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362 篇 期刊文献
  • 121 篇 会议
  • 2 件 标准

馆藏范围

  • 1,485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385 篇 医学
    • 1,037 篇 临床医学
    • 118 篇 护理学(可授医学、...
    • 106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96 篇 中西医结合
    • 80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75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42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33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28 篇 中医学
    • 19 篇 口腔医学
    • 1 篇 特种医学
  • 106 篇 工学
    • 91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29 篇 生物工程
    • 11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21 篇 管理学
    • 18 篇 公共管理
    • 2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工商管理
    • 1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15 篇 理学
    • 15 篇 生物学
  • 5 篇 教育学
    • 5 篇 教育学
  • 4 篇 农学
    • 4 篇 作物学
  • 2 篇 经济学
    • 2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法学
    • 1 篇 法学

主题

  • 40 篇 烧伤
  • 30 篇 护理
  • 27 篇 治疗
  • 23 篇 预后
  • 21 篇 成纤维细胞
  • 20 篇 磁共振成像
  • 19 篇 老年人
  • 19 篇 大鼠
  • 19 篇 诊断
  • 18 篇 心力衰竭
  • 18 篇 脓毒症
  • 18 篇 急性心肌梗死
  • 17 篇 糖尿病
  • 16 篇 并发症
  • 15 篇 疗效
  • 15 篇 瘢痕
  • 15 篇 冠心病
  • 15 篇 姜黄素
  • 15 篇 肝纤维化
  • 14 篇 高血压

机构

  • 298 篇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
  • 196 篇 暨南大学医学院第...
  • 149 篇 暨南大学附属广州...
  • 144 篇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
  • 90 篇 广东省广州市红十...
  • 68 篇 暨南大学第四附属...
  • 62 篇 暨南大学医学院第...
  • 55 篇 暨南大学第四附属...
  • 54 篇 暨南大学
  • 52 篇 暨南大学附属第四...
  • 51 篇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
  • 47 篇 暨南大学附属广州...
  • 40 篇 暨南大学第四附属...
  • 39 篇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
  • 34 篇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
  • 31 篇 暨南大学医学院第...
  • 24 篇 贵州医科大学
  • 23 篇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
  • 21 篇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
  • 19 篇 暨南大学附属第四...

作者

  • 118 篇 梁伟国
  • 86 篇 陈鸿辉
  • 70 篇 王文
  • 68 篇 舒建昌
  • 64 篇 叶伟雄
  • 62 篇 陈瑞光
  • 59 篇 李其林
  • 55 篇 戴丽冰
  • 53 篇 吴同果
  • 52 篇 张素平
  • 51 篇 李孝建
  • 48 篇 韦建瑞
  • 47 篇 沈雁
  • 43 篇 梁治平
  • 42 篇 曾旭文
  • 41 篇 李叶扬
  • 41 篇 徐武华
  • 39 篇 李爱国
  • 38 篇 董飞
  • 35 篇 李斯明

语言

  • 1,485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暨南大学附属广州红十字会医院骨科,广东 广州 510220"
1485 条 记 录,以下是421-430 订阅
排序:
包埋综合征的治疗进展
收藏 引用
新医学 2016年 第2期47卷 69-72页
作者: 欧阳鹏 舒建昌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消化内科 广州510220
自Gauderer等于1980年介绍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以来,其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肠内营养支持和其它方面。随着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被广泛使用,其各种并发症也逐渐被人们所关注,其中,包埋综合征(BBS)是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的一种严重并发症,一旦...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宫颈尖锐湿疣的临床效果
收藏 引用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年 第S1期28卷 456-456页
作者: 白丽珍 郑定辉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广东广州510623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广州红十字会医院 广东广州510623
目的:探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在宫颈尖锐湿疣治疗上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宫颈尖锐湿疣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分为A组(n=40)、B组(n=40)、C组(n=40),分别行ALA-PDT治疗...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参附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泵衰竭的疗效评价
收藏 引用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年 第13期25卷 1413-1416页
作者: 赵进 赵强 吴同果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广东省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广东广州510220
目的评价重组人脑利钠肽(rh BNP)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伴急性心力衰竭(AHF)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AMI伴AH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1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rh BNP治疗,治疗组给予rh ...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肾病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发生急性对比剂肾损伤的研究
收藏 引用
世界中医药 2016年 第B6期11卷 2101-2102页
作者: 赵进 李彪 曾芳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心内科 广东广州510220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和(或)经皮冠脉介入(PCI)诊疗后发生急性对比剂肾损伤(CI—AKI)的情况。方法:选择180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患者,进行CAG和(或)经皮冠脉介入(PCt)诊疗,术后每日...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高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近期死亡的预测因素
收藏 引用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16年 第3期14卷 237-241页
作者: 郭晓碧 王芳 陈扬达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广州红十字会医院心内科广东省广州市510220 深圳北大人民医院心内科 暨南大学医学院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近期死亡的预测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对408例行PCI的患者(ACS-PCI)进行登记。患者平均年龄71岁,记录患者体检和生化指标基线特征、合并症、治疗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单肺通气时机械通气方式对每搏量变异度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16年 第3期30卷 153-156页
作者: 张立贤 彭亮 王琳 王爱群 陈伟龙 曹阳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暨南大学医学院第四附属医院麻醉科 广东广州510220
目的:探讨单肺通气时不同机械通气方式对每搏量变异度(SVV)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开胸手术的患者56例,分为左侧开胸组(L组)和右侧开胸组(R组)。麻醉诱导后先采用容量控制模式下的双肺通气,开胸前5min行单肺通气,将L组随机分为容量通气...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肺纤维化合并肺气肿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国医药 2016年 第1期11卷 134-137页
作者: 杨俊侠 张敏 暨南大学医学院第四附属医院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呼吸内科 广州510220
肺纤维化合并肺气肿(CPFE)综合征近年来逐渐被大家认识和重视。其特征为上肺野为主的肺气肿和下肺野为主的纤维化同时存在;肺功能表现为肺容积相对正常或者轻度异常,而弥散能力明显下降及活动后低氧血症。目前认为这是一类独立的疾...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腹盆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影像征象及病理对照分析
腹盆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影像征象及病理对照分析
收藏 引用
2016中国医师协中西医结合医师大
作者: 徐凡 曾旭文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放射科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放射科/暨南大学医学院第四附属医院 广东广州510180
目的:总结腹盆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MT)的影像征象,并与病理相对照,以期提高该病的术前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腹盆部IMT,其中男5例,女3例,年龄38~78岁,平均年龄54岁。临床表现为腹部疼痛或肝区痛3例,无...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桥血管转归及影响因素
收藏 引用
中国循环杂志 2016年 第10期31卷 1028-1031页
作者: 李丽 赵强 盖鲁粤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广州红十字会医院心血管内科 广东省广州市151022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内科
冠状动脉(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仍是复杂冠脉病变主要的治疗方法,但术后桥血管往往有再狭窄或闭塞等病变,桥血管病变也是造成术后缺血症状复发的主要原因,因此综述分析移植血管的病变特征、转归和影响因素,对桥血管病变的防治具有重要...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脑梗死导致眼肌麻痹和共济失调的临床分析
中脑梗死导致眼肌麻痹和共济失调的临床分析
收藏 引用
广东省医学八次神经病学学术议暨第八届粤港澳神经病学学术
作者: 陈江瑛 张素平 邓婉青 王慕真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 510220
目的 中脑部位梗死引起的眼肌麻痹以核性和核下性为主,而引起的小脑性共济失调较为少见。对10例位于中脑部位的梗死病灶特点的MRI分析,结合患者的不同临床表现,更好的理解中脑梗死眼肌麻痹的类型、共济失调的表现,伴随神经系统症状...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