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396 篇 期刊文献
  • 111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507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459 篇 医学
    • 372 篇 临床医学
    • 30 篇 中西医结合
    • 30 篇 护理学(可授医学、...
    • 28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17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14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12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7 篇 中医学
    • 6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3 篇 口腔医学
  • 32 篇 工学
    • 15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13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12 篇 生物工程
    • 1 篇 机械工程
    • 1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1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8 篇 理学
    • 8 篇 生物学
  • 5 篇 农学
    • 4 篇 作物学
    • 1 篇 兽医学
  • 3 篇 管理学
    • 2 篇 公共管理
    • 1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工商管理
  • 2 篇 教育学
    • 2 篇 教育学
  • 1 篇 经济学
    • 1 篇 应用经济学

主题

  • 21 篇 治疗
  • 19 篇 阿尔茨海默病
  • 16 篇 烧伤
  • 15 篇 诊断
  • 12 篇 重度烧伤
  • 11 篇 腹腔镜
  • 10 篇 老年人
  • 9 篇 结直肠癌
  • 9 篇 大鼠
  • 9 篇 脑梗死
  • 8 篇 并发症
  • 8 篇 增生性瘢痕
  • 8 篇 外科手术
  • 7 篇 平衡疗法
  • 7 篇 组织工程
  • 7 篇 危险因素
  • 7 篇 结肠癌
  • 6 篇 单核苷酸多态性
  • 6 篇 软骨细胞
  • 6 篇 修复

机构

  • 101 篇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
  • 66 篇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
  • 62 篇 暨南大学第四附属...
  • 58 篇 暨南大学附属广州...
  • 57 篇 暨南大学医学院第...
  • 30 篇 暨南大学医学院第...
  • 24 篇 暨南大学
  • 22 篇 广州市创伤外科研...
  • 20 篇 暨南大学附属广州...
  • 19 篇 暨南大学第四附属...
  • 19 篇 暨南大学附属第四...
  • 16 篇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
  • 15 篇 贵州医科大学
  • 15 篇 广东省广州市红十...
  • 10 篇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
  • 10 篇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
  • 8 篇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
  • 8 篇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
  • 7 篇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
  • 6 篇 暨南大学附属第四...

作者

  • 62 篇 张素平
  • 54 篇 陈鸿辉
  • 47 篇 戴丽冰
  • 45 篇 梁伟国
  • 42 篇 沈雁
  • 42 篇 李孝建
  • 41 篇 钟晓旻
  • 37 篇 徐武华
  • 33 篇 杨小红
  • 32 篇 刘建伟
  • 32 篇 王文
  • 31 篇 梁佩红
  • 31 篇 邓婉青
  • 29 篇 李正明
  • 29 篇 何锐
  • 24 篇 阮黎
  • 24 篇 王慕真
  • 23 篇 李刚
  • 21 篇 董飞
  • 20 篇 梁瑞华

语言

  • 507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暨南大学附属广州红十字会医院神经外科"
507 条 记 录,以下是261-270 订阅
排序:
早期与进展期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的比较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2011年 第4期8卷 189-194页
作者: 桂见军 徐武华 吴辉丽 凌冰 暨南大学附属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神经内科 510220 广东省东莞市太平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523900
目的比较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和进展期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方法使用磁共振血管造影术以及高分辨率B超扫描术,纳入进展期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患者92例;早期动脉粥样硬化(无心脑血管疾病而且颈动脉B...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CDMP-1逆转人退变椎间盘髓核细胞的实验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11年 第5期19卷 422-427页
作者: 戴丽冰 梁伟国 沈雁 叶冬平 暨南大学医学院第四附属医院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广州市创伤外科研究所 510220
[目的]通过CDMP-1促进退变髓核细胞外基质合成来逆转椎间盘退变。[方法]分离、培养人退变椎间盘髓核细胞,取第3代髓核细胞,应用CDMP-1分组进行干预实验。A组为对照组,B组和C组为实验组,B组加入100 ng/ml CDMP-1,C组加入200 ng/ml CDMP-...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他汀类药物在阿尔茨海默病防治中的应用前景
收藏 引用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11年 第5期10卷 534-537页
作者: 吴辉丽 徐武华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康复医学科(神经内科二区) 广州510220
老年性痴呆主要由两类病因构成:AD和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其中AD约占50%~60%,VaD约占10%~20%,其他为混合性痴呆(MID)或其他痴呆[1].我国最新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65岁以上人群痴呆的发病率约为10%,并以每5年增加1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平衡疗法成功救治颅脑外伤合并烧伤伤员10例
收藏 引用
中外健康文摘 2011年 第14期8卷 16-18页
作者: 梁一鸣 钟晓旻 暨南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神经外科 广东广州510220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烧伤整形外科 广东广州510220
目的 探讨颅脑外伤合并烧伤病人的救治措施.方法 报道10例颅脑外伤合并烧伤病人的平衡疗法.结果 10例病人都抢救成功,痊愈出院.结论 颅脑外伤合并烧伤病人的救治方法 必须要结合创伤后的病理变化特点来制定.
来源: 评论
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临床诊治的新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11年 第12期10卷 1294-1296页
作者: 庄海 徐武华 邹海强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神经内科 广州510010 暨南大学医学院第四附属医院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神经内科 广州510220
非运动症状在PD患者中相当普遍.其主要包括睡眠障碍、神经精神异常、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感觉障碍等。非运动症状贯穿于PD的整个病程.甚至在运动症状出现之前很久就已经存在.是影响和改变PD患者生存质量和预后的一个关键性因素,但目...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海藻酸钠复合载体长期培养软骨细胞的生物学稳定性
收藏 引用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1年 第16期15卷 2867-2870页
作者: 朱振宗 梁伟国 沈雁 杨小红 戴丽冰 谭见容 梁佩红 张金丽 康宁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广州市创伤外科研究所 广东省广州市510220
背景:近年研究发现在海藻酸钠三维培养体系中软骨细胞存活时间延长,细胞外基质分泌旺盛。目的:观察海藻酸钠复合载体对体外长期培养软骨细胞生物学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将兔软骨细胞接种至以海藻酸钠、透明质酸、壳聚糖、纤维连接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醒脑静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IL-6影响的临床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外健康文摘 2011年 第15期8卷 19-20页
作者: 梁一鸣 陈伟新 暨南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神经外科》 广东广州510220
目的 通过观察醒脑静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IL-6含量的影响,探讨以醒脑静为代表的芳香开窍法在脑出血治疗中的作用机理.方法 3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醒脑静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用ELISA法测定两组患者0d、1d、3d、6d、14d 血清I...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单节段棘突间Coflex动态固定系统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退行性变的疗效比较
收藏 引用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11年 第15期19卷 1238-1240页
作者: 陈志光 梁伟国 周子强 李锋生 叶韶辉 吴劲风 叶冬平 陈鸿辉 暨南大学医学院第四附属医院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广州市创伤外科研究所 广州市同福中路396号510220
[目的]对Coflex棘突间动态固定系统在治疗腰椎间盘退行性变中的应用进行短期疗效评价,比较其与PLIF传统方法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2月~2010年4月采用Coflex动态固定系统治疗腰椎间盘退行性变的病例28例,男性13例,女性15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踝臂指数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的相关性
收藏 引用
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 2011年 第2期1卷 28-31页
作者: 何丽婵 邓婉青 何锐 暨南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神经内科 510220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踝臂指数(ABI)与颅内动脉狭窄程度、数量、部位以及不同类型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方法选择82例行全脑血管造影(DSA)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所有患者在造影前均进行ABI测量和常规生化检查。按血管狭窄程度及病变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抗EGFR治疗与结直肠癌K-ras基因突变状态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 2011年 第3期5卷 56-58页
作者: 任镜清 刘建伟 暨南大学第四附属医院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普外科 广州510220
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目前全球结直肠癌新发病例占全部癌症的9.4%,发病率排位男性居第4位,女性居第3位,现有的结直肠癌患者数量仅次于乳腺癌^[1]。结直肠癌在全球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呈上升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