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79 篇 期刊文献
  • 43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322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308 篇 医学
    • 256 篇 临床医学
    • 24 篇 中西医结合
    • 17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17 篇 护理学(可授医学、...
    • 14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14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13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3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2 篇 中医学
  • 13 篇 工学
    • 11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2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理学
    • 2 篇 生物学
  • 2 篇 管理学
    • 1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工商管理
    • 1 篇 公共管理
  • 1 篇 经济学
    • 1 篇 应用经济学

主题

  • 27 篇 肝纤维化
  • 18 篇 姜黄素
  • 14 篇 阿尔茨海默病
  • 13 篇 肝硬化
  • 11 篇 肝星状细胞
  • 11 篇 急性心肌梗死
  • 9 篇 高血压
  • 8 篇 血液透析
  • 7 篇 心力衰竭
  • 7 篇 预后
  • 7 篇 大鼠
  • 7 篇 治疗
  • 7 篇 脑梗死
  • 6 篇 冠状动脉疾病
  • 6 篇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
  • 6 篇 诊断
  • 6 篇 动脉粥样硬化
  • 6 篇 细胞凋亡
  • 5 篇 危险因素
  • 5 篇 他汀类药物

机构

  • 67 篇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
  • 61 篇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
  • 59 篇 暨南大学医学院第...
  • 58 篇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
  • 23 篇 暨南大学医学院第...
  • 21 篇 广东省广州市红十...
  • 15 篇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
  • 14 篇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
  • 10 篇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
  • 8 篇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
  • 5 篇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
  • 5 篇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
  • 4 篇 广东省药物研究所...
  • 4 篇 暨南大学
  • 4 篇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
  • 4 篇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
  • 4 篇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
  • 4 篇 暨南大学医学院第...
  • 4 篇 中山大学
  • 3 篇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

作者

  • 107 篇 舒建昌
  • 50 篇 杨绮红
  • 42 篇 吕霞
  • 36 篇 叶国荣
  • 34 篇 张晓燕
  • 33 篇 张素平
  • 32 篇 shu jianchang
  • 29 篇 黎铭恩
  • 28 篇 宋慧东
  • 26 篇 吴同果
  • 26 篇 徐武华
  • 25 篇 韦建瑞
  • 23 篇 张文茹
  • 22 篇 shu jian-chang
  • 21 篇 刘岩
  • 19 篇 何锐
  • 19 篇 邓婉青
  • 18 篇 罗国彪
  • 17 篇 钟小仕
  • 17 篇 凌莉

语言

  • 322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广州红十字会医院消化内科"
322 条 记 录,以下是141-150 订阅
排序:
经皮内镜下胃空肠造口术联合PTCD治疗完全性恶性胆道梗阻
经皮内镜下胃空肠造口术联合PTCD治疗完全性恶性胆道梗阻
收藏 引用
第二届“全国肠外肠内营养支持入径指南与规范”工作
作者: 舒建昌 吕霞 杨绮红 张文茹 黎铭恩 张晓燕 庞春梅 宋慧东 聂丽芬 罗国彪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广州红十字会医院消化内科
目的:观察经皮内镜下胃空肠造口术联合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治疗完全性恶性胆道梗阻的效果,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9例患者,男6例,女3例;年龄55~78岁,平均71.4岁,均为完全性恶性胆梗阻患者,经其它方法治疗未能解除胆道梗阻.按常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RNA干扰endophilin A2抑制大鼠海马神经元突触囊泡内吞
收藏 引用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16年 第5期32卷 819-824页
作者: 张吉凤 尹义臣 杨万勇 谭明 郭国庆 暨南大学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 广东广州510632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博士后流动站 广东广州510632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暨南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神经内科广东广州510220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广东广州510632
目的:探讨内吞蛋白(endophilin)A2对大鼠海马神经元突触囊泡内吞的影响。方法:设计干扰endophilin A2的小分子干扰片段,通过Western blot的方法筛选出针对endophilin A2有效的特异性干扰片段;用免疫荧光的方法验证干扰片段对神经元内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褪黑素减轻同型半胱氨酸诱导的冠状动脉内皮细胞损伤及机制探讨
收藏 引用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20年 第1期28卷 25-30页
作者: 关信民 郭壮波 邓鹏程 汤穆浛 朱孟杰 赵强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广州红十字会医院急诊科 广东省广州市510220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广州红十字会医院心内科 广东省广州市510220
目的研究褪黑素(MT)减轻同型半胱氨酸(Hcy)诱导冠状动脉内皮细胞损伤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是否与激活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通路有关。方法培养人冠状动脉内皮细胞(HCAEC)并分组,对照组用不含药物的DMEM处理,Hcy...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神经生长因子诱导肝星状细胞凋亡及其相关机制的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医师杂志 2012年 第2期14卷 151-154,158页
作者: 舒建昌 邓延梅 朱海燕 吕霞 何雅军 陈莲香 叶国荣 暨南大学医学院第四附属医院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消化内科广州510220
目的观察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factor,NGF)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cell,HSC)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肝星状细胞株HSC—T6,将HSC—T6与100ng/mlNGF孵育24h后,流式细胞术检测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肝硬化患者小肠黏膜超微结构改变与内毒素血症
收藏 引用
实用医学杂志 2006年 第7期22卷 777-779页
作者: 李琪毅 舒建昌 杨绮红 暨南大学医学院第四附属医院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消化内科 510220
目的:研究肝硬化患者小肠黏膜超微结构的改变与血浆内毒素水平的关系。方法:40例肝硬化患者,10例健康志愿者分别按常规内镜下活检术取小肠黏膜行透射电镜观察其超微结构,并分别以鲎实验法检测血浆内毒素水平;分析小肠黏膜超微结构改变...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两种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穿刺针固定方法的效果比较
收藏 引用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4年 第16期20卷 2009-2011页
作者: 李雪梅 刘芳 陈文璇 刘岩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暨南大学医学院第四附属医院血液净化中心 510220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暨南大学医学院第四附属医院护理部 510220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暨南大学医学院肾内科 510220
目的 比较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两种动静脉内瘘穿刺针的固定方法.方法 将行MHD的患者90例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穿刺针固定方法,研究组采用“桥式”固定技术.比较两组因穿刺针脱出导致轻微出血、小量出血、大量出血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用力学原理指导预防压疮的护理实践及效果分析
收藏 引用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1年 第13期17卷 1636-1638页
作者: 李海燕 叶雪梅 叶向红 刘芳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神经内科 510220
目的通过对神经内科住院危重症卧床高危压疮发生患者89例采取预先评估与实施针对性护理,探讨压疮预防的有效措施。方法入院初用Braden评分表评估高危压疮发生病人,运用科学的减压措施、正确管理摩擦力和剪切力、正确管理潮湿和调节营...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赛肤润治疗静脉滴注氯化钾所致药物外渗的效果
收藏 引用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1年 第4期9卷 100-101页
作者: 童巧勤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消化科 510220
目的探讨赛肤润治疗静脉滴注氯化钾注射液外渗所致的局部皮肤损害的效果,以减轻患者痛苦。方法对2009年6月至2010年12月间30例应用氯化钾静脉滴注所致药物外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红、肿、疼痛面积1×2cm^6×15cm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多仪器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神经功能、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探究
收藏 引用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8年 第6期15卷 155-156页
作者: 马小玲 叶琼瑄 蒲妙强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广州红十字会医院神经内科 广州市510220
目的:探究多仪器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神经功能、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脑梗死急性期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以上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晓并自愿参与本次研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血清尿酸浓度与缺血性脑卒中关系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医学综述 2013年 第4期19卷 617-621页
作者: 吉章阁 张素平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神经内科 广州510250
大量研究报道升高的血清尿酸浓度与缺血性脑卒中(IS)发病、死亡和脑卒中后神经功能缺损有关,可能是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子。另有报道尿酸作为血管内最主要的抗氧化剂,在IS急性期氧化应激过程中可能起抗氧化作用,但当血清总体抗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