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240 篇 期刊文献
  • 170 篇 会议
  • 50 篇 专利
  • 3 篇 成果
  • 1 件 标准

馆藏范围

  • 1,464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301 篇 医学
    • 925 篇 临床医学
    • 147 篇 护理学(可授医学、...
    • 111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103 篇 中西医结合
    • 71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63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49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40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31 篇 中医学
    • 22 篇 口腔医学
    • 1 篇 特种医学
  • 104 篇 工学
    • 82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16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16 篇 生物工程
    • 3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1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31 篇 管理学
    • 25 篇 公共管理
    • 5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5 篇 工商管理
    • 1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11 篇 理学
    • 11 篇 生物学
  • 7 篇 教育学
    • 7 篇 教育学
  • 5 篇 经济学
    • 5 篇 应用经济学
  • 3 篇 农学
    • 2 篇 作物学
    • 1 篇 兽医学
  • 1 篇 法学
    • 1 篇 法学

主题

  • 37 篇 护理
  • 31 篇 烧伤
  • 29 篇 治疗
  • 28 篇 磁共振成像
  • 24 篇 诊断
  • 19 篇 老年人
  • 19 篇 疗效
  • 18 篇 并发症
  • 18 篇 预防
  • 18 篇 大鼠
  • 18 篇 肝纤维化
  • 17 篇 高血压
  • 17 篇 阿尔茨海默病
  • 16 篇 脓毒症
  • 15 篇 预后
  • 15 篇 急性心肌梗死
  • 15 篇 糖尿病
  • 14 篇 成纤维细胞
  • 14 篇 冠心病
  • 14 篇 血液透析

机构

  • 403 篇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
  • 273 篇 暨南大学医学院第...
  • 256 篇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
  • 125 篇 暨南大学医学院第...
  • 71 篇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
  • 65 篇 广东省广州市红十...
  • 59 篇 暨南大学
  • 57 篇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
  • 48 篇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
  • 42 篇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
  • 39 篇 暨南大学医学院第...
  • 36 篇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
  • 24 篇 贵州医科大学
  • 20 篇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
  • 19 篇 暨南大学医学院第...
  • 16 篇 暨南大学附属广州...
  • 15 篇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
  • 15 篇 中山大学
  • 14 篇 广州市创伤外科研...
  • 12 篇 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87 篇 舒建昌
  • 87 篇 梁伟国
  • 69 篇 陈鸿辉
  • 52 篇 徐武华
  • 47 篇 李孝建
  • 46 篇 吴同果
  • 46 篇 王文
  • 45 篇 戴丽冰
  • 45 篇 杨绮红
  • 44 篇 曾旭文
  • 42 篇 梁治平
  • 41 篇 李叶扬
  • 39 篇 张素平
  • 37 篇 沈雁
  • 37 篇 刘岩
  • 37 篇 韦建瑞
  • 32 篇 宋慧东
  • 32 篇 张晓燕
  • 31 篇 谭惠仪
  • 31 篇 陈瑞光

语言

  • 1,464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1464 条 记 录,以下是1261-1270 订阅
排序:
贝那普利、螺内酯联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安全性评价
收藏 引用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4年 第3期24卷 163-164页
作者: 韦建瑞 王西平 余慧文 暨南大学医学院第四附属医院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广东广州510220
目的 :了解长期联合应用贝那普利 +螺内酯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的安全性。方法 :6 8例CHF患者在应用贝那普利及常规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分为两组 ,治疗组加用螺内酯 4 0mg·d-1口服 ,对照组不加用螺内酯。随访时间为 1年。结...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严重烧伤病人早期肠内营养实施方案的研究
收藏 引用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4年 第20期19卷 3-5页
作者: 谭惠仪 陈丽映 张海霞 赵淑婷 谭荣韶 姜燕 谭未燕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护理部 广东广州510220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烧伤重区 广东广州510220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营养科 广东广州510220
目的探讨严重烧伤病人早期肠内营养实施的方案。方法将 4 0例严重烧伤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 (18例 )和对照组 (2 2例 ) ,对照组按常规方法实施肠内营养 ;观察组入院后 1~ 2h内予以少量流质饮食 ;肠内营养制剂为整蛋白与氨基酸类合理搭配 ...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老年腹透患者应用双联系统预防腹膜炎的临床效应
收藏 引用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4年 第6期24卷 519-521页
作者: 李青 钟小仕 陈志勇 韦芳宁 暨南大学医学院第四附属医院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广东广州510220 广州医学院附属广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省中医院
目的 探讨应用新的腹膜透析管连接系统装置 (双联系统 )减少老年腹透患者腹膜炎发生率的作用。方法 通过对两种腹膜透析装置 (O型管组 ,双联系统组 )应用于老年腹透患者 ,对比观察腹膜炎发生率。结果  O型管组腹膜炎发生率为 1次 / 1...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肠内免疫营养作大肠癌术前肠道准备对病人免疫功能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广州医药 2004年 第2期35卷 25-27页
作者: 刘少杰 刘建伟 杨小红 暨南大学医学院第四附属医院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510220
目的 探讨肠内免疫营养剂用于结直肠癌手术前准备对病人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 4 0例结直肠癌病人随机分为肠内免疫营养组 (EN组 ) 2 0例 ,传统方法组 (对照组 ) 2 0例。EN组用免疫营养剂作术前肠道准备 ,传统方法组采用禁食、机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55例胃增生性息肉的临床分析
收藏 引用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04年 第2期9卷 103-104页
作者: 杨绮红 舒建昌 梁少娟 庞春梅 黎铭恩 张晓燕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消化内科 510220
胃息肉分为腺瘤样息肉和增生性息肉,胃增生性息肉(gastrichyperplastic polyps,GHP)在胃息肉中比较常见,约占胃息肉的76%~90.6%[1].过去认为,GHP不易癌变,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通过活检、切除标本及随访观察发现GHP可以经过不典型增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2000例全自动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血红蛋白异常结果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4年 第2期12卷 24-25,46页
作者: 何雅军 马福广 杨小华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检验科 510220
目的 分析 2 0 0 0例血红蛋白电泳结果 ,探讨全自动琼脂糖凝胶电泳在地中海贫血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全自动琼脂糖凝胶进行血红蛋白 (Hb)电泳 ,测定异常Hb、HbA2 及Hb -F含量 ,同时采用Hb -F碱变性试验对同一标本进行Hb -F含量测定。...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胫骨下段解剖型钢板小切口手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
收藏 引用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04年 第3期6卷 270-272页
作者: 李爱国 陈鸿辉 梁伟国 吴劲风 暨南大学医学院第四附属医院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骨科广州市510220
目的探讨胫骨下段解剖型钢板小切口手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疗效。方法2000年1月~2002年3月期间对21例胫骨远端骨折(AO/ASIF分类:A1型3例,A2型5例,A3型4例,B1型3例,C1型4例,C2型2例)采用间接复位、小切口手术入路、胫骨下段解剖型钢板内...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胃增生性息肉的临床研究
收藏 引用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4年 第14期10卷 19-21页
作者: 杨绮红 舒建昌 梁少娟 庞春梅 黎铭恩 张晓燕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消化内科 广东广州510220
目的观察胃增生性息肉的临床特点及癌变可能性。方法分析、总结经内窥镜、病理检查等确诊的胃增生性息肉的临床资料、内镜报告、病理报告。结果81例患者者中,男24例,女57例,平均年龄56.8岁,41岁以上占71例;共摘除完整胃增生性息肉163颗...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1例红斑狼疮合并肝内巨大血管瘤介入术前后护理
收藏 引用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4年 第4期10卷 79-80页
作者: 龚洁丽 刘淑娴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暨南大学医学院第四附属医院) 广东广州510220
红斑狼疮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常常长期服激素治疗,对肝肾的损害甚大,但合并肝内巨大瘤的报导甚少,本文介绍护理此病例的体
来源: 评论
一对一护理导师制在新毕业护士培训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现代临床护理 2004年 第5期3卷 54-56页
作者: 谭惠仪 李美华 姜燕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护理部 广东广州510200
目的探讨一对一护理导师制在新毕业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方法确立一对一护理导师培训制度;制订培训计划、管理制度和考核方法。结果经培训后100%的新护士通过专业注册资格考试;培训计划的完成率100%;66.7%的护理导师和91.7%新毕业护士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