血/再灌注(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MI/R)损伤。MI/R损伤会扩大心肌梗死面积,影响血运重建,严重影...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NEXN基因突变引起的扩张性心肌病动物模型构建和表型分析
收藏 引用
心脏杂志 2025年 387-391页
作者: 任静 李军 张天骄 刘佩娟 辛智倩 杨海蛟 解王格 张海 陕西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空军军医大学国家分子医学转化中心 空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与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目的 构建扩张性心肌病基因工程小鼠动物模型。方法 以CRISPR/Cas9技术在C57BL/6J小鼠中敲除NEXN基因,敲除小鼠经PCR和Sanger测序鉴定后通过大体解剖观察心脏形态,HE和Masson染色分析组织病理改变,超声心动图检测敲除小鼠心脏功能。...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加味四逆散抗应激性抑郁效应及其海马NMDA受体通道机制的初步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07年 第11期23卷 1425-1431页
作者: 吴丽丽 严灿 丁胜元 徐志伟 曾纯 兰金鑫 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 广东广州510006 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 广东广州510006
目的研究加味四逆散(JWSNS)抗应激性抑郁效应及其海马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受体通道的机制。方法采用慢性轻度不可预计应激(chronicmild unpredictable stress,CMUS)制作大鼠抑郁症模型。在造模前后测量基础糖...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吗啡促进大鼠星形胶质细胞外ATP的酶解和腺苷的生成(英文)
收藏 引用
生理学 2011年 第1期63卷 20-24页
作者: 刘微 杨战利 周乐全 李小英 闫福曼 关莉 刘海梅 冯鉴强 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 广州510006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 广州510080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星形胶质细胞在ATP的降解和腺苷的生成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ATP和腺苷与痛觉的形成有着密切关系。本文旨在探讨镇痛药物吗啡是否能够影响星形胶质细胞酶解ATP以及生成腺苷。通过检测大鼠脑星形胶质细胞内钙的水平选...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脊髓星型胶质细胞的JNK介导吗啡耐受
收藏 引用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10年 第11期26卷 1435-1439页
作者: 刘微 郭瑞鲜 崔宇 赵春梅 傅璐 胡芬 冯鉴强 陈培熹 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 广东广州510006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 广东广州510080
目的观察脊髓JNK在大鼠吗啡镇痛耐受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对SD大鼠连续7d鞘内注射吗啡(15μg)建立吗啡耐受的动物模型。采用50℃热水甩尾法观察吗啡的镇痛效果;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吗啡耐受过程中脊髓背角磷酸化JNK(pJNK)的表达情况...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补阳还五汤通过缝隙连接蛋白43抗脑缺血损伤
收藏 引用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8年 第9期36卷 2068-2070,I0002页
作者: 刘微 郭建超 苏宁 张洋 周颖 周乐全 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
目的:探讨缝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43,Cx43)在补阳还五汤抗脑缺血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栓塞制备脑缺血模型,缺血2 h后拔出线栓进行再灌注。补阳还五汤灌胃,24 h后取材通过免疫蛋白印迹检测Cx43,苏木精-伊红染色(hemat...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缝隙连接抑制剂辛醇对脑缺血不同时间再灌注大鼠脑梗死体积和神经元损伤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13年 第5期26卷 355-357页
作者: 刘微 丁文婷 关莉 周乐全 李小英 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 510006
目的探讨缝隙连接抑制剂辛醇对脑缺血不同时间再灌注大鼠脑梗死体积和神经元损伤的影响。方法 96只大鼠随机分为脑缺血对照组和辛醇干预组,每组又分为缺血30 min亚组和缺血2 h亚组。采用改良的zea-Longa线栓法制作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白藜芦醇通过调节iNOS抑制C57BL/6J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探讨
收藏 引用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15年 第9期31卷 1601-1605页
作者: 秦丽 关莉 林锐珊 薛倩倩 徐进文 闫福曼 李小英 刘海梅 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 广东广州510006 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西医基础公共实验室 广东广州510006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卵巢切除小鼠血脂四项总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以及血清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含量、胸主动脉的过氧亚硝基阴离子(peroxynitrite...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缝隙连接抑制剂辛醇对大鼠局灶性脑梗死后MDA和SOD的双向作用
收藏 引用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4年 第10期31卷 935-936页
作者: 曾维勇 丁文婷 邱敏 刘微 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 广东广州510006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ICVD)是对人体健康具有严重危害性的多发病与常见病。ICVD的损伤机制涉及到兴奋性氨基酸毒性、细胞内钙超载、细胞凋亡等。其中,位于星型胶质细胞膜上的缝隙连接(gap junction,G...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