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与生命质量的作用关系中,残疾程度的中介效应及自理能力的调节效应。方法 2021年9月至2022年3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87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改良兰金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 mRS)、日常生活基本活动量表(Barthel Index, BI)、脑卒中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uality of Life Instruments for Chronic Diseases-Stroke, QLICD-ST)分别调查患者的社会人口学情况、神经功能损害程度、预后神经功能独立性、自理能力水平以及生命质量主观感受,利用PROCESS 4.1分析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结果 (1)NIHSS、mRS、BI和QLICD-ST之间呈显著相关(r=0.71,-0.61,-0.44,-0.62,-0.41,0.52,P<0.01)。(2)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生命质量越低(β=-4.20,P<0.01),残疾程度起到了中介作用(β=-2.71,P<0.05)。(3)自理能力能够调节中介效应的前半段及后半段路径(β=0.18,P<0.001;β=-2.83,P<0.01),其中高自理能力者的中介效应更显著(β=-3.48,95%CI:-6.62~-0.72)。结论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生命质量呈现负相关,还通过残疾对其产生间接影响。自理能力调节了残疾的中介作用,应给予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残疾和自理方面更多的帮助和关注,从而有效提高其生命质量。
目的聚类中国≥45岁中老年人多重慢性病模式的流行情况,并探讨多重慢性病模式与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和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instrumental activity of daily living,IADL)残疾的关联性。方法基于2018年中国健康...
详细信息
目的聚类中国≥45岁中老年人多重慢性病模式的流行情况,并探讨多重慢性病模式与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和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instrumental activity of daily living,IADL)残疾的关联性。方法基于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CHARLS)数据库,以19745名≥45岁中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双向聚类法(two⁃way clustering framework,TCF)识别非随机多重慢性疾病模式后进行人群聚类,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多重慢性病模式与ADL和IADL残疾的相互关系。结果中国中老年人多重慢性病患者例数为10941,占55.4%,可聚类为心脑血管-代谢模式、呼吸系统-内脏模式和消化-关节-精神模式,根据多重慢性病模式的关联强度将人群划分为5个多重慢性病关联组。其中,高度关联心脑血管-代谢模式和消化-关节-精神模式人群的ADL和IADL残疾负担最重(OR=4.696,95%CI:4.196~5.255,P<0.001;OR=3.155,95%CI:2.840~3.504,P<0.001),高度关联心脑血管-代谢模式合并中度关联呼吸系统-内脏模式的人群罹患ADL和IADL残疾的风险次之(OR=2.821,95%CI:2.210~3.602,P<0.001;OR=2.662,95%CI:2.120~3.342,P<0.001)。结论中国中老年人群中高度关联心脑血管-代谢模式发生ADL和IADL残疾的风险最高。
目的探讨中国中老年女性高血压患者相对脂肪质量指数(relative fat mass,RFM)与全因死亡风险的因果关联,并将其与BMI比较。方法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CHARLS)数据库,以符合纳入...
详细信息
目的探讨中国中老年女性高血压患者相对脂肪质量指数(relative fat mass,RFM)与全因死亡风险的因果关联,并将其与BMI比较。方法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CHARLS)数据库,以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195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绘制限制性立方样条(restricted cubic spline,RCS)方法确定RFM截断值,并据此进行分组;构建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RFM和BMI分组与全因死亡风险的相关性,利用双稳健估计两者与全因死亡风险的平均因果效应。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显示,以39.30≤RFM≤42.10组为对照,RFM>42.10组与RFM<39.30组均会增加患者全因死亡风险;以BMI正常组为对照,消瘦组会增加患者全因死亡风险,而超重和肥胖组则降低全因死亡风险。双稳健结果显示,与39.30≤RFM≤42.10组相比,RFM<39.30组与RFM>42.10组均会增加患者全因死亡风险,其平均因果效应(average treatment effect,ATE)值分别为4%(95%CI:0.006~0.074)和12%(95%CI:0.077~0.163);与BMI正常组相比,其余BMI分组与全因死亡风险之间未发现因果关联。结论中国中老年女性高血压患者RFM与全因死亡风险存在因果关联,合理控制RFM有助于降低患者全因死亡风险。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