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240 篇 期刊文献
  • 170 篇 会议
  • 50 篇 专利
  • 3 篇 成果
  • 1 件 标准

馆藏范围

  • 1,464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301 篇 医学
    • 925 篇 临床医学
    • 147 篇 护理学(可授医学、...
    • 111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103 篇 中西医结合
    • 71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63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49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40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31 篇 中医学
    • 22 篇 口腔医学
    • 1 篇 特种医学
  • 104 篇 工学
    • 82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16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16 篇 生物工程
    • 3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1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31 篇 管理学
    • 25 篇 公共管理
    • 5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5 篇 工商管理
    • 1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11 篇 理学
    • 11 篇 生物学
  • 7 篇 教育学
    • 7 篇 教育学
  • 5 篇 经济学
    • 5 篇 应用经济学
  • 3 篇 农学
    • 2 篇 作物学
    • 1 篇 兽医学
  • 1 篇 法学
    • 1 篇 法学

主题

  • 37 篇 护理
  • 31 篇 烧伤
  • 29 篇 治疗
  • 28 篇 磁共振成像
  • 24 篇 诊断
  • 19 篇 老年人
  • 19 篇 疗效
  • 18 篇 并发症
  • 18 篇 预防
  • 18 篇 大鼠
  • 18 篇 肝纤维化
  • 17 篇 高血压
  • 17 篇 阿尔茨海默病
  • 16 篇 脓毒症
  • 15 篇 预后
  • 15 篇 急性心肌梗死
  • 15 篇 糖尿病
  • 14 篇 成纤维细胞
  • 14 篇 冠心病
  • 14 篇 血液透析

机构

  • 403 篇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
  • 273 篇 暨南大学医学院第...
  • 256 篇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
  • 125 篇 暨南大学医学院第...
  • 71 篇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
  • 65 篇 广东省广州市红十...
  • 59 篇 暨南大学
  • 57 篇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
  • 48 篇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
  • 42 篇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
  • 39 篇 暨南大学医学院第...
  • 36 篇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
  • 24 篇 贵州医科大学
  • 20 篇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
  • 19 篇 暨南大学医学院第...
  • 16 篇 暨南大学附属广州...
  • 15 篇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
  • 15 篇 中山大学
  • 14 篇 广州市创伤外科研...
  • 12 篇 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87 篇 舒建昌
  • 87 篇 梁伟国
  • 69 篇 陈鸿辉
  • 52 篇 徐武华
  • 47 篇 李孝建
  • 46 篇 吴同果
  • 46 篇 王文
  • 45 篇 戴丽冰
  • 45 篇 杨绮红
  • 44 篇 曾旭文
  • 42 篇 梁治平
  • 41 篇 李叶扬
  • 39 篇 张素平
  • 37 篇 沈雁
  • 37 篇 刘岩
  • 37 篇 韦建瑞
  • 32 篇 宋慧东
  • 32 篇 张晓燕
  • 31 篇 谭惠仪
  • 31 篇 陈瑞光

语言

  • 1,464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1464 条 记 录,以下是1231-1240 订阅
排序:
黄褐斑的治疗现状
收藏 引用
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 2005年 第6期31卷 352-354页
作者: 吴艳华 李其林 暨南大学医学院第四附属医院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中医科广州510220 暨南大学医学院第四附属医院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皮肤科广州510220
黄褐斑是多发于中青年女性面部的色素沉着性皮肤病,其治疗方法不一,如内治、外治法,或中医药、西药、中西结合治疗等。各种疗效、复发问题以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一直是皮肤科临床医师所面临的棘手问题。外用去色素或脱色制剂仍是治疗...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人血浆纤维连结蛋白对顽固性角膜上皮缺损的修复作用(英文)
收藏 引用
中国临床康复 2005年 第2期9卷 216-217页
作者: 任国梅 戴丽冰 叶惠贞 梁佩红 梁纳 杨为中 陈叶桃 徐惠英 程建新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第四附属医院创伤外科研究所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 广州市儿童医院眼科 广州市中医院眼科 广东省广州市510130 广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 广东省广州市510150
背景:纤维连结蛋白(Fibronection,FN)在炎症中起修复作用,能否用于治疗顽固性角膜上皮缺损,尚无定论。目的:观察人血浆纤维连结蛋白(FN)对顽固性角膜上皮缺损的修复作用。设计:设立对照的实验研究。单位: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广州市第...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低强度超声促进兔骨-肌腱结合部早期恢复的初步观察
收藏 引用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5年 第10期13卷 767-769页
作者: 徐钢 陈鸿辉 杨小红 王文 叶惠贞 梁佩红 秦岭 暨南大学医学院 硕士研究生广州510220 暨南大学第四附属医院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创研所广州510220 香港中文大学矫形外科及创伤学系
目的: 观察低强度超声对骨-肌腱结合部位恢复的影响。方法: 建立兔髌骨部分切除模型, 16只成年雌性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2组, 超声组每日接受低强度超声刺激, 对照组给予假刺激。术后6、12周处死动物取标本(n=4) 做大体和病理组织学观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一例妊娠合并急性重症肝炎的护理体
收藏 引用
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 2005年 第1期11卷 61-62页
作者: 欧少兰 暨南大学医学院第四附属医院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妇产科 广州510220
总结对1例妊娠合并重症肝炎患者的护理经过,积累经验,提高业务水平.实行2 4h特级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协助医师进行抢救,及时、准确抽取血、尿标本送检.患者病情发展迅速,虽经抢救治疗,仍并发消化道出血、产后出血及肝性脑病,产后9h产科...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乳腺癌影像学检查进展
收藏 引用
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 2005年 第6期11卷 534-536,539页
作者: 梁治平 曾旭文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放射科 广州510220
乳腺癌已成为我国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的影像检查手段主要包括乳腺钼靶检查、B超检查、以及逐步完善的MR检查,本综述将对乳腺钼靶及MR检查方法的特点及进展作一综述,并对常用的各种方法进行比较.
来源: 评论
原发性胆囊癌CT诊断与鉴别诊断
收藏 引用
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 2005年 第6期11卷 494-496页
作者: 曾旭文 梁治平 步军 曾文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放射科 广州510220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囊癌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原发性胆囊癌CT征象,并与手术和病理对照.结果本组23例胆囊癌术前CT正确诊断18例,5例误诊.根据CT表现可分为:腔内型8例、厚壁型5例、肿块型10例;其中共8例并肝门和腹膜...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急诊腹腔镜诊治急性阑尾炎的探讨
收藏 引用
广州医药 2005年 第5期36卷 28-29页
作者: 陈志棠 刘建伟 黄时杰 李梅 黄勇 暨南大学医学院第四附属医院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普外科510220
目的探讨腹腔镜诊治急性阑尾炎的优点及术中处理技巧。方法对38例急性阑尾炎患者行腹腔镜探查及手术,通过术中对阑尾系膜、阑尾根部等的具体处理,使手术更安全、简便,费用降低。结果本组病例腹腔镜下均明确诊断,其中包括5例术前未明确诊...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非糜烂性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实用医学杂志 2005年 第7期21卷 766-767页
作者: 吴雄健 舒建昌 暨南大学医学院第四附属医院(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消化内科 广州市510220
非糜烂性反流病(non-erosive reflux disease,NERD)是指具有典型的、不少于3个月的烧心症状,但内镜检查食管黏膜正常的一种胃食管反流性疾病,也称作内镜阴性反流病(endoscopic-negative reflux disease,ENRD)或症状性GERD(symptomat...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Ⅰ型及Ⅲ型前胶原核酶对裸鼠增生性瘢痕的干预
收藏 引用
中国临床康复 2005年 第46期9卷 77-79页
作者: 张涛 朱家源 朱斌 林玉坤 李新强 唐冰 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科 广东省广州市510080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暨南大学第四附属医院)烧伤整形科广东省广州市510220 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科 广东省广州市510080 中山大学医学院电镜宣 广东省广州市510080
目的:观察Ⅰ,Ⅲ型前胶原核酶对裸鼠增生性瘢痕的作用效果。方法:实验于2004-02/06在中山大学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电子显微镜室及第一附属医院外科实验室进行。①建立裸鼠增生性瘢痕动物模型(80只)。②将裸鼠随机分为实验组Ⅰ型组20只,...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囊肿内注射治疗囊肿性痤疮疗效观察
收藏 引用
广东药学院学报 2005年 第1期21卷 100-100,102页
作者: 邬运学 李其林 黄永华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皮肤科 广州广东510220
目的观察注射用α 糜蛋白酶+硫酸阿米卡星注射液囊肿内注射治疗囊肿性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用α 糜蛋白酶 4000单位+硫酸阿米卡星注射液 2mL(0. 2g)囊肿内注射,单次给药,同时连续 2个月使用维胺酯胶囊 50mg,口服, 3次 /天,同时口...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