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428 篇 期刊文献
  • 78 篇 会议
  • 1 篇 成果

馆藏范围

  • 1,507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433 篇 医学
    • 1,255 篇 临床医学
    • 87 篇 护理学(可授医学、...
    • 61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54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35 篇 中西医结合
    • 21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9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10 篇 中医学
    • 10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2 篇 口腔医学
  • 64 篇 工学
    • 39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15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11 篇 生物工程
    • 2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1 篇 光学工程
    • 1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19 篇 教育学
    • 19 篇 教育学
  • 14 篇 理学
    • 14 篇 生物学
  • 12 篇 管理学
    • 12 篇 公共管理
  • 8 篇 农学
    • 7 篇 作物学
    • 1 篇 兽医学
  • 1 篇 哲学
    • 1 篇 哲学
  • 1 篇 经济学
    • 1 篇 应用经济学

主题

  • 81 篇 治疗
  • 69 篇 下肢
  • 59 篇 诊断
  • 36 篇 静脉曲张
  • 36 篇 血管外科
  • 34 篇 并发症
  • 34 篇 外科手术
  • 31 篇 腹主动脉瘤
  • 30 篇 深静脉血栓形成
  • 28 篇 下肢静脉曲张
  • 24 篇 外科治疗
  • 24 篇 主动脉夹层
  • 22 篇 基因治疗
  • 22 篇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
  • 22 篇 介入治疗
  • 22 篇 静脉血栓形成
  • 21 篇 危险因素
  • 21 篇 腔内治疗
  • 20 篇 疗效
  • 20 篇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

机构

  • 261 篇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 196 篇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 154 篇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
  • 98 篇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
  • 76 篇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
  • 43 篇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
  • 41 篇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
  • 37 篇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
  • 34 篇 云南省第二人民医...
  • 33 篇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
  • 32 篇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
  • 32 篇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
  • 29 篇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
  • 24 篇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
  • 23 篇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
  • 20 篇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
  • 20 篇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
  • 18 篇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
  • 18 篇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
  • 17 篇 昆明医科大学第四...

作者

  • 168 篇 张培华
  • 150 篇 张柏根
  • 150 篇 蒋米尔
  • 79 篇 陆民
  • 65 篇 黄新天
  • 62 篇 张纪蔚
  • 62 篇 姜维良
  • 51 篇 陆信武
  • 51 篇 林少芒
  • 45 篇 张皓
  • 44 篇 黄英
  • 44 篇 张智辉
  • 43 篇 李强
  • 42 篇 杨镛
  • 41 篇 张英男
  • 40 篇 杨国凯
  • 40 篇 孙建民
  • 38 篇 艾文佳
  • 37 篇 陈以宽
  • 37 篇 孙建明

语言

  • 1,507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血管外科"
1507 条 记 录,以下是91-100 订阅
排序: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及高危因素
收藏 引用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03年 第4期23卷 197-200页
作者: 张柏根 薛冠华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血管外科 200001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并非少见,文献报告的尸检发现率为35%-52%~[1],经静脉造影证实有症状的DVT发病率为1.6‰~[2]。DVT的急性期并发症有肺栓塞及股白肿或股青肿,将遗留血栓形成后综合征。前者,是DVT病人的主要死亡原因或导致截肢...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及其思考
收藏 引用
中华外科杂志 2001年 第11期39卷 823-824页
作者: 张柏根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血管外科 200001
20世纪60年代前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被视为少见病;自80年代以来,随着国内血管外科专业的迅速发展,多种诊疗技术的推广应用,DVT的检出率逐趋增多,并成为周围血管疾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无论在诊断、治疗及基础研究方面,虽然已有...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血液高凝状态
收藏 引用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03年 第4期23卷 242-243页
作者: 张纪蔚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血管外科 200001
血液高凝状态(hypercoagulable state)是深静脉血栓成过程中一个重要原因,也是治疗和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方面。血液凝固性增高不仅有血液凝血活性增强的变化,也包含有其它多种致血栓因素的异常,这种易产生血栓形成的病理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下肢静脉曲张的皮肤病理改变及溃疡形成机理
收藏 引用
中华医学杂志 1993年 第6期73卷 352-354页
作者: 钱虎声 张柏根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血管外科 200001
以26例下肢静脉瓣膜关闭功能不全患者和15例正常者为对象,观察局部皮肤病理和超微结构,经皮氧分压(TCPO)测定及下肢静脉血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激活物抑制物(tPA、PAI)检测发现:(1)静脉性溃疡及皮肤色素沉着区皮下毛细血管周围纤维...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下肢难治性静脉溃疡
收藏 引用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01年 第5期21卷 269-271页
作者: 张纪蔚 张柏根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血管外科 200001
下肢溃疡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外科疾病,其发病率在人群中约为0.4%~1.3%。在下肢溃疡病人中,70%的病人罹患有静脉性疾病。其中不乏在静脉性溃疡反复发作后迁延不愈的难治性溃疡,成为外科临床中较为棘手的问题。
来源: 评论
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取栓术
收藏 引用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03年 第4期23卷 247-248页
作者: 张皓 张柏根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血管外科 200001
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IFVT)起病急骤,取栓术曾一度广为应用,但后又被许多人否定,原因是术后很多病人会再发生血栓,手术很少能使静脉功能恢复正常,也不能减少后遗深静脉功能不全的发生率~[1]。少数仍然坚疗的作者则认为取栓术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人工血管内皮化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02年 第3期22卷 174-175页
作者: 薛冠华 张纪蔚 张柏根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血管外科 200001
人工血管的应用取得了很大进展,在替代大中动脉时效果较好,但重建小口径动脉(< 6mm)和静脉时远期通畅率却不满意,移植材料内腔面缺乏内皮细胞覆盖是主要原因。本文就人工血管内皮化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来源: 评论
自制国产化支架-移植物腔内治疗腹主动脉瘤的实验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01年 第3期18卷 216-217页
作者: 张云 张纪蔚 张柏根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血管外科 200001
目的 探讨自制国产化支架 移植物在治疗犬腹主动脉瘤中的作用。方法 以国产镍钛合金丝编织成网状管型支架 ,外套以国产真丝涤纶交织人造血管 ,装入导鞘制成支架 移植物系统 ;用胰蛋白酶灌注犬肾下腹主动脉段形成动脉瘤模型 ;用血管...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周围血管疾病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00年 第6期20卷 374-377页
作者: 赵意平 张柏根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血管外科 200001
基因治疗是利用基因工程和细胞生物学技术,将外源性遗传物质转移到人体内,从而获得治疗效果的方法.近年来,随着基础理论与技术的逐步突破,基因治疗的研究已取得重大进展.目前,已有200多项基因治疗项目正在临床试验中,以Isner为首的美国B...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3D打印辅助的个体化组合支架在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2022年 第6期38卷 444-448页
作者: 张靓 严中亚 申运华 卢中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 合肥230601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辅助的个体化组合支架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外科治疗中的效果,并与传统孙氏手术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21年7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住院的37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资料,按手术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